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西周晚期青銅器散氏盤又稱夨人盤,盤高20.6釐米,口徑54.6釐米。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編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篆書入門字帖裡的《散氏盤》,散氏盤的命運似乎沒有《毛公鼎》的那麼坎坷,但是也算是幾經波折,而且中途還傳聞被置於圓明園中燒燬,後來在清理故宮的物品時才在庫房中發現。本文從《散氏盤》的坎坷經歷、散氏盤的藝術風格、散氏盤銘文的原文及譯文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散氏盤》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散氏盤的坎坷經歷

散氏盤,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有人認為作器者為夨(cè),又稱作夨人盤。傳清乾隆初年於陝西鳳翔出土。高20.6釐米,口徑54.6釐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內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並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後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清康熙時,揚州徐約齊以重金購自歙州程氏,後又歸於揚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鑄此盤,也有銘文拓本傳世。嘉慶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壽時,新任兩江總督阿毓寶從揚州鹽商購得此盤貢入內府。歷經道、鹹、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遜清內務府清查時,發現於養心殿庫房。1935年《散氏盤》隨清宮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宮博物院,抗戰時曾南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散國約位於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由銘文內的人物推知,此盤的鑄作年代約在西周厲王時期。根據清朝張廷濟所著之 等等之資料,散氏盤於清康熙年間於陝西鳳翔出土,經多人收藏之後,於嘉慶十四年(1809年),嘉慶皇帝50歲壽辰之際,由江南鹽運使阿林保進貢內務府。經由內務府著名金石學家阮元鑑定為西周時期物品,並製作銘文拓片,收藏於內務府庫房。後有傳聞散氏盤在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時被燒燬,並多年不見蹤跡。1924年,時任清室善後委員會委員的馬衡在清查故宮物品的時候再次發現了散氏盤,後來在古籍中找到散氏盤拓片,經比較鑑別考證,確定該盤是散氏盤原件,燒燬一說純屬傳聞。

嘉慶十五年,湖南巡撫阿林保得到散氏盤。但未詳細說明阿林保得寶經過,只說是從江南的一位鹽商手中買來的。1810年冬,嘉慶皇帝顒琰50歲的生日,阿林保將散氏盤敬獻給皇上做壽禮。皇上給了他兩江總督去當。因而在老古玩界中有“阮元定名散氏盤,阿林保獻寶祝壽榮升”的口頭傳說故事。嘉慶皇帝不像乾隆皇帝那樣酷愛古玩字畫和美玉。散氏盤入貢內府,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六朝,久藏禁中。因時間太久,六朝皇帝誰也不去鑑賞,以致無人知曉它收藏在什麼地方。咸豐十年火燒圓明園後,傳出散氏盤在圓明園被燒燬了。於是,從內務府官員口中傳到琉璃廠古董商的耳朵裡就成了:“散氏盤真的沒啦,只有仿鑄的那件了!”

民國十三年,溥儀出宮前,內務府核查養心殿陳設,發現散氏盤藏在庫房。博儀出宮後,散氏盤由故宮博物院收藏。

接管收藏的這件散氏盤是真還是贗?古玩界不知根底,又十分關心。琉璃廠尊古齋經理黃伯川同故宮博物院長馬衡的交往多,又是好朋友,他問馬衡:故宮裡的散氏盤是真品還是贗品?

馬衡說:看是真的。也聽說古玩行有傳聞說,散氏盤有兩件蘇州仿鑄的,一件賣給外國人了,另一件還在國內。故宮博物院接管時,詢問過原內務府人員,從養心殿陳設的核查中發現散氏盤的前後經過。內務府提供了散氏盤的原拓本,用拓本對照原物完全相符。

馬衡又說:這件散氏盤的銅質精粹;蘇州造的銅器,銅質是比較粗糙的,不會這樣精粹;再說這盤的底子是深褐色,一般來說蘇州造的仿鑄品的底是閃白色。退一步說,若是重新翻砂仿鑄,它的花紋、銘文的筆道不可能一點兒不走樣,筆道就不會豐筋挺拔了。古玩界聽馬衡所說,心裡落底了,故宮收藏的是真的散氏盤,不是贗品。

國之瑰寶散氏盤,在“九一八事變”後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轉移到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收藏。

二、散氏盤的藝術風格

散氏盤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金文書法此時已進入成熟期,書風已由優美遒麗轉入醇厚雄壯。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盤高圈足,左右兩耳,滿器施飾,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共357字,其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雖用筆圓雋精嚴但氣勢朴茂豪邁,其字體結勢已呈扁方,取橫向之勢,與當時取長方縱向的大勢迥然相異,其風格與後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楚長沙帛書十九相似,可見,《散氏盤》已深得書體改革的脈絡,其點畫富於變化,於不規整之中見其錯落搖曳之趣,以橫畫和豎畫為例,其變化莫測端倪,或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或左長右短,或右長左短,一派自然天趣,匠心獨運,予人以欹正相生、自由活潑的藝術美感。在結體上,上密下疏,這樣即便字形傾側欹也無礙大局。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散氏盤銘文善本(最完美本)附釋文,喜歡的朋友可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