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局势不定,莫多言多观望

原文:

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鬼谷子:局势不定,莫多言多观望

译文: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的,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附合阴阳,牧养人民。要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要知晓君主的意图。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留于表面亲近,而背地里还有距离。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

鬼谷子:局势不定,莫多言多观望

分析:

在鬼谷子看来,跟君王谈论过去的历史,应该顺着对方的心思,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君王谈论未来的趋势,则要留有余地,采用变通的言辞,根据形势灵活应对。显然,只有善于变通的大臣才能审时度势,得到君王的认同。生活中,在探查人心的时候,也需要多看、多听,做到心中有数。

鬼谷子:局势不定,莫多言多观望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都懂得伏藏之术,他们徘徊在出世与入世的两端,知道何时应藏身于山林,韬光养晦,仔细观察,何时又应造福社会,建功立业。正是因为他们善于隐藏,所以表面看来“和光同尘”、毫无棱角,看似庸才,却是深藏不露的能人志士,绝非普通人能比,实为“潜龙”。

鬼谷子:局势不定,莫多言多观望

孔子曾对《易经》中“潜龙勿用”一语有过精辟的论述。

“潜龙”比喻像龙一样有德有才而隐居的人,不会追求功名利禄,世俗无法改变其节操;隐居于世间却不会感到闷闷不乐,即使不被人承认也不会感到苦闷。如若能实现抱负便入世行道,感到忧虑则会出世隐遁。而“勿用”,也并非毫无条件地勿用,只是条件不成熟,局势不定,不易盲动。他们行动上隐藏自己,言语上扑朔迷离,看似胸无大志,却对万事深思熟虑,了然于胸。之所以“勿用”是因为知道自己所处的境地、对手的意图,只因时机还未成熟,所以只能多看以便了解对方更多的信息,更是保存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