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財經匯

13日財經匯

一、國際市場及要聞

1、特朗普10日表示,美國將對土耳其鋼鋁徵收的關稅翻倍,鋁關稅調整為20%,鋼鐵關稅調整為50%。受此影響,美股全線走低,歐股大跌近2%;土耳其里拉一度暴跌17%,阿根廷比索、俄羅斯盧布也紛紛大跌。週五,道瓊斯跌0.77%,至25313.14點,周跌0.59%;標普500指數跌0.71%,至2833.28點,周跌0.24%;納斯達克跌0.67%,至7839.11點,周漲0.35%。

2、週五,歐洲三大股指悉數收跌。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97%,至7667.01點,周漲0.08%;德國DAX30指數跌1.99%,至12424.35點,周跌1.49%;法國CAC40指數跌1.59%,至5414.68點,周跌1.17%。

3、國際金融報:標準普爾500指數自2009年3月低點起漲以來,累計收益率已達322%。美銀美林表示,到8月22日,標準普爾500指數將突破史上最長牛市紀錄——3543天。雖然美股離刷新紀錄僅一步之遙,但恐高情緒卻有所加劇。

4、【高盛:比特幣永遠回不來了】今年前7個月比特幣的價格已出現幅度高達45%的下跌,並且可能會出現更大幅度的下跌。加密貨幣無法保持當前所擁有的價值。加密貨幣的下跌不會對金融資產的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二、管理之聲

1、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表示,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國內結構性改革一直不能如期推出,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的效率不斷下降。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仍有可能穩定在6.5-6.6%左右,下半年三、四季度的經濟增速可能分別在6.5%、6.3%上下。

2、黃奇帆: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提振股市信心:在“第12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論壇”上,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表示,在強制退市方面,有三種情況必須無條件強制退市。上市過程中造假的,採取零容忍措施,無條件退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欺瞞、犯錯性質達到刑事案件檔次,就要強制退市;企業本身連續若干年經濟指標達到退市標準,依法強制退市。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根基性制度,註冊制是方向,退市制度是前提,什麼時候退市制度到位了,註冊制就能順理成章地出臺。

3、新華社: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及規範發展工作座談會。推出十項舉措應對網貸風險,包括暢通出借人投訴維權渠道,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規範網貸機構退出行為等。

4、銀保監會: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落實無還本續貸:銀保監會發文,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同時,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擴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銀保監會透露,近期貸款投放明顯加快,據初步統計,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同比多增6237億元。

5、據中國證券報,專家預計,下半年信貸放量可期,基礎設施、中小微企業、高新科技製造業等是信貸發力重點。在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的背景下,當務之急是將市場流動性有效注入實體經濟,為此應多措並舉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可從調整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參數、支持銀行擴充資本等方式著手。

6、證券時報頭版刊文稱,想打監管擦邊球、想用編造“神話”達到控制股價目的的上市公司和相關人員可以休矣,監管緊盯損害中小股東合法權益的行為,重點查辦相關案件,靠炒作抬升股價的空間極小,做大做精主業才是上市公司的生存之本。

7、證監會:8月10日,核發3公司IPO批文。其中,上交所2家,中小板1家,籌資總額不超過42億元。

8、證監會曝大案件:“民間炒股冠軍”被重罰近18億:證監會10日表示,對高勇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並開出近18億罰單。高勇操縱16個證券賬戶,通過信託計劃等方式放大資金槓桿,集中資金優勢,操縱“精華製藥”股價非法獲利8.97億;在這出操縱股價大戲中,主演高勇號稱“民間炒股大賽冠軍”,小有名氣。

9、據券商中國瞭解,部分投資機構已經明確規定,不許買入日成交額不足某一數值的股票,這更將惡化部分股票的流動性。

三、產業、行業機會

1、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印發6萬億市場受關注

日前,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同時,工信部印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拉動相關領域產出達到15萬億元。

信息消費作為重要的新興消費領域,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據測算,2018年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2.3萬億,同比增長15%,是同期GDP增速的2.2倍,對拉動內需、促進就業、引領產業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中美貿易爭端超預期升級的背景下,內需型產業成為重要增長點,而信息消費更是潛力巨大,增長快速,相關公司有望受益。光環新網(300383)是國內IDC龍頭,雲計算業務快速推進。華勝天成(600410)目前已經擁有物聯網芯片、雲計算基礎軟硬件和雲管平臺、大數據實時分析等核心技術產品。還可關注鵬博士(600804)、長盈精密(300115)、國民技術(300077)等。

