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民歌《茉莉花》第一次走出国门

《茉莉花》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首民歌,此歌曲在香港回归仪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上演出过 。她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民歌《茉莉花》第一次走出国门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民歌《茉莉花》第一次走出国门

作为中国传唱度最广的歌曲之一,《茉莉花》是什么时候走出国门,被世界所欣赏的呢?有点意外,《茉莉花》并不是在音乐的舞台上走出国门,而是在一次世博会上。

1902年,美国举办了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当时,美国政府派专使来中国宣传世博会并向清政府发出了参展邀请。慈禧太后召见了美国专使,并仔细询问了世博会的有关情况,并最终同意了参加此次世博会。由于1900年的庚子事变,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陷入僵局,慈禧太后也考虑到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修复,就打算以参加此次世博会为契机,与他们重新建立联系。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民歌《茉莉花》第一次走出国门

1902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

1902年年底,慈禧太后最终任命溥伦贝子为清政府世博会参展团的正监督,负责“一切赴会事宜”。同时还任命留学过美国又熟悉该国情况黄开甲为副监督。清政府为此特意调拨了75万白银两作为参展费用,在当时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应该算是一笔巨款。

以什么样的方式参加世博会,也难倒了慈禧太后后一众王公权臣们,大清王朝几乎没有工业和科技可言,实在是拿不出什么新东西。最后经过讨论,确定为以展现大清文化传统的方式参加世博会。溥伦以自己府邸的客厅和卧室样式在现场搭建了中国传统文化浓郁的“中国村”。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民歌《茉莉花》第一次走出国门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民歌《茉莉花》第一次走出国门

圣路易斯世博会上的“中国村”

清政府参加世博会的消息在当地华侨间激发了热议,人们纷纷前往会场,以一睹“中国村”的尊荣。而且清政府代表团受到了美国各界的热烈欢迎,当地报纸大量报道,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接见了溥伦。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民歌《茉莉花》第一次走出国门

溥伦在圣路易斯世博会上

世博会开展后,以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建造的“中国村”引起了轰动。里面牌楼、亭台、水池一应俱全,客厅及卧室摆放有精美的中国风桌椅、瓷器、床,还有绘画、刺绣等,极具奢华,完全征服了当地民众。被西方媒体誉为是“本届博览会上最漂亮的东方建筑典范”。

展览期间,“中国村”内还演出京剧,并演奏中国民歌《茉莉花》。这也是《茉莉花》 最早在西方国家奏响。《纽约时报》曾专门报道《茉莉花》,并称其为令人难忘的美妙音乐。中国传统的京剧和民歌带给了观众美的享受,让当地的普通民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茉莉花》几乎成为外国知晓度最高的一首中国民歌,并传唱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