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側翼戰能否成功?

3月27日上午,賈國龍和西貝高管層一起到了西貝莜麵村上海萬象城店。在他們到店之前的9個小時,凌晨2點,位於萬象城負一層的西貝“雜糧小鋪”,剛剛換上新的門頭——“超級肉夾饃”。這是西貝推出的最新模式。3月9日項目通過才開始落實,不到20天就已落地。

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側翼戰能否成功?

“創意是賈總想的”,負責該項目的西貝創業分部經理孟德飛介紹。賈國龍一直在想哪個產品能開更多的店,能走到海外與國外的產品PK。“而肉夾饃這個單品與西式的漢堡、三明治很相似,主食加肉和菜”,然後就有了“超級肉夾饃”的新物種。新款肉夾饃與西貝其他門店售賣的造型不同,特意改成了三角形。

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側翼戰能否成功?

“三角形比較酷”,孟德飛告訴記者,西貝傳統肉夾饃的售價是12元(上海區域),而三角新品重150克,共有9款產品,最貴的43元,最便宜的9.9元,平均價格是29元。

超級大!最小的也比普通肉夾饃大約1.6倍。儘管店裡的常規款肉夾饃已經比外界的大一圈,這裡還出了一款巨型肉夾饃,需要5個人才能吃掉1個。這塊饃夾在手裡的感覺就像一塊三角形的盾牌。

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側翼戰能否成功?

光是一張肉夾饃的饃就需要8個步驟來完成:餅皮需要先定型,再烘烤,紋理清晰。經過烘烤之後的餅皮會膨起來,用手撕開會發現裡面是層層疊疊的,趁熱吃口感較好。

每一種餡料都是現點現炒的,在靠近門的地方有一個鐵板,炒的時候味道都溢出來,炒的過程也非常熱鬧,好多客人駐足拍照。

菜單整體以九種口味的肉夾饃搭配“小吃+熱湯+飲品”呈現,包含水盆羊肉、嫩豆腐肉湯、燕麥小米粥和咖啡等7款飲品,以搭配肉夾饃的口感。

不再做面也是一個亮點,思路是從莜麵村的資源裡‘長’出一個項目,品類延伸到顧客喜歡為止,在品牌勢能加持下,以前是水到渠成,現在是渠成水到。這符合賈國龍做品牌的一貫思路:輕奢小貴。

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側翼戰能否成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吃肉夾饃會搭配一份涼皮,而在這裡,吃肉夾饃會搭配一杯咖啡,休閒化的定位一下子做出來了。其次,一個普通肉夾饃定價基本在12元左右,而超級肉夾饃的一個主打產品就做到了30元,價格上也做出了差異。

由價格最終會形成客群定位,不走平民化路線,一下子和市面上所有的肉夾饃品牌形成區隔。一句話,西貝到了這個階段,賣的就是品牌。

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側翼戰能否成功?

“超級”肉夾饃解決不了“一人食”的需求,點一個肉夾饃,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根本吃不完,你可以做分食,但在一個人的消費場景下,就意味著浪費。再者,對於一些顧客,如果不是和親密的人,很難有分享的衝動產生。

定價過高,不符合消費者對小吃的認知,根據西貝“超級肉夾饃”的定價,其走得是精品化路線,那就出現問題了,肉夾饃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下,是一個性價比高的小吃,消費粘度能否做起來是個問題。

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側翼戰能否成功?

看了西貝“超級肉夾饃”的菜單,總覺得有點說不出來的“怪異”,“看了飲品結構就知道其定位休閒餐飲,但不明白為什麼要添置美式咖啡,雖然10元價位很親民,但和主產品明顯不同頻。”

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側翼戰能否成功?

肉夾饃這個品類發展到今天,一個最大的突破是產品的標準化,這也是品牌實現可複製的最重要的條件。從西貝的路子看,饃和配料都非常需要人工完成,出品很難統一,開一家店可以,100家就很難了,而且效率也很難做上去。

綜上這些問題和質疑,也僅僅是目前根據傳統思維來考量,畢竟一個品牌搞創新,脫離品牌本身的爆品,搞新的爆品營銷和差異化營銷,向來都需要有實力的後臺支持,西貝的後臺確實可以,此次做出創新,想必也是嘗試,也許西貝憑藉著自己的口碑和品牌,能夠做的比西少爺還好,接下來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