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攻破汴京,逮住宋徽宗,正寻不见李师师,被几个大臣送来了!

我们熟悉李师师这位大美女,是通过《水浒传》。她是北宋名妓,才貌双全,深得宋徽宗的爱慕。宋江一心期盼朝廷的诏安,可是苦于没有接触到徽宗的门路,无法向皇帝表达忠心,最后只能通过李师师从中牵线搭桥。当然,这只是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演绎出来的故事。实际上的李师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历史对她的记载也不多,她的故事多见于野史。只知道李师师是北宋末年名满东京的名妓,她原姓王氏,幼年失去父亲,只得流落娼妓之流。幸亏她不仅貌美而且有才,善词曲,通音律,名满京城,而不至沦落。

金人攻破汴京,逮住宋徽宗,正寻不见李师师,被几个大臣送来了!

宋徽宗虽然是皇帝,但首先他是为艺术家,风流倜傥,在一次微服游玩中结识了李师师,从此成为红颜知己。作为皇帝不能总是偷偷摸摸吧。不久徽宗就把李师师纳入后宫,二人你有情,我有意,并且才貌双全,又有共同爱好,自然就恩爱有加。只可惜北宋当时的处境,不允许他们这种高雅人物,悠闲自得地吟诗作画、吹竹弹丝,更何况他们还是一国之主。北边金人的骚扰常年不断,终于有一天攻入汴京,俘虏了皇帝宋徽宗,李师师也不知所踪。

金人攻破汴京,逮住宋徽宗,正寻不见李师师,被几个大臣送来了!

有人猜测,李师师这样的绝世美人,就算她想要平静安定的普通生活,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样美女走到哪都会招来风波。再说,野蛮的金人也不会让她安逸的,即便想出家,也没有门路。后来南宋有人写了一篇《李师师外传》,指出了李师师的结局:为徽宗殉情了。

金人攻破汴京,逮住宋徽宗,正寻不见李师师,被几个大臣送来了!

该书中是这样说的:金人攻入汴京后,金兵主帅挞懒派人寻找李师师,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不想,北宋佞臣张邦昌(主张向金人割地求和)等人,暗中跟踪李师师,并且把她捉了送给了金军。李师师大骂道:“我虽出身卑贱,也受到了一国之君的恩宠,今天宁死不迎合你们这些蛮人。还有你们这些朝廷显贵(张邦昌等),朝廷哪里对不住你们,为了苟且偷生,就卖主求荣,不顾社稷!”说完拔下金簪,自刺咽喉,未遂,于是折断金簪,吞金而亡。

金人攻破汴京,逮住宋徽宗,正寻不见李师师,被几个大臣送来了!

以此来看,李师师不仅有前面的许多优点,还兼有侠女的慷慨刚烈,不愧是一代奇女子。当然,对此记载,后世各个时期都有人持反对态度,以为是杜撰。有位教授说《李师师外传》“一望而知为明人妄作”,彻底把这本书给否了。当然也有人赞同,任何事不可能只有一种观点。关于历史,小编以前的文中也说过,没有真相,它只是给后人留下一个道理。我们也没有必要苦苦寻找真相,其实,从许多故事中,能够隐约感觉到那个历史人物大致是个什么样的人足矣。

金人攻破汴京,逮住宋徽宗,正寻不见李师师,被几个大臣送来了!

金人攻破汴京,逮住宋徽宗,正寻不见李师师,被几个大臣送来了!

从李师师在《水浒传》中的表现来看,李师师还有一个特点:重情义,讲义气。因为“义”是水浒传主要宣扬的美德;《李师师外传》说明她又具有侠女的性格;还有几句诗:“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花蕊”,“看遍颍川花,不及师师好”,“解唱《阳关》别调声,前朝惟有李夫人”。这些都是赞美李师师的,几乎没有人说李师师的坏话。可见这她应该是位让人敬佩的人物。不知您有没有关于李师师的其他资料,不妨来探讨一下这位侠义美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