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老裁縫夫妻檔 堅守裁縫手藝70載 做一枚盤扣要花個把小時

幾十年前,過年添置新衣,很多人便會將裁縫師傅請到家裡,管吃管住,一家老小量體裁衣,裁縫曾是一個很吃香的行業,裁縫師傅也倍受人尊重。而如今到處都是成衣店,而且衣服款式眾多,裁縫這一行當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製衣店隨即“躲”進角落, 現在已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義烏老裁縫夫妻檔 堅守裁縫手藝70載 做一枚盤扣要花個把小時


在江灣老街28號,有一間很不起眼不到30平方米的小服裝店,兩臺破舊縫紉機,一塊單人床一樣大小的案板。店主名叫趙錫清,今年85歲,是一個年逾八旬的老裁縫,妻子葉蓮香81歲,平時幫忙縫線,忙時也給老伴踩車縫製,老兩口做服裝70餘年,製作的服裝手藝精湛,成為如今稀少的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的堅守者。10月9日,記者找到了這位堅守傳統手藝的趙錫清夫婦。

13歲開始跟隨父親學裁縫

趙錫清的父親趙壽南,是個老裁縫,曾到過杭州、上海等地開裁縫店,由於受父親的薰陶, 趙錫清13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學縫紉手藝。從最基本的踩針、縫紐扣學起,一步一步地學會了量體、裁剪、縫紉、熨燙等各道工序,也學會了各種式樣、不同難度的服裝裁剪縫製。而這一學就堅守了70多年。


義烏老裁縫夫妻檔 堅守裁縫手藝70載 做一枚盤扣要花個把小時



上世紀五十年代前買不起縫紉機,整件衣服都是用手針縫製的,做一件中式衣服要2天時間。後來父親買了一臺英國產的縫紉機(當時叫洋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天能做兩三件衣服。到了1957年有了自己的第一臺縫紉機,是蝴蝶牌的,由於製作的服裝手藝精湛,生意特別紅火,到1966年又買了一臺西湖牌縫紉機,自己買的兩臺縫紉機現在還在用。


義烏老裁縫夫妻檔 堅守裁縫手藝70載 做一枚盤扣要花個把小時


義烏老裁縫夫妻檔 堅守裁縫手藝70載 做一枚盤扣要花個把小時




憑藉精湛的手藝,聲名在外

義烏老裁縫夫妻檔 堅守裁縫手藝70載 做一枚盤扣要花個把小時


“做衣服,是門手工活,工藝複雜,累得很。從布料到做成衣服,得經過量身、設計、畫版、裁剪、縫製等大大小小十幾道工序。尤其是做旗袍、唐裝等傳統款式的衣服,更是費工夫,做一件再快也得一整天,單單盤好一枚精美的盤扣,往往得花上熟練裁縫個把小時。”趙錫清如是說說。由於手藝精湛, 30裡外的家庭都會來請他去做衣服,由於請的人多,每當下半年,更是忙不過來。到了1982年,在江灣老街28號買下了現在的店鋪,在這裡一干有是36年。店裡起初的時候生意特別紅火,現在活雖然沒有以前的多,但改改修修的也挺多的。


老手藝難覓傳承人

30多年前,學裁縫手藝的人還很多,帶出了100多個徒弟,現在時代變了,裁縫在這個年代不再是昔日的 “香饃饃”,幾乎沒人願意學。 “我現在已經85歲啦,我也不圖賺多少錢,只想一直守這個行業,希望能遇到個有緣人,把手藝傳下去,可惜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耐得住這份寂寞的了。” 趙錫清有些無奈地說。

義烏老裁縫夫妻檔 堅守裁縫手藝70載 做一枚盤扣要花個把小時


噠噠噠……

在安靜的小巷裡,縫紉機在唱著歌, 趙錫清夫婦一直沒有停下手中活兒,在他嫻熟的手裡像在跳舞。

義烏老裁縫夫妻檔 堅守裁縫手藝70載 做一枚盤扣要花個把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