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將軍厲害!腸子被炸出來都不下戰場,一戰成名後敵人看到他就跑

崇禎自殺後,其實還有很多明朝的殘餘勢力在各地建立政權,繼續與清朝做鬥爭,比如明鄭時期的鄭氏政權。鄭氏政權是大名鼎鼎的的鄭成功建立的,歷經五王、前後二十二年,直到1683年,劉國軒在澎湖海戰中被海霹靂施琅打的全軍覆滅,鄭氏政權分崩離析,不久投降了清朝,鄭氏政權滅亡。但此時,距離清軍入關已經有40年了。

此將軍厲害!腸子被炸出來都不下戰場,一戰成名後敵人看到他就跑

澎湖海戰是一場頗具規模的戰役,而且還是一場冷兵器和現代兵器混雜的戰役,這場戰役中雙方都有大炮、火銃等近現代的武器,但又不乏冷兵器時大刀互砍的赤膊戰。此次戰役中清軍人數是24000,各式戰船合計238艘;鄭軍20000人,各式戰船合計200艘;清軍的前線指揮官是海霹靂施琅,後勤負責人是姚啟聖,鄭軍的統帥是劉國軒。

從雙方的參戰人數和戰船數量上來看不分上下,而且清軍是進攻方,鄭軍是守戰方,可以以逸待勞打持久戰。再加上這是海戰,不像陸戰哪樣可以安營紮寨,清軍在大海上居不定所,隨時都有被颱風給吹走的風險。從這方面來分析,清軍貌似處於劣勢,但結果出人意料,澎湖海戰只打了七天,清軍329人陣亡,1800人受傷 ;而鄭軍14000人陣亡,5000多人被俘,190餘艘戰場被擊毀或被清軍繳獲。

後人分析劉國軒之所以如此迅速的慘敗,一方面是因為他坐失良機,沒有聽下屬的建議,在施琅立足未穩之時沒有出擊,一味的想等待颱風把施琅給滅掉;劉國軒不想出擊,想死守,但又胸無全局,防守做的又不嚴謹,在施琅發起總攻時,劉國軒又不堅持防守,列隊和施琅火拼。另外一方面就是清軍有姚啟聖做後勤,做招撫做的好,用高官厚祿吸引鄭軍的將軍,導致鄭軍內部多位將軍投降,策應清軍,裡應外合。

其實,澎湖之戰除了施琅治的治軍有方,後勤完備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將士用命。而最用命,最英勇的應該就是藍理,而且他還救了施琅一命。藍理,天津鎮總兵、福建陸路提督,又稱“破肚總兵”、“定海總兵”、“菩薩將軍”,他自幼習武,精通刀、槍、矛、盾等各種兵器。據說他能力舉八百斤,足追奔馬,還能拽馬尾倒行,英勇無比。

康熙二十一年,也就是澎湖海戰的前一年,施琅特意給康熙上書,奏請任命藍理為右營遊擊,領前隊先鋒,率舟師征剿鄭氏軍隊。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藍理跟隨施琅親赴澎湖,劉國軒率領兩萬將士迎戰,第一次相遇就短兵相接,各種大炮、火銃統統都用上了。

此將軍厲害!腸子被炸出來都不下戰場,一戰成名後敵人看到他就跑

藍理首當其衝,站在戰船的最前頭,冒著炮彈、火銃的射擊和劉國軒的部將曾遂大戰起來,這一戰從早上一直戰到晌午,海上硝煙瀰漫,大炮轟隆隆直響,火銃點燃了彼此的船隻,雙方都殺紅了眼。藍理越戰越勇,光著膀子與對方廝殺,突然一枚炮彈飛來,彈片擊中了他的腹部,腸子瞬間流了出來。藍理一陣劇痛,瞬間倒下,藍理的弟弟藍瑤見狀趕緊把藍理扶進船艙,族人藍法把藍理的腸子捧放入腹,其他人幫忙給藍理包紮穿衣。

此時曾遂看到藍理被炮彈擊中,不見了蹤影,隨大叫:"藍理死了!藍理死了!"戰場上不怕人多,就怕群龍無首,藍理一倒下,船上的清軍見沒了主將,銳氣大減。此時,在船艙的藍理醒了過來,聽到曾遂在大叫自己死了,藍理掙扎著站起來,握緊拳頭走出船艙,大喊:"藍理沒死,曾遂死了!"藍理一邊連呼:"殺賊!殺賊!殺賊!"一邊指揮清軍用火藥桶攻擊對方戰船。

此將軍厲害!腸子被炸出來都不下戰場,一戰成名後敵人看到他就跑

清軍一看藍理沒死,拖著腸子又回到甲板上,瞬間士氣大振,紛紛不要命似的用鐵鉤子勾住鄭軍的戰船,往船上仍火箭、火龍、火罐子,鄭軍的戰船一片火海,士兵燒死無數,劉國軒被迫退守。清軍首戰告捷,施琅親自上船慰勞藍理,並上疏康熙,將藍理列為首功。此戰後,藍理一戰成名,不僅清軍都知道了藍理的英勇,鄭軍也都知道了清軍有位不要命,拖著腸子大戰的藍理。

三天後,施琅再次帶領戰船出擊,不料碰上劉國軒的大隊戰船,施琅所乘的船隻正好被鄭軍團團圍住,危在旦夕。養傷中的藍理得知主帥被圍,一躍而起,帶傷駕船親自前去援救施琅。鄭軍遠遠的看到有救援船隻趕來,船篷上寫著"藍理"兩個大字,於是紛紛大喊"藍理來了,藍理來了!"結果,藍理的戰船還未和鄭軍交戰,對方軍心已散,掉頭就跑,藍理乘勢追擊,救了主帥施琅,再立戰功。試想,如果施琅被圍後戰死,澎湖之戰的結果就要大變樣了。

澎湖海戰之後,康熙念念不忘藍理在澎湖之戰中拖腸血戰的功勞,特意召他進京,詢問澎湖血戰時狀況,並叫藍理解衣察看傷處。藍理解開衣服後,康熙撫摸著他的傷疤,感嘆不已。此後,過了十多年,康熙還時常向文武大臣談起澎湖海戰時藍理拖腸血戰的情形。有一次康熙還特意把藍理引薦給孝莊太后,對孝莊說:“這就是破腹將軍。”從此“破腹將軍”聞名全國。

此將軍厲害!腸子被炸出來都不下戰場,一戰成名後敵人看到他就跑

康熙為了表彰藍理戰功,還先後兩次為藍理親自題寫御書榜文:"所向無敵"和"勇壯簡易",並賜藍理花翎、冠服。康熙御書的榜文,鐫刻在漳州藍理牌樓上,至今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