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房子是婚姻的保障,還是婚姻的枷鎖?

《奇葩說》:房子是婚姻的保障,還是婚姻的枷鎖?

作為一個已婚人士,我個人對《奇葩說》“婚前想在男朋友房本兒上加名字,我錯了嗎?”期節目還挺感興趣的,讓我很想聊聊房子的話題。我個人覺得,房子對即將進入婚姻的女人們來說,其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房子。


1

先聊聊我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經歷吧。

在進入適婚年齡以後,對於相親市場上的硬件要素之一:房子,我們家雖只是工薪階層,但還好,不缺房子,所以我個人內心深處對於對方有沒有房子不是那麼介意,只要我覺得是值得的人,房子無所謂。

但因為我們家的房子不是我自己賺錢買的,而是父母辛苦賺下的,所以我很介意男生心安理得住我們家的房子。當時我的想法是,對方有房子當然很好,沒有房子,我們可以一起買房,就算暫時住到父母買的房子裡,也只能是救急、過渡。

另外,我很介意男生在房子的問題上是否誠實。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如果打著有房子的旗號先誑著女生談戀愛,一步步誘下去,到最後生米煮成熟飯又說沒有,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惡劣的行為,基本上就可以給這個男生定性了——人品有問題。開局就是騙局,結局會好到哪裡?

在相親的過程裡接觸過一些男生,人很聰明,總是拐彎抹角的打探你們家有幾套房子,這樣的男生雖然事業上很優秀,但我覺得心機太重,為人不夠忠厚,還是不敢繼續交往。


2

透過房子,能夠看到形形色色男人的心。

我自己有過最不好的經歷應該就是欺騙了吧,說已經準備好一大套婚房,說將來願意和公婆一起住就一起住,不喜歡就單獨住,但到最後卻發現原來所謂的婚房是姐姐給自己買的新房。被揭穿以後還到處哭訴說女孩子太在乎房子,逼著他們家買大房子結婚。

而經歷過的最感動也讓我敬佩的是誠意十足的付出。當時男生很坦誠說自己目前還沒有買房,但是已經準備好了錢。為了讓我離我媽媽家近一些,專門在我媽媽家附近找了房,籌好了錢。是我自己當時心緒難定,錯過了一個很好的男生。一直到現在為止,我都覺得他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男生,最值得擁有一份好婚姻的男生。

也有認識的姑娘,被騙說家裡條件很好,就準備買房呢,沒買是因為想等對象問題定了以後讓小兩口一起挑房子。一直在拖拖拖,結果女孩子被玩弄了一場後被分手,直到最後也沒見他們家房子的影兒。

而我見過男生因為房本兒加名字的事兒苦惱之極的。男生的房子是買好的,但是貸款買房,需要婚後還貸。男生對女孩子很愛很愛,上班送下班接,洗衣服做飯什麼都做,平日裡各種花銷管夠,就像供了一尊菩薩。但女生婚前提到房本加名的事兒的時候,男生猶豫再三沒辦法答應,最後還是拒絕了。對這件事我一直很不解:男生人很好,對女朋友也很真心,而且房子是需要婚後還貸的,那不就等於兩個人都要付出嗎?為什麼死活不能答應房本上加上女生的名字呢?


3

房子問題就像是婚姻中最大的江湖,除了那些肝膽相照坦誠相見的,其餘情況下潛藏著太多陷阱、套路、心機和防備。因為一套房子,往往能讓兩個預備經營“親密關係”的人心力交瘁累覺不愛。

從現實角度來說,女生要求在房本兒上加名字,我個人是認同的,並且我十分認同經濟學家薛兆豐教授的那番話。按照我的理解,房本加名,其實就是女生為未來的婚姻風險而需要男方提交的一份擔保,或者說是抵押。

婚姻中當然有那些自己就是豪門,不在乎對方是不是豪門的女生,即便是結婚生子對他們的生活質量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對於一大波普通女孩兒來說,婚姻是種高成本高風險的運作,特別是在生產以後。

眾所周知,女人婚後生育會面臨各種自我貶值的困境:職業生涯停滯、自我提升艱難、被家庭和孩子捆綁,流逝大部分時間和精力以及各種機會。這種困境下如果再遇到男人背叛婚姻,那麼女人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正是在這種對未來風險預知的考慮下,很多女性才要求在男性的房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這種行為可以理解為價值的置換。


4

站在女性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凡是明理的男人,面對一個靠譜兒的姑娘,就不應該拒絕甚至應該主動加上姑娘的名字,特別是那種貸款買房的,不加名字真是一點結婚的誠意都沒有了。

可是有房無貸的男人也有苦難言,他也要揹負一個婚姻的風險,那就是現在女性離婚成本很低,而且就目前趨勢來看,百分之八十的離婚由女性提出,這就更增加了男性的不安全感,他們很擔心一旦加上女方名字,女方騙婚,或不過幾年就離婚,半生身家就會在瞬間化為烏有,還會因為感情傷害憋出心病。

在房子和房本兒面前,婚姻似乎陷入了一個困局,雙方都想建立一個可供心靈安息的避風港,但雙方都懷著巨大的不安全感和戒備心。即便最後磕磕絆絆結婚了,日子也過得心存芥蒂,想同心同德是難的了。


5

當下一樁婚姻的締結,對普通家庭來說,房子幾乎擠壓了婚姻中大部分的空間。因為房子,很多人的精神、情感、經濟,都在婚姻中消耗殆盡,可以說,很多婚姻,無論締結和離散,都被房子綁架了。

其實從內心深處我很嚮往蔡康永老師和高曉松老師對待房子和婚姻的態度。那就是,用一種更開放的心態面對房子,它只是一處寄託你心靈和身體的居所,是一個載體,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和可塑性不應該被房子羈絆。

當然,我們大多數的婚姻,是刻板而閉塞的,對房子的開放性思維,要麼是人能跳脫出這種慣性思維的束縛,打破固有的遊戲規則,要麼是經濟能力越來越強。對於兩者都不能做到的人來說,蔡老師和高老師眼中的房子對於婚姻的意義,仍舊是理想中的國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