2、行業協會紛紛號召遏制天價片酬影視發展有望向好

據媒體報道,繼三大視頻網站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聯合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發佈《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後,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與橫店影視產業協會也相繼發佈倡議書,號召全行業一同遏制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共同規範行業秩序,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影視行業創作精品化。

業內表示,不合理高片酬推高影視劇製作成本,滋生行業亂象,影響了行業的正常良性發展。三份倡議書幾乎覆蓋了目前中國影視行業絕大多數的影視公司,可以說形成了一股持續的影響力,或改變整個行業片酬過高、唯明星論的現狀。隨著各項法律和規定的進一步完善,以及監管部門、稅務部門持續整頓影視劇行業,將使得有更強政治敏感性及內容製作能力的公司取得頭部地位。同時對於片酬和劇集價格的要求可能使得優質內容向平臺方進一步聚集。華策影視(300133)、光線傳媒(300251)等龍頭企業有望受益行業整合與重塑。

3、刷新紀錄 中國大幅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

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的研究獲得重大突破。該團隊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目前文獻報道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

點評:這一最新成果讓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產業化更近一步。有機太陽能電池是解決環境汙染、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其在質輕、柔軟、半透明、可大面積低成本印刷、環境友好等方面都遠遠優於傳統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具有重大產業前景的新一代綠色能源技術。上市公司中,蘇州恆久(002808)已開展具有重大應用前景的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器件的研究與產品試製。新宙邦(300037)2017年定增募集資金投向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系列產品等項目。東晶電子(002199)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製備方法上擁有專利。

4、開啟醫療新紀元 腫瘤“殺手”納米機器人問世

新華社8月9日報道,中國科學家像摺紙一樣,將DNA分子折成比頭髮絲的四千分之一還細的納米機器人。當遇到腫瘤它就會像 特洛伊木馬一樣釋放出“伏兵”,在腫瘤血管上形成栓塞,從而“餓死”腫瘤。這一技術在近期於深圳舉行第一屆“率 先杯”未來技術創新大賽上位列30個優勝項目之一。該大賽旨在提升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先進科技成果轉化。

點評:業內專家認為,新型納米機器人問世將會極大地促進智能微納機器人在複雜生物體系中的診斷治療,有望在多種現實場景中實現全新的“醫療夢”。上市公司中,和佳股份(300273)已積極佈局納米醫療產業。公司此前公告稱,擬以納米發電機技術為基礎進行高科技產品及應用的開發、生產。機器人(300024)和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成功研製了一臺納米微操作的機器人系統樣機,可在納米尺度上切割細胞染色體。

5、工信部推動企業上雲、行業應用及基礎設施將受益

工信部近日發佈《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行業企業上雲意識和積極性明顯提高,上雲比例和應用深度顯著提升,雲計算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廣泛普及。全國新增上雲企業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100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目前廣東、浙江、江蘇等多個省份已出臺了推動企業上雲計劃。經過近年來發展,雲基礎設施和行業應用逐步完善,雲計算產業正處於規模化發展初期。海外市場方面,亞馬遜、微軟等雲服務的快速發展,也給國內市場帶來示範效應。此次工信部發布企業上雲三年計劃,將給上游雲基礎設施、下游行業應用等領域,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用友網絡(600588)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雲服務業務收入同口徑增長140.9%,公司將於18日召開2018全球企業服務大會,並專場介紹新一代雲ERP-U8 cloud進展情況;浪潮信息(000977)是服務器行業龍頭,為雲計算提供基礎設施。

6、兩部委部署擴大升級信息消費、5G建設有望加快

工信部和發改委日前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

深入落實"寬帶中國"戰略,組織實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推進光纖寬帶和第四代移動通信(4G)網絡深度覆蓋,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推進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

中泰證券認為,通信網絡建設對生產效率的拉動和對社會運作的撬動最為直接明顯,在擴大升級內需、延續基建投入的宏觀背景下,是最具有實際和前瞻意義的領域。根據目前5G政策及產業進展,西南證券預計,明年國內有望迎來一定規模旳5G投資。其認為,5G建設,傳輸先行,可關注運營商在傳輸和承載方面的先行佈局。相關公司包括烽火通信(600498) 、中際旭創(300308) 、光迅科技(002281) 。

