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小貸是民間借貸亂象終結者

“辦貸款,找xx,15分鐘放款,當天就能拿到錢”。近年來,受國家信貸政策的影響,大批中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紛紛將目光轉向類似於此類廣告的民間借貸。但由於信息不透明、運作不規範以及監管不到位等漏洞的存在,出借人為了牟取暴利,一般都會設置利息高違約金,而“借一押一”、“砍頭息”、“延期費”、“貸貸相傳”等亂象均已成為民間借貸代名詞,尤其是這幾年由民間借貸引發的慘案屢見不鮮,令人心驚膽寒,嚴重影響了國家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小貸是民間借貸亂象終結者

民間借貸之所在能在中國金融市場上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是,借貸形式靈活、手續簡捷,與當前大眾的交易習慣和交易心理一脈相承。金融科技時代,這種方便快捷、操作靈活的服務方式,完全可以被新型金融服務模式所代替,特別是以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依託的網絡小貸,不僅實現了傳統借貸流程線上化操作,而且還解決了時空和泛民化問題,更重要是的得到了國家的認可,被認為是民間借貸亂象的終結者。

眾所周知,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級難題,但在中國表現的尤為突出。有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中國有八成以上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未被滿足,潛在融資需求達到了5萬億美元,這一融資缺口的絕對規模無疑是相當龐大的,佔到全球發展中國家中小微企業全部融資缺口的37%。可以說,高效的金融服務成為中國經濟換道的“攔路虎”,而如何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緩解民間中小企業融資難困境,是當前中國金融業創新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題。

幸運的是,這幾年,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愈發成熟,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以及區塊鏈技術往金融業滲透力度在不斷加大,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跨界融合成功的打開金融服務新路徑,這一點在民間小額信貸上體現最為明顯,在秉承小額、分散、短期的基礎上,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網絡小貸改變了此前民間小貸高利率、高風險、高壞賬“三高”現象,同時又使長尾用戶得到了覆蓋,金融服務的半徑不斷擴大,優化了金融資源的配置,與傳統金融機構形成了相互補充、協同發展的金融格局。

由於受眾面廣、資金需求大,網絡小貸已成為一塊金融“沃土”,佈局網絡小貸風潮更是越掛越猛,傳統小貸的轉型升級、巨頭資本金融業務投資風向以及銀行業普惠金融的推進,都將網絡小貸作為戰略落地的首選之地。“網絡小貸既從根源上打破了傳統金融體制的壓抑,釋放了金融服務活力,又從本質上規範了民間借貸秩序,加速金融服務進入實體經濟進程,真正實現了普惠金融願景。可以預見,新經濟時代,網絡小貸取代傳統小貸是遲早的事。”我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