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再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日本京都更像魂牽夢縈的長安了。”

——李碧華《荔枝債》

有這麼一句話:“唐朝在日本,長安在京都”,此話確實誇張但並非全無道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長安鼎盛時期如何繁榮昌盛,京都何嘗及得上當年長安的千分之一。但如今長安城早已煙消雲散,京都卻在現代化建設的同時,依然保護得相對完好,我們也能從京都管中窺豹的想象當年的長安城。說來這其中還有梁思成先生的功勞,當年他與林徽因聲嘶力竭未能保護住北京城,卻保住了京都不被美軍轟炸,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舊時的京都,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日本的首都,長年曆史積澱使得京都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如果日本只能去一次且只能到一個地方,那我一定選京都。

從東京站出發到京都站,新幹線上的兩個半小時,一直下著瓢潑大雨。離別的窗,總是爬滿淚痕。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出站後拖著沉重行李箱帶著小蝌蚪換乘公交車再遇到大雨,簡直心力交瘁。我們住在下鴨神社附近,到公車站後步行五分鐘即可到達住處。街區整潔寧靜,很像哆啦A夢和康夫住的地方,都是獨棟房屋,每一家都有庭院。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這一棟就是我們住的老宅子,房東提前告知了密碼,順利入內。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進屋放下行李後雨停了,出門找餐廳,幾個人在寧靜的街區走著,旁邊學校教學樓裡合唱團的孩子們正在唱著日本歌曲,稚嫩歌聲隱隱約約迴盪在安靜街巷中,感覺特別蒼涼。抬頭一看,雨後的幽藍天空中竟出現了一條小小的彩虹,幾個人都輕輕歡呼起來。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和式民宿

我的計劃就是要在京都住一家帶有日式庭院的和式住宅。在網上看到這棟老屋,立刻決定一定要住它。但仔細閱讀了主人的條款,上面用英文寫著“很抱歉,我們恕不接待帶孩子的家庭。”我不甘心,寫了封郵件過去,首先鋪墊了一下我和侄子感情如何如何之好,然後告知對方我對京都的一些瞭解,最後保證一定不讓孩子亂跑和發出噪音。很快收到了主人的回覆,同意我們入住。

這個住宅是一個擁有八十年曆史的日本古典房屋,屋內有很多古董手工藝品,很多裝飾也是手工做的,或許是這個原因不接待帶孩子的家庭吧。預定成功後,房東發來了中英文雙語各50頁圖文並茂的PDF入住說明,事無鉅細包括垃圾分類和電動馬桶墊上不同功能的按鍵都一一拍照圈紅標註。

一樓是生活區,二樓是臥室。因為怕損壞榻榻米,房東要求行李箱放在入門左側的行李房。

客廳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廚房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二樓臥室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庭院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一家人住一起很有意思,這是第一次。早上醒來下樓嫂子就做好了熱騰騰的早飯。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夜裡回家前去超市買一大堆零食,一起圍在餐桌前聊天、吃宵夜、分享照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然後我哥開始看新聞,嫂子洗衣熨衣,我和小蝌蚪做各種亂七八糟的事……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敷面膜的我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夜晚很充實溫馨的就度過了,睡前話嘮小蝌蚪還會來找我聊一會兒,給我做個按摩什麼的。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米其林餐廳

我是個好吃(四聲)的人,但從不追求高級餐廳,不認為價格昂貴的餐廳逼格就很高,不過也非常反對“越是街邊小髒店越好吃”的說法。我認為餐廳首先應該食材新鮮環境乾淨,再來談味道和服務。論美食,如果單純追求昂貴价格和高級服務是很滑稽的,但如果僅僅追求口味,坐在腳下有一堆前面客人擦過嘴的餐巾紙和被油膩桌布抹過的餐桌上吃飯,那美食何美之有?