7、多家醫藥上市公司將於下半年推出新產品

醫藥零售行業的品牌盛會-一2018西普會(中國藥品零售產業信息發佈會)8月12日在海南博鰲開幕,上證報資訊採訪瞭解到,多家醫藥上市公司有望在下半年推出新產品。昆藥集團(600422) 將向零售市場推出三七、天麻的口服制劑;廣譽遠(600771)攜感冒清熱顆粒、甘露消渴膠囊等兩款新品參展,有望在今年9月、10月推向市場;東北製藥(000597)將繼續圍繞整腸生產品作相關升級,VC泡騰片等新劑型產品也有望在下半年或明年初推出;康美藥業(600518)將於8月13日正式發佈康美"智慧+"大健康平臺和App"藥葫蘆",公司將於下半年全面推廣"智慧+"大健康平臺。

8、國產針狀焦年內已漲價60%、下游市場持續火爆

7月國產針狀焦價格較年初上漲40%-60%;進口油系針狀焦價格上漲37%,低價貨源徹底絕跡於市場。2017年至今,針狀焦產品持續暴利,業內外人士紛紛踏足這片熱土。據機構預測,2018年中國針狀焦總供給量在46萬噸,國產針狀焦產量為27萬噸,其中60%將流向石墨電極市場,針狀焦高價的底氣離不開下游市場的支撐。

針狀焦在國內外都屬於稀缺產品。針狀焦佔了石墨電極總成本的70%以上,其中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原料更是完全由針狀焦組成。2018年中國電爐鋼產業迅速發展,全年產量有望突破1億噸,新上電弧爐近40座,電爐鋼產能的提升,為中國石墨電極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已官方宣佈進行產能置換新建電弧爐設計產能為5080萬噸,據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電爐鋼產量達到1.3億噸,2018-2020年全球將新增石墨電極需求35萬噸。負極材料方面,2017年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市場對針狀焦需求量達14萬噸。進入2018年,在新的補貼政策刺激的下,鋰電負極材料對高端原料針狀焦的需求亦不斷放大,預計針狀焦需求量增幅將達30%。按照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藍圖規劃,預計到2025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市場需求量有望達到38萬噸。下游市場持續火爆,針狀焦價格有望繼續攀升,相關公司將受益產品漲價帶動業績高增長。

寶泰隆(601011)已建成的5萬噸/年針狀焦項目於2017年10月25日產出符合國標的熟焦產品,正式進入生產階段。永東股份(002753)依託產煤大省山西,擁有針狀焦產能4萬噸。

9、丙烯高效催化劑研發成功、有望打破西方技術壟斷

天津大學能源化學工程團隊近日成功研發高效鉑基催化劑,不僅顯著提升丙烯生產效能,還有望徹底打破西方國家對丙烯工業的長期技術壟斷。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子刊物《科學進展》。

丙烯是一種化工原料,在工業生產中作用巨大,是製造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等“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對紡織、製藥、醫療、軍工等領域具有重要價值。傳統生產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全球主要經濟體對丙烯日益增長的需求,2017年我國丙烯淨進口量達到309萬噸,市場價格也呈現逐年攀升的態勢。目前,“丙烷脫氫法”是市場佔有率增長最快、最具前景的丙烯生產新技術,而鉑基催化劑是該法的關鍵所在。相關技術被美、德等少數國家長期壟斷,我國現有的12套“丙烷脫氫法”丙烯生產線均從國外高價引進,催化劑也完全依賴進口,中國丙烯工業形成了被西方發達國家“卡脖子”的被動局面。

從丙烯供求關係來看,2018年上半年,丙烯供需延續近年來持續增長的趨勢。其中丙烯產能繼續擴張,截至6月底,國內丙烯總產能增長至3526萬噸,總產量為1472.71萬噸。丙烯下游需求也同步擴張,需求量繼續增加。展望下半年,部分煤制烯烴裝置有投產計劃,而下游意向新增產能相對更多,丙烯缺口有望進一步擴大。而高效鉑基催化劑為工業實踐中大幅度提高丙烯生產效率創造了可能,對我國化工生產行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上市公司,可關注完全打通丙烯產業鏈、丙烯酸行業龍頭衛星石化(002648) 和擁有國內一流的LPG/丙烷綜合運營商東華能源(002221),公司丙烷資源綜合利用二期已在大榭開工,項目總投資65億元,項目將於2020年建成投產。

10、利好政策頻出、環保板塊有望再度起航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以此次三年行動為契機,不斷改進監督檢查方式,持續開展監督檢查,規範監測行為,嚴厲打擊弄虛作假行為,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監測質量。

另外,本週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帶隊赴天津、河北、山東等地調研,檢查指導2018-2019年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並看望慰問一線工作人員。

