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上外出巡訪如何證明自己的皇上身份?

遊離的行者


這個問題提的有深度,古代沒有身份證,沒有照相技術,沒有先進的通訊工具,假如有人冒充皇帝巡遊地方,地方官大多沒見過真龍天子,他說是皇上就是皇上。最多是聽上級的指示,假如一時聯繫不上,古代又沒有手機,就是請示上級也得需要時間。不過我覺得沒有人那麼大膽冒充皇上吧?

不過歷史上也有例外,北宋楊金業的大兒子楊大郎長的特像宋太宗趙光義,他不是代替皇上身赴金沙灘死亡之約了嗎?當然這是英勇的壯舉。 



無獨有偶,歷史上還真有膽大妄為之徒,根據《世載堂雜憶》記載:在1899年,湖北武昌鬧市就出現了主僕兩人,僕人沒有鬍鬚,長得白白淨淨像個太監,主人卻一副精神打扮,穿著“五爪金龍”服,腳踩“沖天履”,手捧金碗,碗上刻著“五爪金龍”。讓人一看就是皇宮御用之物。

主僕二人深居簡出,並不張揚。主僕住在“悅來客棧”,一日店家去房中添水,走到窗前,聽到有叫“皇上”的聲音,店家心中一動,透過窗戶隱隱約約看到僕人跪在主人面前奉茶,“皇上,天不早了,喝了茶水早點安歇了吧。”僕人低聲下氣的說道。

“我的媽啊,皇帝微服私訪來了。”店家轉身消失在了夜色。

第二天,整個武昌城迅速傳遍了一條爆炸新聞,“光緒帝”來武昌城微服私訪了。無論是大小官員,還是平民百姓,都一股腦的跑到了“悅來客棧”,希望一睹“龍顏”,摸摸皇帝睡過的床,沾沾龍氣。

這些老百姓哪見過真龍天子,一沒有電視,二沒有照相機,說是皇帝人人都信,因為那個僕人太像太監了,皇帝身邊不是跟著太監嗎?平常人誰用得上太監呢!當時居然有人看到他蹲著尿泡,還真沒有男人獨有的“東西”。

老百姓不明就裡也就算了,知府大人唯恐見駕來遲,屁顛屁顛的也來了。知府大人哪有心思核對真假,再者說了,知府大人去京城也沒機會見到皇上,知府大人入門就拜,連連磕頭,口稱“萬歲、萬歲、萬萬歲,恕奴才見駕來遲,罪該萬死。”但看那個皇帝派頭十足的說“平身吧”。

隨後主僕二人對宮中的規矩和事情對答如流。這讓知府大人打消了疑慮,本來他還納悶怎麼沒人通知呢?現在想來,皇上微服私訪不就是為了不驚動任何人嗎?知府大人釋然了。



當地的鄉紳和地方官更連不跌給“皇上”送錢送禮,希望自己一步登天。

當時這消息傳到了兩廣總督張之洞的耳中,張之洞不大相信,此時光緒因為戊戌變法失敗,被老太后慈禧囚禁在中南海瀛臺。他怎麼能從紫禁城來到武昌微服私訪呢? 這裡面肯定有鬼,我先別忙見駕。萬一是假的呢?  

張之洞雖是湖廣總督,但畢竟不是皇宮之人,更不可能天天見著皇上,因此他也不敢斷定這個“光緒帝”真偽。因此他立刻安排在京師的朋友和眼線,調查光緒帝現在的行蹤,等得知仍在瀛臺之後。張之洞鬆了一口氣,便派人把這兩個假冒的皇上、太監抓了起來,並親自審問,原來二人用的金碗是假的,是演戲用的道具。 

這個僕人的確是皇宮中的太監,因為偷了皇宮中的寶物被趕了出來。而那個男子本身是個戲子,經常去宮裡給王爺大臣唱戲,也十分了解宮中的規矩,而且長得和光緒帝也有幾分想像。他們二人原本是想騙些財寶再逃走的,沒想到越鬧越大,真驚動到了湖廣總督!