所以我對米其林的看法是,並沒有任何吸引我的地方,體驗一下而已,選了一個米其林一星餐廳,因為看中了它的景觀環境。這個餐廳在粟田山荘,創建於1888年,連續五年獲得米其林一星。

(以下這張是網上看到的,找不到作者,借用一下,如有冒犯請告知。)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他們接受私人預定,郵件溝通了幾個來回,提前選好了餐食內容。按照約定時間達到時,路口已經站了位笑臉盈盈的老先生在等候我們了。他帶著我們穿過庭院來到屋前換鞋入內,幾個穿和服的服務員滿臉笑容的圍著我們,一個年紀稍長的帶我們入到包房內,我覺得氣氛很詭異。

大門非常簡樸。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小蝌蚪是這樣吃飯的。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這是他給我拍的照片,別具一格的對焦:)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大德寺

京都有很多出名的寺院,我最喜歡大德寺,不知為何它遠不算熱門。大德寺不收門票,但它實際上是一個寺院群,由大大小小各個院組成,有的院不讓參觀,能參觀的大部分需要分別付門票。

喜歡大德寺的原因有三。

之一源自一部極美的影片《尋訪千利休》,這部影片我在自己的公眾號文章裡推薦過。千利休是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茶道宗師,被奉位茶聖,這部影片講述了他的生平。千利休與大德寺淵源頗深,他因大德寺山門事件被豐臣秀吉責令以武士禮法切腹自盡,死後一處墓地也在大德寺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那篇推薦的文章,點擊藍色文字即可。浮生若茶,大美無言 。《尋訪千利休》

另一個原因是,京都大德寺珍藏著兩樣我國流失於日本的國寶級珍品。一是南宋畫家“日本畫道大恩人”牧溪所作《松猿圖》,據說是牧溪當年贈予來華學佛的日本僧人,後被足利幕府所有,再後珍藏於京都大德寺。第二樣珍品是我很想親眼一睹的茶盞“曜變天目”,這是天目釉裡最珍貴的品種,珍貴在於現在的工藝再做不出了,並且我國目前尚未發現完整的曜變天目(據傳民間有一兩隻,未知真假),只有日本有三隻,分別被收藏於東京靜嘉堂文庫、大阪藤田美術館和京都大德院。我看過一個學者研究的資料,講到日本幾隻曜變天目的來歷。說日本當年有四隻曜變天目,其中一隻在“本能寺之變“中隨織田信長在火中被燒燬。這個織田信長,就是曾經是提拔原因之一男主角千利休為茶頭的將軍,《尋訪千利休》中有他戲份,很帥。

當時為了看曜變天目我特意詢問了工作人員,她告訴我說這個茶盞不在大德寺,但我並沒有相信準備自己尋找。過了一會,她找到我,鞠躬道歉說弄錯了,的確有一隻曜變天目被收藏於大德寺,但不公開展覽,除非是某些特殊的日子。我逗她說:“那你覺得今天特殊嗎?”她笑了起來, 略帶歉意的搖了搖頭。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還有一個原因挺幼稚的,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偶像是孫悟空,第二個是一休哥。大德寺始曾一度被毀,《聰明的一休》中的那個一休和尚,於80歲高齡在大德寺擔任主持,將其重建。

我好像又跑偏了,但我覺得跑偏是非常有趣的。對我來說,旅行不應該只是站在景點前讓別人給你拍照留影,或是帶著男朋友到當地百貨搶打折化妝品而已。做什麼事情都要思考,旅行也一樣。大腦的容量是無限的,多裝一點東西體重並不會增加,當然是越多越好。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大德寺裡最推薦的是高桐院,它是千利休弟子“利休七哲”之一細川忠興所建,其中有庭院“楓之庭”,書院“意北軒”,茶室“松向軒”。據說意北軒是1607年由千利休宅邸移築於高桐院的。“楓之庭”顧名思義,種滿楓樹的庭院。我們去的時候正值盛夏一片蔥蘢,稍晚些的季節去,紅葉就全都瘋了,庭院樹紅色一片,地上也鋪滿紅色的楓葉。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找了網上一張圖,給大家看看這裡秋天是什麼樣。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另一處大仙院是江戶初期枯山水庭院的代表作,但如果對枯山水特別感興趣的朋友建議去龍安寺。我很想去看看,但因為另外三個對寺院景觀不是很感興趣,就放棄了。

