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理財 貝寶金融幣圈生意“兩手抓”

當互金行業經歷 “生死考驗”時,不少互金創業者試圖在幣圈“東山再起”,自稱為“加密資產商業銀行”的貝寶金融就是其中一例。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貝寶金融系互金平臺標準普惠創始人楊舟創建,推出了貸款、存幣、槓桿交易等多類虛擬貨幣交易衍生業務。一位接近監管人士告訴記者,“在國內,任何基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均屬非法,而基於虛擬貨幣交易的借貸、理財、槓桿交易同樣如此”。貝寶金融相關負責人則回應稱,貝寶金融不向美國、日本和中國內地用戶提供服務,在新用戶註冊時已經有過提示和警告。但記者體驗發現,該平臺存、貸等業務均可面向內地用戶開放。

預借2000USDT實際到賬1990

近日,比特幣再現暴跌,很多不願賣幣但又急需用錢的幣圈投資者,將目光投向虛擬貨幣抵押借貸。貝寶金融便是提供虛擬貨幣借貸服務的平臺之一。官網顯示,貝寶金融推出的虛擬貨幣質押業務借貸服務,主要以用戶持有的主流虛擬貨幣作為質押品,從而獲得流動資金的一種借款服務,用戶不用變賣虛擬貨幣即可獲得短期流動資金。

目前,貝寶金融共有貝寶貸、貝寶定期貸兩類借貸類產品。貝寶貸1小時起借,利率為0.00167%/小時,而貝寶定製貸利率為16%-18%/年,可接受的質押物為比特幣等主流虛擬貨幣,初始質押率為60%左右,即按照質押幣價的60%進行放款,可借幣種包括USDT和USDC等,USDT及USDC均為對標美元的穩定幣,1枚USDT或USDC約等於1美元。

以貝寶貸產品為例,在借幣前需保證賬戶有定量的資產,如需借2000USDT,需先向賬戶匯入約0.49個比特幣用於質押,預計利息0.33USDT/小時,手續費0.5%USDT/筆,實際到賬1990USDT。因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波動較大,貝寶金融也設置了風險值,一旦風險值升至90%,平臺便對抵押物進行清算,借款人質押物將被強平,且已平倉資產也不可追回。

貝寶金融的客戶群體主要是“礦工”。2019年貝寶金融在貸餘額一度超過3.3億美元。此外,貝虛擬貨幣價格上漲也引發大量投資資金進入,並尋求融資以增加槓桿博取更多收益。截至2020年2月18日,貝寶金融在貸餘額上升至3.8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為此,貝寶金融推出了一種名為“Triple”的囤幣業務模式,主要以用戶持有的虛擬貨幣作為Triple本金,在現貨交易中,引入至多3倍的槓桿放大本金,按日計息,從而一鍵融資囤幣。

“虛擬貨幣交易本來就屬於非法業務,而基於虛擬貨幣交易進行加槓桿服務,可以說是放大了炒作風險,這一行為尤其值得警惕。”一位接近接管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明確。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同樣指出,“從業務模式來看,虛擬貨幣借貸業務最大的風險還是取決於整個虛擬貨幣市場的價值波動。無論是對出借人還是借款人,波動越大風險越高。另從政策角度來看,該業務屬於虛擬貨幣衍生品,當前,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法律法規條文尚未落地、法律還未成形,虛擬貨幣衍生品相關的業務存在較高的法律風險”。

近年來,針對虛擬貨幣交易等活動,相關金融監管部門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持“露頭就打”,綜合運用現場約談、行政調查、封停網站、刑事立案等手段從嚴處置和打擊。北京地區相關監管人士強調,嚴正警告開展相關活動的在京機構及人員,不得宣傳推廣有關虛擬貨幣項目或平臺,不得開展虛擬貨幣業務銷售或交易,不得向投資者開展虛擬貨幣交易或變相交易業務,不得從事或代理從事境內外虛擬貨幣發行交易活動。