最後這兩個膽大妄為的騙子,被張之洞秘密處死了。



從上面的故事可以得出,世上敢於冒充皇帝的真不多。皇帝微服私訪能夠證明自己是皇帝的東西很多,比如玉璽、印章、龍袍、聖旨等皇家用品。在古代,黃色是宮中御用色彩。老百姓根本不讓用。更別說玉璽等一系列貴重用品了,這些都能代表是皇家用品,冒犯這些都是殺頭之罪。


秉燭讀春秋


首先所謂的《康熙微服私訪記》只是電視劇,又不是事實,就和《鐵齒銅牙紀曉嵐》一樣,都是龍袍加身,就搖身一變就成了帝王。這明顯就不是實際的事情。

大搖大擺出行

當了皇帝如果真的要外出巡遊,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去封禪祭天。這時候當然是大搖大擺一大幫人跟著一起出巡,這種排場就可以自己證明是帝王了。

還有就是巡視江山或者打了勝仗親自去丈量土地等等,像是秦始皇出巡、漢武帝出巡、隋煬帝出巡等等,這種也是有著一大幫子跟著,排場不比去封禪的小。這也是可以直接證明帝王身份。


不想亮明身份

說到沒有不想亮明身份的出巡,秦始皇的晚期就是這樣的。連文武百官都不知道他的行蹤,所以最後掛了文武百官第一時間也不知道。這時候的秦始皇也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想的更多的是怎麼隱藏自己,這樣雖然保護了秦始皇的安全,但是同樣葬送了秦國的江山。


既然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出巡的幾次情況都有記載,最後一次秘密出巡還最終導致江山敗亡了,都說以史為鏡,古代帝王是必學歷史的。若是真是電視劇那樣的配置出巡,還要去亮明身份,絕對會選一個見過皇帝的地方官員來亮明自己的身份。一般自己身邊沒有禁衛保護的時候不會傻叉到隨意亮明身份的。所以這些一般都是電視劇的效果居多,實際的是皇帝出巡也是很小心的,除非那個皇帝太自以為,自認小命強過小強還差不多。


淡看天上月


古代皇帝外出巡訪分兩種,一種是大張旗鼓的巡視,康熙的南巡,乾隆的六下江南等等,這都是明訪,也是宣揚皇權的政治活動,也可以說是公費旅遊。像這種出巡必定有相當規模的軍隊護衛,浩浩蕩蕩的氣勢就是皇權的威嚴。



還有一種就是老百姓津津樂道的暗訪。受小說電視劇的影響,皇帝暗訪隨從了了幾人,每次微服私訪必定會有冤案在機緣巧合之下讓皇帝碰上,最終皇帝出手把相關案犯繩之以法。這從側面也反應了底層老百姓對於皇權的絕對信奉,在遇到種種不公的遭遇,在內心深處還是期盼皇帝這一人世間最大的天能夠開眼為民做主。這應該就是過去國人的普世價值,所以每每有冤情被奸臣一手遮天,老百姓不會去追究根源,誰把奸臣提上位,只會認為是奸臣當道,皇帝被矇蔽了,皇帝也是無辜的,希望皇帝能夠走出深宮別院到下面體察民情。



然而在現實中,皇帝只存在於老百姓的想象中,就知道有那麼一個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再者,無論哪個朝代,總有不怕死的死士,哪怕再聖明的君主,也有反對他的人。皇帝微服出訪就會給他的死敵最好的行刺機會。三國時期東吳的孫策就是在一次出巡中大意,被死敵抓住機會行刺成功,雖然沒有當時斃命,但回去不久就死去。歷史上肯定有皇帝微服出訪,但相關保衛工作就是一級機密,少不了前前後後的準備。


居葉佳宜


電視劇裡的皇帝到外地微服私訪都是文學創作,從戲說乾隆,到康熙微服私訪記啊,沒有真實的。

皇帝微服出巡,最大的危險不是來自於民間,而是朝堂。權力真空,一些人就蠢蠢欲動了。並非一定是權臣篡位,另立個太子爺也是可行的,與此配合的劇情是皇帝私訪出了意外。

同樣,皇帝到民間,帶護衛人數過多,也就暴露了。帶的少,很可能先被贓官惡霸給欺負了,甚至弄死。



極個別的私訪,無非是皇帝到了某處視察,化妝到街上溜達一下,但很可能整條街都是演員了。一些史籍載如漢武帝、宋太祖、明宣宗有類似的經歷。

皇帝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這個問題很尷尬。皇帝沒有身份證,總不能下一道聖旨證明“我是我”。吏部行文只是通知性質。傳國玉璽本就是個噱頭,正式用的印章也是一套的,可能常用的一個帶在身上,給識貨的看看。老百姓是不知道這些的,面對一個自稱皇帝的人,多以為是瘋子。所以皇帝證明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回到宮裡。



明武宗也是著名的私訪皇帝,但他不是微服,而是官服。給自己封了了威武大將軍、鎮國公、太師,改改了名字。這些荒誕不經,未必不是自保之策。


幾葦渡


康熙微服私訪記完全是戲說 ,在我的印象裡清朝皇帝是不會微服出巡的。為什麼這麼說?皇帝手握重權全國各地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哪有時間去微服出巡。清朝的皇帝普遍來說都比較勤勞,每天休息的時間也比較短,即使是出巡的話,也是有意識有目的的公開,絕不會象康熙微服私訪記那樣。