點評:當前,我國大氣汙染形勢嚴峻,汙染物的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能源資源消耗持續增加,大氣汙染防治壓力也隨之加大,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逐漸成為大氣汙染防治的主要手段。

相關上市公司有望持續從中受益,建議關注聚光科技(300203)、中電環保(300172)。

11、新能源車產銷高增長、下半年多款新車上市

中汽協日前公佈了7月份汽車產銷數據。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9萬輛和8.4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53.6%和47.7%。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銷為5.7萬輛、5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產銷2.2萬輛、2.3萬輛;新能源商用車產銷1.1萬輛、1萬輛。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同比去年分別增長85%和97.1%,行業高增長勢頭依然延續。

政策方面,財政部近日發佈新能源車享受車船稅優惠政策,明確免徵車船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商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商用車。純電動乘用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不屬於車船稅徵稅範圍,對其不徵車船稅。雖然從絕對數額來看免徵車船稅利好程度較為有限,但是從徵稅新規對油耗、排量的要求來看,汽車產業政策的大趨勢仍然是限制燃油車、推廣新能源車。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下半年國內市場將有多款新能源重磅車型上市,上汽榮威MARVEL X將於8月31日在成都車展上市,官方數據顯示該車最大續航里程達到500km;此外比亞迪唐EV12月上市銷售,北汽新能源EX3也將會在今年年內上市。隨著系列重磅新車上市,下半年新能源車行業有望維持高景氣度。

投資標的建議關注整車企業比亞迪(002594)、上汽集團(600104)。

12、信息消費行動計劃印發、通信設備前景看好

工信部、發改委近日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拉動相關領域產出達到15萬億元。具體措施上,行動計劃提出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電子產品智能化升級、組織實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推進光纖寬帶和4G網絡深度覆蓋,加快5G標準研究、積極發展工業電子商務,深化製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等措施。

點評:此次出臺的信息消費行動計劃在具體政策思路上同時從終端、網絡、應用場景等方面實現信息消費市場拓展和提質升級。目前來看,短板相對明顯的是基礎通信網絡硬件設施建設,此前提出的寬帶中國戰略,以及2020年98%行政村實現光纖通達和4G網絡覆蓋的目標都對通信網絡覆蓋能力提出較高要求,通信領域硬件設備生產商市場需求前景可看好。

相關上市公司可關注中天科技(600522)、亨通光電(600487)。

四、機構資金觀點

1、重慶商報: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本週共有31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上市,解禁數量共計40.66億股,解禁市值為294億元,環比有小幅增加。其中,秦港股份解禁的股份數量最多,將有逾10億股於8月16日上市流通。

2、海通證券荀玉根:A股反彈在路上,跌幅大、估值低、政策微調偏松的邏輯沒變,二次探底是正常現象,政策底領先市場底。第五輪歷史大底磨底還需時間,右側需等去槓桿高峰過去。二次探底後的第二波反彈,科技類成長股彈性更大,如5G、半導體等。

3、【72只個股股價三季度以來創出歷史新高】三季度以來,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等A股主要股指繼續弱勢震盪。8月起市場連續下跌4天,至本週二開始企穩,週二、週四兩日A股大漲,出現築底跡象。不過,在市場疲弱的情況下,仍有不少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據統計,有72只個股股價三季度以來創出歷史新高,其中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分別有13只和9只。

4、【A股在全球配置中比重將不斷上升】證監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境外資金通過互聯互通等渠道持續流入A股;2018年1-7月,境外資金累計淨流入A股市場1616億元。6月、7月兩個月,淨流入A股市場的境外資金498億元;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加快落實證券服務業開放政策,完善境外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制度規則,切實保護各類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5、富時羅素CEO:若9月納入A股 所佔權重或高於MSCI:8月10日,富時羅素公司CEO稱,若富時羅素決定下個月將A股納入其旗艦指數,屆時富時羅素指數給予A股的權重可能高於競爭對手MSCI。

五、盤面走勢

市場普遍認為,土耳其危機傳導歐美股市大跌會影響A股本週上半周的調整延續,週末除了土耳其危機之外,證監會再度批准3家企業上市的節奏短線也會對次新板塊構成利空。此外,消息面說部分投資機構明確規定不允許炒作日成交額不足某一數值的股票,近期市場一致有炒作低價股的傾向,這個消息對低價股炒作或許構成利空。總之,本週開始需要防止短線大漲之後市場調整的週期延長的風險,操作上繼續控制好倉位,可關注消息面的新興行業相關的5G、信息等相關板塊龍頭股表現。

以上觀點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