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族富貴12代,興盛400年,連慈禧都稱讚的中原第一儒商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是在河南省鞏義市康店鎮卻有一個家族富貴了12代,這就是河洛康家,又名康百萬莊園,與山西晉中喬家大院、河南安陽馬氏莊園並稱“中原三大官宅”,又被人譽為豫商精神家園。

這個家族富貴12代,興盛400年,連慈禧都稱讚的中原第一儒商

康百萬莊園是康氏家族第六代傳人康紹敬所建,也改變了整個家族的命運。不同於前人潛心經商,康紹敬讀書致仕,在地方水陸交通、鹽業和稅務等方面擔任要職,為家族日後的商業版圖打下了基礎。康紹敬在山東任職期間,讓家族成員把河南的糧、棉、油等物品運銷山東,又把山東的鹽及海產品運銷河南,一來一往獲利頗豐,奠定了家族興盛四百餘年的根基。

這個家族富貴12代,興盛400年,連慈禧都稱讚的中原第一儒商

到了第十二世康大勇這裡,放棄仕途專心經商,在乾隆初年對莊園進行擴建,利用宮廷內部消息,將康家經商範圍擴大到魯南廣大地區和江、淮沿河一帶。此後,康氏家族又取得長達十年與布匹有關的軍需品訂單,壟斷了陝西的布市,人稱“百萬富翁”。

這座莊園到底有多豪華、康家又有多富呢?康氏家族在這裡跨越了明、清和民國三個時期,鼎盛時期的莊園佔地240餘畝,裡面的人足不出戶便可滿足一切生活所需,其中一張床就用了十個能工巧匠,耗時近5年方完成,女眷們去廁所都要乘坐木車。鼎盛時期的康家土地擁有量達到了18萬畝,當時民間有言:“頭枕涇陽、西安,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盡是康家田。”

這個家族富貴12代,興盛400年,連慈禧都稱讚的中原第一儒商

但這座莊園真正名揚四海卻是在清朝末期,這就要說到慈禧太后攜光緒逃往西安這段歷史了。1902年,慈禧太后返京路過鞏義康店鎮,此時當家人康鴻猷向清政府捐資一百萬銀兩,以解清政府燃眉之急,慈禧太后說到:“沒成想,這山溝裡還有百萬之家”,並賜其“康百萬”的封號,也讓世人認識到了康家的財力,從此“康百萬”就成了康氏家族的的統稱。

這個家族富貴12代,興盛400年,連慈禧都稱讚的中原第一儒商

至於康氏家族為何能興盛400餘年?有人說緣於康氏家族與皇室結親,原來明末李自成誅殺福王,康家收留落難的李妃,李妃將女兒嫁給十一代傳人康惠,康家第十二代子孫皆出其門下,而康家第十二代傳人正是給康家帶來轉折的康紹敬。不過康家之所以長盛不衰,還在於其對子孫後代的教育和經商理念,莊園內掛有一塊《留餘》匾,上書“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表現了康家萬事留有餘地,為自己、為他人、為後世子孫謀福祉的精神。

這個家族富貴12代,興盛400年,連慈禧都稱讚的中原第一儒商

幾百年來,尤其在近代,康百萬莊園被大面積損壞,所幸的是進入21世紀以來,當地政府資巨資對莊園進行修復,遵從“修舊如舊”的原則,力圖展現康百萬莊園當年的原貌,如今的康百萬莊園已成為4A級景區,假期無事的朋友可以前去一覽這座豫商精神家園。關於康百萬莊園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