不過微服私訪,不得不提到一個明朝的皇帝那叫朱厚照,他喜歡自稱自己是大將軍,要好幾次出關都被攔下來。從這裡可以看得出皇帝不需要證明因為那些高級的將領是認識他的,所以最後他不得不把那個將軍換掉然後才出了關。

當然一般皇帝出遊需要太子監國,皇帝出去的前提肯定是自己對所有都在自己掌握之中,權力不會旁落的情況下,那樣才會出去。


所以根據我的理解,皇帝出遊是不需要什麼證明的,那是公開的巡遊,如果是私底下的話,也不可能只帶一兩個人。所以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明。


知常容


這裡的古代皇上外出巡訪我想指的是影視劇中的微服私訪吧。

真實史料記載中的如康熙出巡和乾隆六下江南等都是隨行人員眾多,天子鑾儀等一點兒也不含糊的,所到之處地方官提前都做了高規格接待準備的,如山西晉城皇城相府就是康熙朝大學士陳廷敬為迎接康熙駕臨為康熙準備的行官,《紅樓夢》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中也有描寫賈府接駕的情節,趙嬤嬤與鳳姐有一段對話:“噯喲喲,那可是千載希逢的!那時候我才記事兒,咱們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可見,皇上出巡規格禮儀之繁盛,這種情況下,皇上是不用自證身份的。

那麼,我們看一下影視劇中皇帝出巡微服私訪時的情景。我們拿大家耳熟能詳的《康熙微服私訪記》和《鐵齒銅牙紀曉嵐》來說康熙和乾隆微服私訪如何自證皇帝身份。


第一種方法:隨行人員幫皇帝證明身份,如《康熙微服私訪》一劇中,康熙微服私訪身邊離不了三德子、法印、宜妃等隨行人員,《鐵齒銅牙紀曉嵐》一劇中乾隆身邊離不了和坤、紀曉嵐二人,每到關鍵時刻,隨行人員總能亮出證明自身尊貴身份的證物,再進一步幫皇上證明其身份。甚至於像和坤這樣的朝廷吏部尚書,走到哪裡在當地的地方官眼中就是一個“萬能通行證”。

第二種方法:皇上在需要自證身份時用玉璽、尚方寶劍、皇冠皇袍等來證明身份,便於調動地方官府人員,及時恩斷裁決冤案災情。

影視劇畢竟是文藝創作,劇中皇帝微服出巡是必要的,皇帝本人往往是才思敏捷,見微知著的,也是身負絕世武學,銳不可當的,是既能飛躍九霄,行雲布雨,也能隱於街市,興利除弊的人間主宰,至於回到現實史學中,皇帝往往並沒有那麼自在,如明崇禎帝之流,甘苦自知。


淡漠青衫51055


這個問題問得不錯!

因為我們都知道,皇帝在皇宮之中確實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大家長,眾大臣都要為他頂禮膜拜,基本誇張點就是“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但是這畢竟只是在皇宮裡,很多大臣都認識皇帝,妃子太監們也認識!即便是沒有見過真顏的,那看到一身明黃服侍,上面有金龍盤踞,那麼他也就是皇帝,畢竟一般的王公大臣是不敢穿龍袍的!當然了,皇帝身邊都會有很多人陪著,最少也就是自己的貼身太監或者近臣,所以,即便是色盲的人,也會知道這是皇帝!

而百姓們呢?當然也知道,但是他們只知道有一個穿著龍袍,高高在上的皇上,如果是出現在年前也能認識!


但是,皇帝若是微服私訪,那就不一定了!除非是那些真真正正見過皇帝的人,別人是不知道的!就拿我們熟悉的——康熙微服私訪記,來說吧!康熙微服私訪,目的就是去觀察民情,看看民間疾苦,體會百姓生活!每當遇到不平之事都會挺身而出,但是人家不知道你的來歷,再說了,自己又不方便透露!怎麼辦呢?只有被別人壓著!這時候,即便是天子,皇帝也都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了!

但是康熙還是三番五次的亮明瞭身份,憑藉什麼呢?我們拋開被其他大臣認出來和自己的手下透露!就拿他本身來說!


他會隨身攜帶著“印章”,中國人在看身份時基本上都是印章,辦事時也要看印章!皇帝的印和其他官吏的印是不一樣的,和私人印更不一樣!所以這也是辨明身份的最好方法!

