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里的“石舫”设计,原来是这样讲究

颐和园里的“石舫”设计,原来是这样讲究

在谈到“石舫”前我们先了解一段历史------

清漪园(现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乾隆为母亲孝圣宪皇太后祝寿而建,1860年也受到局部毁坏。1875年光绪皇帝上台后,慈禧太后大权在握提出重修,到1888年用了13年的时间重新修缮好了清漪园,光绪皇帝重新起名“颐和园”。

颐和园里的“石舫”设计,原来是这样讲究

“舫”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独特的一种水上建筑,它的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与舟船极为相似,故称之为“舫”。舫式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中的景致,还可以供人们在舫内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

颐和园里的“石舫”设计,原来是这样讲究

“舫”的下部船体通常以石头筑砌,上部船体为木制结构,整座舫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头舱约占舫长的二分之一,歇山顶,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


颐和园里的“石舫”设计,原来是这样讲究

乾隆皇帝在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并不单单是因为对“舫”情有独钟,而是还别有一番用意,这在他的《御制石舫记》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

颐和园里的“石舫”设计,原来是这样讲究

为建石舫,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

雪棹烟蓬何碍冻?

春风秋月不惊澜,

载舟昔喻存深慎,

盘石因思奠永安。

颐和园里的“石舫”设计,原来是这样讲究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建“舫”的初衷,其实是想借用古训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告诫后人“水不能覆舟”,并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