羅通拖腸大戰的原型——藍理血戰澎湖

羅通拖腸大戰是小說評書中的著名情節,講述的是唐太宗徵西時,兵至界牌關,守將蘇寶童用鏢打傷掛帥的秦懷玉。羅通出戰迎敵,擊敗了蘇寶童;西涼猛將王伯超出戰,用車輪戰法,乘羅通不防

槍刺穿其腹部,腸流於外,羅通盤腸而戰,槍挑王不超陣亡,逝年三十四歲,民間也以此為藍本編排的京劇《界牌關》。

羅通拖腸大戰並非無中生有,在歷史上是有原型,而這個故事原型正是康熙朝的畲族名將藍理。

羅通拖腸大戰的原型——藍理血戰澎湖

藍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朝廷命靖海將軍施琅進臺灣,施琅知道藍理英勇,奏請隨軍徵臺,代理提標右營遊擊,領前隊先鋒。藍理接任後,帶兵到廈門練習水戰。六月,施琅出軍進臺灣,藍理率領先鋒隊,先攻澎湖,鄭軍守將劉國軒令曾遂迎戰。兩軍接戰,自辰時至午時,藍理愈戰愈勇。忽有炮彈橫飛過來,擊中藍理腹部,腸子流出腹外,部將急把藍理的腸子納進腹內,用白布包紮好,藍理站起來繼續堅持指揮戰鬥,大喊“殺賊”,聲響如雷,將士受到鼓舞,奮力拼戰,鄭軍聞之喪膽奔逃。經過激烈戰鬥,擊沉戰船2艘,鄭軍大敗。施琅聞捷報大喜,疏奏藍理首功,並陳述藍理破腹拖腸戰鬥的事蹟。3天后,藍理又帶傷戰鬥,救援施琅,傷愈後屢立戰功。八月,清軍入臺,平定臺灣。朝廷下旨,以藍理血戰破敵,功在其首,遇缺優先任用。藍理卻請求回鄉探望年老父母,不赴任。不久,父親亡故,在家守喪。

羅通拖腸大戰的原型——藍理血戰澎湖

藍理雕像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藍理得召上京候任,路過趙北口,偶遇康熙皇帝,皇帝得知他就是徵澎湖拖腸血戰的藍理,召至前問血戰狀況,讓解衣視看傷痕,並用手撫摩傷疤,然後召至行宮大加慰勞,並向朝中眾大臣說:“這就是澎湖戰役中盤腸大戰的破肚將軍藍理。”由此,藍理以“破肚將軍”而盛名,民間廣為流傳其故事,小說家並以此為原型創作出羅通界排關拖腸大戰的故事。

羅通拖腸大戰的原型——藍理血戰澎湖

羅通拖腸大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