還有一個就是金牌。金牌是最好亮明身份的東西!所以,皇帝最好的方法就是這兩種!但是這畢竟是對一部分人,對於那些三不管的人,只有叫上當地的大臣來管理!單憑這一點,很難讓別人信服!人家還以為是偽造的!

你們覺得呢?


藝軒文學社


在古代,皇帝出巡要想證明自己的身份,要分情況。

1、公開出巡。這種情況證明自己皇帝的身份很簡單。古代皇帝公開出巡的陣仗都很大,像秦始皇、乾隆等,太監、宮女、侍衛、軍隊一大堆人,還有各類大小官員和護衛的將領。這本身就是種皇帝專有的身份證明,畢竟古代沒人敢這麼公開招搖的扮皇帝的扮相,更何況每到一地前,各地方官員和其上級官員都會得到通知,前來伴駕,另外還有各種皇帝專用的旗幟和器具,識別度很高。

2、秘密出巡。古代有些皇帝很愛秘密出巡,體察民情。這種情況該怎麼證明自己的皇帝身份呢。除了皇帝器具外,只需要說一句“朕是皇帝”,立刻就會有人核實審查。


八哥談車


在各種影視作品與演義小說中,我們習慣於皇帝微服私訪的情節,那麼真的有皇帝微服私訪一說嗎?有的話那又怎麼證明自己的皇帝身份呢?

《康熙微服私訪記》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皇帝扮成普通老百姓一樣微服私訪到民間體察民情,遇到為非作歹、貪贓枉法的官員,隨即亮出皇帝身份懲兇除惡,老百姓交口稱讚。



但是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現實,這樣的情節只會出在影視劇中。在清以前漢武帝劉徹、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明武宗朱厚照都有過微服私訪的記錄,但是也僅僅是瞭解京郊的農民收成,同百姓說說話。

清朝微服私訪的皇帝就不提了,信以為真的,都是被影視劇“毒害”的,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出現,只是人們茶餘飯後杜撰出來的一些談資而已。


康熙微服私訪可以說是巡察,也叫南巡。當然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微服私訪,而是一出行幾千上萬人浩浩蕩蕩、前呼後擁的。還要帶著妃子、皇子、大臣、侍衛,沿途沒到一個地方之前邸報都已到達地方,讓地方官員做好接待與安保工作,這無疑根本不需要證明皇帝的身份,誰會大搖大擺的這樣去冒誅九族的罪名去頂替皇帝呢?康熙南巡更多的是查看黃河水患,解決黃河水患決堤問題,下江南拉攏江南文人,更多的帶有直接的目的性。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遊玩,也不是為了為民申冤。普通百姓連見一面的機會也沒有,怎麼讓皇帝去伸張正義?



再有一個就是比較熟悉的乾隆六下江南了,乾隆就有點牛了,明擺著我就是去玩的,一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悠哉悠哉的哪有時間去管百姓死活。曾經有一省巡撫不堪其擾又為百姓不堪重負而上奏乾隆,乾隆一怒之下讓其罷官回家。乾隆帝是中國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下江南既可遊玩又可尋花問柳,更包養江南名伶,經常半夜換便裝上岸消遣。

皇后烏拉那拉氏(還珠格格中的皇后)勸諫更是被剝奪皇后位,皇后更削髮明志,最後鬱鬱而終。對於這樣一位皇帝你能指望像影視劇中那樣為民做主嗎?



皇帝微服私訪能證明皇帝身份的有印璽、印章、服飾以及皇帝特有的信物。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些可以有人假冒這些不可信,在封建社會假冒皇帝什麼罪名,誅九族的大罪,而且皇帝印璽都是上好的和田玉以及其他珍貴玉石雕刻而成,其中乾隆皇帝的田黃三鏈章更是其中佼佼者。在古代交通不發達,信息傳遞不便更是認璽不認人。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點個贊,您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慕山曦侃史


古代沒有身份證,沒有照相錄影技術,更沒有沒有電子通訊工具,假如有人冒充皇,別說是平頭百姓,就算是地方官大多也沒見過真龍天子,他說是皇上也無法分辨真假。皇帝微服私訪能證明皇帝身份的有印璽、印章、服飾以及皇帝特有的信物,但在封建社會別說是冒充皇帝,就是私造皇家器物也是謀反的大罪。

像康熙微服私訪記那樣的故事也只會出在影視劇中,皇帝系一國之君,牽一髮而動全身,一生基本都在皇宮內院度過,就算出行也是浩浩蕩蕩的隨行護駕人員。清代以前皇帝出宮也大部分就是在皇城郊區視察巡遊一番,同百姓說說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