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随着兵团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八师石河子市国资国企在改革涌现出了很多好的改革经验,同时也激发出富余人员的内生动力。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国资国企是助推兵团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增强兵团生机活力、提升兵团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兵团国资国企改革是处理好兵团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关系的重要环节,国资国企改革中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是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八师石河子市国资国企在做好团场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工作中,以市场化方式采取改制重组企业安置、企业内部退养、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措施安置团办企业分流人员。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今年,八师石河子市团场改革从企业分流下来的人员达到了一万多人。根据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精神,结合14个团场团办企业的实际情况,八师石河子市出台了《第八师团办企业分类改革意见》,经过反复的研究,原团办企业的富余人员其中9035人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农业连队划分了身份地。八师150团的周元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团场棉花加工厂分流下来不但有了自己的身份地,还可以选择在外务工,周元生对改革所带来的改变十分认可。

八师150团22连职工周元生说:“通过这次改革,对我们职工来说,最大的改变就是自由了,地里有50亩身份地,可以把我们的养老保险交了,方便我们干别的活。”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今年23岁的卜翻弟以前和周元生同在一个车间工作,家里除了她和爱人的工资收入外,公公婆婆还有连队的经营地,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在这次改革中,她的身份地恰巧分在了公婆身份地的旁边,这也让她喜上心头。

八师150团17连职工卜翻弟说:“这后面以前是我们家的经营地,现在是团里分给我的身份地,以前1亩地要交410元的承包费,现在不用交了,地里挣的钱都是归自己管,我现在还在厂里兼了一份工,1年可以赚4万、5万元,我觉得改革了以后挺好的,确实解决了我的生活问题,收入也增加了。”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今年银力集团将全师各团场轧花厂收入集团内部管理后,公司积极解决富余人员的安置工作。在人员使用方面,公司对标岗位、业务、能力,实行竞聘上岗,在报名参加企业内部竞聘的56人中,实行竞聘上岗考试,择优录取。目前,各个部门模拟运行,保障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确保今年棉花采收工作顺利进行。樊增建在轧花厂工作了30多年,有着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改革后通过竞聘,他留在了热爱的岗位上。

银力集团银畅公司一厂经理樊增建说:“我们在加工行业工作时间比较长,对这份工作确实非常热爱,受银力直聘以后,现在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和担子更重了,我们不仅仅是为棉农服务,同时也要为了银力公司谋取利益,不百倍努力很可能很快就会面临着解聘下岗的危险。”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市场化运行,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后,银力集团的发展更适应了当下的市场环境。银力集团集籽棉收购加工、皮棉和棉短绒购销、棉花加工设备及配件和包装材料购销、仓储、纺织、商贸等业务为一体,是一家年生产加工棉花能力500万担、注册资金4亿多元、年销售额近30亿元的大型综合企业。今年6月12日至15日,银力集团整体接收了13个团场32个棉花加工厂、77条生产线的经营管理权,资产13.6亿元,债务5.1个亿,实现重组整合。目前,集团已注册成立了16个子公司,分别管理32个加工厂。今年,八师种植383万亩棉花,有国有企业兜底收购,市场化运行,为棉农提供了有效保障。

新疆西部银力棉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豫川说:“自7月1日起,集团对加工产制定了《生产管理责任制及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办法》,并投入1600万元用于设备进行了检修、技改,下一步集团将用市场化的思维方式和手段管理经营,我们既要保证‘银力’这一‘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也要切实保障植棉职工的权利和利益。”(刘蓓)

「团场改革进行时」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富余人员内生动力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