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欽與蔣介石:關係微妙,是敵是友?

說到何應欽(1890-1987)與蔣介石(1887-1975),大家都知道是國民黨數一數二的人物,他們一個是貴州人,一個是浙江人,兩人之間沒有同鄉方面的關係,但是他們兩個都在日本呆過,也都曾經一起是滬軍都督陳其美的屬下,他們兩個也都曾經是同盟會成員,但是,那個時候他們之間都沒有什麼交往。他們真正的交往是從籌建黃埔軍校開始的。

何應欽與蔣介石:關係微妙,是敵是友?

上圖:何應欽圖片。

1924年,孫中山委任蔣介石籌辦黃埔軍校,蔣介石急需一批志同道合的士官開展軍校的訓練工作,而何應欽以前不但與蔣介石有過相似的經歷,還曾經在貴州主持過講武學校,這一點正是蔣介石所需要的,於是蔣介石邀請何應欽一起籌備建校事宜(後面,何應欽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總教官,就相當於蔣介石的大管家)。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兩個才真真正正的產生了交織。

何應欽與蔣介石:關係微妙,是敵是友?​上圖:蔣介石與何應欽圖片。

但是,他們兩個之間的過節,也隨著他們的交織而產生了。下面我們就去看看他們之間是怎麼產生過節的吧。

北伐結束後,桂系逐步壯大並與蔣介石的矛盾日益嚴重,蔣介石擔心桂系繼續壯大會威脅到自己,所以命令何應欽去剿滅桂系,但是何應欽思來想去,認為蔣、桂實力差不多,而且何應欽與桂系的領袖李宗仁也有私交,不想兵戎相見,所以,何應欽找種種理由去訴說“剿桂”的困難性,結果“剿桂”之事不了了之。但是,這次讓蔣介石對何應欽產生了動搖與懷疑、怨氣了。這是第一次過節。

1927年8月,武漢唐生智發表討蔣通電,隨後,桂系領袖白崇禧也反對蔣介石去攻打武漢,其他人也給予了白崇禧推波助瀾,蔣介石才知道那是桂系也在“逼宮”,蔣介石很希望那個時候何應欽能夠公開站出來支持他,但是,何應欽卻保持了沉默。最終,導致蔣介石“下野”,不但如此,蔣介石重新出來履職的時候,別人都主動發來了擁護通電,只有何應欽沒有發。這件事,讓蔣介石又記恨了何應欽一把。

接下來到了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發生後,何應欽一邊是致電當時遠在國外的汪精衛回來主政,還聯繫了桂系、粵軍、甚至還有日本駐南京領事,尋求大家的支持,推舉汪精衛做國民黨總裁,甚至還對黨政人事重新安排;一邊是怒斥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力主武力解決西安事變,還要自己親自擔任討逆軍總司令、命令空軍前往轟炸西安(因為宋美齡當時強烈反對,所以當時只是先轟炸了西安郊外的渭南等區域),如果不是張學良促請蔣介石命令停止轟炸,後果難料。這件事又讓蔣介石記恨了何應欽一次。

不過,話說回來,何應欽與蔣介石雖然平時敵友難分明爭暗鬥,但是,在抗日的時候,他們還是一致對外的。1937年7月,何應欽被蔣介石委任為軍政部長兼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還有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遠征軍總司令等職,何應欽也參與了很多戰役的決策與指揮,因此,何應欽獲得了一等卿雲勳章與一等景星勳章等。只是抗戰末期,陳誠羽翼漸豐,所以,蔣介石才終於解除了何應欽的兵權,以陳誠取而代之。

何應欽與蔣介石:關係微妙,是敵是友?​上圖:何應欽(左)、蔣介石(中)、白崇禧(右)在抗日戰場前線圖片。

解放戰爭期間,蔣介石無奈之下又重新委任何應欽以重任(國防部長與行政院長),但是,他們之間依然還是恩怨不斷,最後,何應欽還是辭職了,並且辭職的時候很無奈的對當時的代總統李宗仁說:“繼續下去,我要麼逃亡,要麼自殺”。

何應欽與蔣介石:關係微妙,是敵是友?​上圖:何應欽全身照圖片。

在大陸的最後時間,何應欽雖然辭了職,但是蔣介石還是召喚他去了臺灣。由於害怕蔣介石追究西安事變以及以前的其他舊賬,到了臺灣以後,何應欽就不敢像在大陸那樣子了,只能一心一意的扶持好蔣介石了,由於何應欽在臺灣的良好表現,所以蔣介石也沒有記起前面的恩怨,而且在何應欽七十大壽的時候,蔣介石還贈予了“同舟共濟”的壽屏給他。

從壽宴以後,這兩位相互之間鬥了幾十年的國民黨元老,才真正的偃旗息鼓,沒有了政治上的爭鬥恩怨,真正的安度晚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