信用及法律風險何解

高達3.8億美元的在貸規模直接引出了關於貝寶金融的另一個問題,即錢從哪來?在這一問題上,更多借貸平臺採取的是撮合借貸的模式,一端借貸,一端理財。在理財端,貝寶金融推出了存幣業務,共包括5款活期產品和10款定期產品,當前可存入幣種包括BTC(比特幣)、USDT等11類虛擬貨幣幣種。

此外,貝寶金融還新增了“私人銀行”和“大資管平臺”兩大業務板塊。除了理財、借貸、槓桿交易外,官網顯示,貝寶金融還經營虛擬貨幣大宗場外交易及資產拆借、互換、協議回購、利率互換、BTC場外期權交易等業務。

針對業務模式及合規問題,貝寶金融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貝寶金融的法律主體註冊在海外,用戶協議法律管轄地在海外(開曼和中國香港),自身並非交易平臺,也未進行任何發幣業務;貝寶金融所有業務都是以虛擬貨幣開展,均不涉及任何法幣。此外,貝寶金融不向美國、日本和中國內地用戶提供服務,在新用戶註冊時已經有過提示和警告”。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親測發現,在註冊賬戶後,向貝寶金融賬戶匯入USDT後,僅在5分鐘內,便順利完成了存幣業務操作,其中並未有風險提示和警告。

前述接近監管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當前,虛擬貨幣整頓仍然保持高壓態勢。不管公司主體設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涉及到為國內消費者提供非法交易通道,就要被嚴懲。此外,不僅針對發幣企業主體,只要為註冊在境外的虛擬代幣交易平臺提供引流、服務以及資金通道的企業均要打擊”。他進一步指出,今後,監管將對虛擬貨幣業務活動持續保持監測,一經發現立即處置。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蔡凱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當前,仍要警惕中心化虛擬貨幣借貸平臺跑路、合規、信用等風險,機構作為中心化平臺,撮合用戶資產去放貸,這一模式類似網貸,其中有巨大的合規風險和信用風險。一方面,在政策上,監管多次強調虛擬貨幣交易業務為非法,基於非法業務的衍生品將不受法律保護。另一方面,在缺乏監管的模式下,該業務模式信用風險凸顯,之前就曾出現過機構“捲款跑路”,不還出借人本金的情況。 一位熟悉幣圈行業的資深律師指出,虛擬貨幣在我國法律並未被認可,非法業務衍生出的新模式,從法律角度來說,虛擬貨幣理財、借貸業務完全在監管之外,本身無合法性可言。

貝寶金融的互金印記

官網顯示,貝寶金融是由Moonalpha Financial Services Limited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註冊成立的公司,成立於2018年7月。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天眼查搜索發現,“Moonalpha Financial Services Limited”中文名為頤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頤月金融”),成立於2015年10月,並投資發起了全資子公司頤月投資諮詢(珠海)有限公司,後者法定代表人為楊舟。

但多個信息顯示,貝寶金融運營方為北京的一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樣為楊舟。根據App提示,使用貝寶金融時,用戶日誌、使用信息和反饋均將發送給“頤月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頤月信息”)。此外,貝寶金融官網鏈接的招聘信息同樣顯示,貝寶金融平臺運營方為頤月信息。

天眼查顯示,頤月信息於2016年7月、10月分別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融資,此外,頤月信息運營平臺還包括“標準普惠”“碁石金融”兩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報記者近兩日多次撥打貝寶金融披露的電話,均無人接聽。但撥打“標準普惠”公示電話發現,接聽人員為貝寶金融工作人員,對方稱,貝寶金融與標準普惠均為公司所有,不過“標準普惠”已不再運營。同時,記者發現,目前“標準普惠”公示的官方微信亦為“貝寶金融”相關的內容。

針對貝寶金融隸屬公司,及與“標準普惠”“碁石金融”兩家平臺關係,北京商報記者向貝寶金融方面進行求證,對方回應稱,頤月信息為貝寶金融技術服務商,並非運營公司,“標準普惠”和“碁石金融”是楊舟在創立貝寶金融前所創立的公司,和貝寶金融沒有任何法律聯繫。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