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族富贵12代,兴盛400年,连慈禧都称赞的中原第一儒商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在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却有一个家族富贵了12代,这就是河洛康家,又名康百万庄园,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又被人誉为豫商精神家园。

这个家族富贵12代,兴盛400年,连慈禧都称赞的中原第一儒商

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第六代传人康绍敬所建,也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不同于前人潜心经商,康绍敬读书致仕,在地方水陆交通、盐业和税务等方面担任要职,为家族日后的商业版图打下了基础。康绍敬在山东任职期间,让家族成员把河南的粮、棉、油等物品运销山东,又把山东的盐及海产品运销河南,一来一往获利颇丰,奠定了家族兴盛四百余年的根基。

这个家族富贵12代,兴盛400年,连慈禧都称赞的中原第一儒商

到了第十二世康大勇这里,放弃仕途专心经商,在乾隆初年对庄园进行扩建,利用宫廷内部消息,将康家经商范围扩大到鲁南广大地区和江、淮沿河一带。此后,康氏家族又取得长达十年与布匹有关的军需品订单,垄断了陕西的布市,人称“百万富翁”。

这座庄园到底有多豪华、康家又有多富呢?康氏家族在这里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鼎盛时期的庄园占地240余亩,里面的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其中一张床就用了十个能工巧匠,耗时近5年方完成,女眷们去厕所都要乘坐木车。鼎盛时期的康家土地拥有量达到了18万亩,当时民间有言:“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

这个家族富贵12代,兴盛400年,连慈禧都称赞的中原第一儒商

但这座庄园真正名扬四海却是在清朝末期,这就要说到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这段历史了。1902年,慈禧太后返京路过巩义康店镇,此时当家人康鸿猷向清政府捐资一百万银两,以解清政府燃眉之急,慈禧太后说到:“没成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并赐其“康百万”的封号,也让世人认识到了康家的财力,从此“康百万”就成了康氏家族的的统称。

这个家族富贵12代,兴盛400年,连慈禧都称赞的中原第一儒商

至于康氏家族为何能兴盛400余年?有人说缘于康氏家族与皇室结亲,原来明末李自成诛杀福王,康家收留落难的李妃,李妃将女儿嫁给十一代传人康惠,康家第十二代子孙皆出其门下,而康家第十二代传人正是给康家带来转折的康绍敬。不过康家之所以长盛不衰,还在于其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和经商理念,庄园内挂有一块《留余》匾,上书“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表现了康家万事留有余地,为自己、为他人、为后世子孙谋福祉的精神。

这个家族富贵12代,兴盛400年,连慈禧都称赞的中原第一儒商

几百年来,尤其在近代,康百万庄园被大面积损坏,所幸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当地政府资巨资对庄园进行修复,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力图展现康百万庄园当年的原貌,如今的康百万庄园已成为4A级景区,假期无事的朋友可以前去一览这座豫商精神家园。关于康百万庄园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