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气象呼应关系真的靠谱吗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句农谚,也是国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不断观察之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的经验。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气象呼应关系真的靠谱吗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说:”在头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的晚上,如果月亮呈现出不是明亮的,而是有浮云遮挡着的情景,那么到来年的正月十五这天必有大雪要下。”可见,这句农谚反映了节日和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

那么,“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这两个相距了一百五十天的节日天气之间,一下子将近半年的时间,为什么会有相互关联的关系呢?

原来,这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气象呼应关系真的靠谱吗

“云遮月”和“雪打灯”,在这句农谚里,表面上看来是“云”和“雪”的“呼应现象”,而实质上却是两次冷空气活动的呼应关系呢。

也就是说,上一年的中秋节——“八月十五”前后,如果有一场冷空气活动,从而造成了“云遮月”的现象;那么,到了来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前后,往往就会有冷空气入侵,从而形成“雪打灯”的现象。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气象呼应关系真的靠谱吗

其实,这个现象也不难解释,因为入侵在我国的冷空气,本身就存在着5个月左右的“韵律活动”的规律。所在,才应了“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农谚。

不过,中秋节和元宵节这两个传统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果真如此如此的准确吗?

其实,这两者未必每年都能很好的对应。出现偏差,或对应不准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气象呼应关系真的靠谱吗

对此,据专家介绍说,“云遮月”和“雪打灯”,都反映了冷空气的活动现象。而按通常的规律来说,冷空气有着三十天左右的“准周期”,而且,还是谁都不能保证就一定准时。

由此来年,每逢下雪的天气,还需要水汽、暖湿气流等天气情况的配合,才可以降下大雪。因此,“八月十五云遮月”的天气预兆,未必就能换来“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气象对应。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气象呼应关系真的靠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