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特色扶貧協作模式 北京產業援藏「祕籍」有哪些

中國西藏網訊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2018年10月15日,以“北京特色扶貧協作模式探索與實踐”為主題的北京市扶貧協作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

探索特色扶贫协作模式 北京产业援藏“秘籍”有哪些

圖為北京市扶貧協作論壇現場 由北京扶貧辦提供

論壇的目的是什麼?

論壇採取主論壇+分論壇的形式,旨在分享北京助力脫貧攻堅的做法經驗,探討可複製可推廣的北京扶貧協作模式,更好地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北京智慧、北京方案。

西藏、新疆、青海是國家確定的深度貧困地區的“三區”。北京市承擔的7省區89個縣級地區的扶貧協作任務中就包括納入中央考核的西藏拉薩、青海玉樹等5省區72個縣級地區134萬貧困人口。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級安排幫扶資金252億餘元。“十三五”以來,北京市累計助力受援地區64萬人擺脫貧困。僅今年,北京幫扶的內蒙古林西縣、河北省易縣、西藏拉薩市城關區、堆龍德慶區、當雄縣、尼木縣宣佈脫貧摘帽,拉薩市實現整體脫貧。

北京援藏特色產業 拉薩遞交了什麼成績單?

據西藏拉薩市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的對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區績效綜合考核評價中,北京市對口支援西藏拉薩在綜合績效考評成績突出的援受雙方名單中排在前列,多個專項指標名列前茅。今年9月,拉薩市成為全國第一個整體脫貧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地級市,這也是北京市第一個整體脫貧的對口支援地區。

今年7月,尼木縣引進的平谷大桃苗木和種植技術,120多畝的種植項目喜迎豐收,桃果平均4兩一個,市場十分緊俏。據保守估算,一畝地可收入2萬元,是種植傳統作物收益的近20倍。北京援藏產業項目實施因地制宜,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探索特色扶贫协作模式 北京产业援藏“秘籍”有哪些

圖為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攝影:王茜

在培育特色養殖業方面,投入援藏資金1.31億元,支持尼木藏雞原種保護、養殖加工業發展,引入北京市德青源與拉薩市、尼木縣聯手打造全產業鏈精準扶貧項目,預計每年每戶可以增收3.2萬元。

拉薩發展旅遊業條件得天獨厚,讓百姓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投入資金6000萬元,援助當雄縣當曲村遊牧文化傳承產業示範園項目,以當雄藏北遊牧牧歌為特色,以犛牛精神演化出來的遊牧文化為背景,打造多媒體原創遊牧情景音詩畫《天湖•四季牧歌》,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帶動建檔立卡戶168戶、581人脫貧。堆龍德慶區波瑪村德吉藏家易地搬遷扶貧項目,打造以藏家民宿為主,集特色餐飲、民俗體驗、觀光遊覽於一體,波瑪村的群眾不出家門就實現了就業創業,直接帶動脫貧436人114戶,惠及1697人524戶。近日,尼木縣卡如鄉入選國家農業農村部的2018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成為當地發展特色旅遊產業的成功範例,也是得益於持續近三年的援藏扶貧支持,成功打造農業休閒、溫泉體驗、森林度假為主的民俗旅遊。

探索特色扶贫协作模式 北京产业援藏“秘籍”有哪些

圖為尼木縣卡如鄉民俗風情體驗村入口 攝影 王茜

2017年成為西藏首批脫貧縣(區)的城關區瞄準“高原奶都”建設目標,深化與蒙牛集團戰略合作,以高標準奶牛繁育中心為發端向產業鏈條上下兩端延伸,強力推進實施投資2.97億元的嘎巴生態牧場項目和投資3.06億元的乳製品加工廠項目。截至今年6月,城關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153.23元增長到18525.95元,增長7.6倍。

對外推廣擴大影響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援藏指揮部積極組織拉薩市參加“京交會”和“藏博會”,積極推動與北京二商集團發動所屬10餘家企業的“聯姻”,參加北京市對口支援地區特色產品展銷會,每年安排援藏資金100萬元,在京大力推介綠色健康食品、高原特色農副產品、飲用水等,2017年展銷會的銷售額達1071萬餘元。

論壇都分享了哪些“秘籍”?

據瞭解,北京市委、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領導以及有關專家學者、企業、受援地代表、北京市扶貧援合工作領導小組前方指揮部、掛職幹部團隊、成員單位參加了此次論壇。

探索特色扶贫协作模式 北京产业援藏“秘籍”有哪些

圖為簽署《消費扶貧電商平臺(雙創中心)戰略合作協議》 圖片由北京扶貧辦提供

中國建設行通過信貸支持貧困地區企業和貧困戶,直接服務帶動眾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就業增收。特別是近年來,建設銀行積極探索運用互聯網思維、科技力量,破解貧困難題。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張立林表示,“願與北京結幫扶之連理,助力北京對口幫扶的7省89縣脫貧攻堅。在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與北京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北京市支援合作促進會、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消費扶貧電商平臺(雙創中心)戰略合作協議》。四方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依託建設銀行善融商務電商平臺,共同開展電商消費扶貧,助力受援地區早日‘摘帽子’,貧困群眾早圓小康夢”。

世界銀行經濟學家趙敏認為,為保障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的實現,中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很多做法都值得向國際社會推廣。其中有兩項制度尤為重要。第一,建立了覆蓋全部農村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信息系統,為精準扶貧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第二項重要制度是涉農資金整合、權力下沉、責任下沉,這是“精準”施策的要求。

西城區代表建議要“著眼基層”,認為沒有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水平的提升,就沒有貧困地區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的實現。同時,貧困人口基本都生活在基層的鄉鎮、村,要破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題,唯有不斷提升基層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水平,提高貧困群眾的健康水平。”

論壇最後,北京市扶貧援合辦與建設銀行北京分行、首農食品集團、京東集團、北京市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單位簽署了北京市消費扶貧相關協議。(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茜 圖片由北京扶貧辦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