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自主學習能力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掌握的能力

傳統教學方法認為孩子在學習方面缺乏動力、判斷力和自制力,需要成年人決定“學什麼”、“怎麼學”。而新型教學方法則傾向於讓孩子掌握學習的自主權,養成孩子自己探索的習慣,讓孩子擺脫思維禁錮的模式、不成為學習的機器。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而自主學習能力也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掌握的一種能力,需要父母及早培養。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自主學習能力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掌握的能力

什麼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孩子內驅力的體現。它並不是指家長和老師可以放任孩子不管,而是孩子要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幫助下,來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通過實施學習計劃來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其中,家長和老師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力,不斷激發孩子,磨鍊孩子的意志力,最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如何配合老師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孩子自學能力的養成與父母的家庭教育態度有很大關係。如果父母對孩子過於保護,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孩子就難以養成獨立的性格。所以,家長們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習探索,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和認真思考的習慣,使他具備發展的基本素質。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自主學習能力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掌握的能力

一、設定合理的目標

首先家長要幫孩子明確學習任務和具體要求。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目標分解得越細緻、越具體,產生的內在動力就越大,效果就越好,效益就越高。要給孩子樹立目標意識,讓孩子明白通過自主學習後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要達目標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學習任務設置要有針對性。對於基礎好、自學能力強的孩子,自主學習輕鬆有效。但基礎差、自學能力弱的孩子無法堅持長時間自主學習。因此設置學習任務和目標時要針對自己家孩子的具體情況,基礎簡單的學習任務必須完成,並積極鼓勵他們朝更高的領域探索。

二、有充分的時間保障

任何一項任務的完成第一要素都是時間,沒有時間的保證就沒有效率的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任務就是追求高效的理念。家長在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時,一要保證學習的時間,二要保證孩子整理總結的時間。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儘量少干預,但在孩子學習結束後要及時督促孩子進行總結整理。充分的總結和回顧才能保證孩子徹底掌握所學知識。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自主學習能力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掌握的能力

三、方法指導要適當

通常,孩子的學習計劃本由他本人親自制定,交與父母參謀。當孩子能夠堅持按照計劃行事,並養成良好的習慣後,孩子就打開了自主學習的大門。

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不要一開始就幫助孩子解決難題。而是適當的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讓他學會審題、篩選題中的有用信息,並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輔導孩子利用多種方式去探究,利用工具書、在網上搜索、去圖書館查詢知識等,讓孩子體會到攻克難題後的喜悅。

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家長要悉心觀察,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發現中得到快樂、在研究中獲取知識、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

家長要鼓勵孩子好奇、好問,鼓勵孩子從多角度分析問題,逐步培養求異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