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釋義》(66—70)

《道 德 經 釋 義》(66—70章)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最低處,百川皆歸,自然而然。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是因為它居於最下處。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因此,聖君明王,取法江海善於處下而為百谷王。欲在萬民之上,首先應謙虛處下。《周易·謙卦》雲:“謙亨,君子有終。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此段的中心意思是說,無論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神鬼之道,均宜謙恭卑下,方可亨通永久,方能光明,方能成功。雖處低下,任何事物不能超越它。彖曰:“ 勞謙君子,萬民服也。”因此,聖人能在人上者,是因為他謙恭自卑,虛心接物;能在人前者,是因為他謙讓“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故曰:“是以聖人慾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聖人處上,使萬民悅服,所以受人擁戴而不以為重;聖人處前,使萬民推崇,所以受人崇拜而不以為害。天下樂舉,萬民自然不會厭惡和拋棄。因為他處於自然,而非有意去爭,所以天下萬民沒有和他去爭的。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道”大無不包,細無不入,不能用形名色象論比。就因為道大,才不能以具體的形象事物論比。如有形象比擬,就成為一個具體的事物了,那“道”就細小了。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道”內含著三寶:其一是仁慈。天地萬物皆在道的慈愛中生長。其二是儉約。不造作,不妄為,清靜、自然、無為。順乎天,應乎人,任物自然。其三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謙退處下。不以機詐、強暴炫示於事物之先。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道”本無為,自然於萬物慈,天下事物無不歸服於仁慈。以此可不戰而勝,不攻而克。道本儉約而無奢侈不節之兆,天地萬物皆在無為、儉約中自化,它廣大悉備,無所不有,無所不包。“江海處下能為百谷王”,“無名之樸”雖不當器用,但眾“器”皆由樸而出,故稱“眾器之長”。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項羽勇冠三軍,氣吞山河,並非不勇。然而,終敗亡於烏江。秦始皇築長城,非不堅固,然而,子嬰自降於劉邦,皆因無德所致。這就突出了一個“慈”字,人能體無為之道, 懷仁慈之德,天道的運行之序是救助慈善的,並以慈善衛護謙退的。體恤百姓,慈愛萬物,以此行於天下,則戰必勝,守必固。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

此章以用兵之道,喻示人們處事接物宜於真誠仁慈,含虛自斂,晦跡韜光。以此理事,而事事必理;以此接物,而物物順應。天道不爭而萬物自化,聖人不爭而萬民自歸。作為將帥,以修德畜眾,不以威武耀示於人,三軍自然誠服。項羽在鴻門設宴,暗施埋伏,刀出鞘,弓上弦,武士林立,欲殺劉邦,卻被一個手無寸鐵的張良所挫敗。劉邦心懷仁慈,入咸陽未動一刀一槍,而子嬰自縛納降。因封府庫,散宮女,封三秦,以此深得秦民之心。

“善用人者為之下。”

不以己為能,而以國事為重,以萬民為上,禮賢下士,恭敬一切,賢能者定能效其力。劉邦築臺拜將,本著一片赤誠之心,感韓信為漢室效力。劉備三顧茅廬,才得諸葛亮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此乃“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如能體其真常之道及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然之德,必能在修身、齊家、治國、理民,以至於處事接物,皆能隨心應手,不爭而自得,不勞而自成,賢能者自然效其力。天道的運行,上古的行事,雖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更不有意為德。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主:無故興師,首先主動出兵。

客:不得已而應戰。

對於用兵之道,古人說過這樣的話:“不可恃其強暴而貪圖好殺,以佳兵利器而凌加於人。妄動兵戈必敗。”“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如敵人無故用兵於我,則以自衛應之。我用兵雖出於不得已,但仍不敢恃勇妄進。寧願後退一尺,不敢妄進一寸。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

“攘”:用力伸臂。“仍”:臨敵就敵。“兵”:刀槍劍戟。

有道的聖君明王,懷仁慈之德於蒼生,看不出行兵的行跡,而四海自然賓服。沒有伸出打人的胳臂,但人人畏威,臨敵沒有殺人之心,而敵人必敗。沒有操持殺人的刀槍劍戟,但敵人必怕。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

恃勇輕敵而好殺,其致禍不淺。如輕敵好殺,無故用兵,恃強妄進者,是喪失了道的“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自然體性。若心不懷好生之德,天道必以災禍懲罰。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兩軍對陣,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誰勝誰負,其結果只能是心懷仁慈、哀民痛命、體恤蒼生的哀兵獲勝。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體清靜、虛無真常自然之道以為言,其言本乎“無為”,至為簡易,使人最易明曉,最易行持。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大道甚夷,民甚好徑”。人不知易知之言,反而以智慮求奇,巧言令色以亂物性,不走平夷之路,反履崎嶇之徑。

“言有宗。”

體道之言,有根有據,有綱有領。

“事有君。”

體道之行,有軸有心,有主有宰。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為什麼人不理解我呢?是因為我本自然無為、無事、無慾,非智慮有為而彰之於外;非自是、自伐、自矜而昭之於眾。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道本虛無自然,無有形跡。那麼,理解我的人就不多,因為知道我的人少,我才珍貴了。因此,體現真常自然之道的聖人,“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我身外表雖破舊,但內心卻存著珍貴的“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