●清水寺附近

(花見小路、八坂通、二年坂、三年坂)

這幾個地方總體來說離清水寺較近。花見小路要遠一些,實際上是在祗園,是日本最古老的花街。街道兩邊是各色茶屋、餐廳、紀念品店等,消費偏高。我更喜歡八坂通、二年坂和三年扳這塊區域,感覺很像我住過一段時間的麗江,狹窄的街巷,石板階梯路,兩側琳琅滿目的小商店。

這裡有個很上鏡的五重塔,叫法觀寺,統稱為“八坂塔”,站在八坂通和三年坂都能看到這座日本模仿唐朝建築的典型,相比之下清水寺上鏡反而普通了很多,我們沒有進去。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遇見一個畫畫的老先生,脾氣大了點,但畫是畫的真好。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這家餐廳,景觀和味道都不錯。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租賃和服

以上這幾個景點路邊都有租賃和服的商店,這些地方穿和服上鏡也相對好看。一些商店會有中文服務,沒有中文服務的也會有中文文字解說。

首先選擇價格套系,價高的選擇款式多。之後服務員會帶你進房間挑選和服款式,你需要選擇和服、中衣、腰封、裝飾帶、手提包的款式,然後進更衣室工作人員替你穿和服,再到髮型室做頭髮,髮型是另收費的。和服非常不適合披髮,一定要盤發露出後頸。最後穿上木屐,寄存自己的衣物,就可以出門了。整個流程至少需要一個小時,一般是下午六點前將和服還至商店。

作為藍色系星人,我選了藍色和服,配了粉紅色腰封和藍色裝飾帶,一個白色印花小包。嫂子選的那身我覺得很像粉紅色的hello kitty。現在的木屐都改良過,走路挺方便的,但總體來說還是比便裝難受,層層疊疊很熱,也邁不開腿,所以不建議大家穿一整天,我們只穿了三個小時。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顏值爆表的嫂子,以下幾張我覺得簡直可以收她費了。跟我出去旅遊,不但不操心行程,埋頭瞎玩就行,還可以給你免費出套寫真。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顏值將就的妹子。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某個小朋友在離我半米開外的地方摔了一跤,手蹭破了一塊皮,大哭一場。事發一小時後,他突然找到我說:“姑姑,我本來走的好好的,都怪你把我拉倒,手都摔破了。”我:“!!??”這碰瓷也太滯後了。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金閣寺

金閣寺又名鹿苑寺,這地方比起大德寺小很多,但名氣很旺,是必遊景點。《聰明的一休》裡時常為難小一休的足利義滿將軍就住在這裡。還記得嗎,就是那個金碧輝煌屋頂有個金雞的房子。

但在真實歷史中,一休出生時足利義滿將軍已經退位出家了,和一休交集並不多。這位將軍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位時對明朝很是恭順,被明朝冊封為“日本國王”,以藩屬國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伏見稻荷大社

這也是個極熱門的景點。稻荷神是日本神話中主管豐收的神,伏見稻荷大社是遍佈日本全國3萬餘座稻荷神社的總社本宮,也是京都市內最古老的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稻荷神的使者是狐狸,所以這裡你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狐狸石像和掛飾。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其中最著名的景點叫做“千本鳥居”,但凡去過京都的人,你都一定見過他們在一排硃紅牌坊前留影的照片。《藝妓回憶錄》裡有個小姑娘奔跑的片段就在這裡取景。但這裡遊人如梭,很難等到一個沒人的場景,清晨時人應該會少些。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另外,我覺得伏見稻荷的車站很有地方特色和年代感,上鏡非常不錯,可以在此留影。去伏見稻荷大社的路上,看到三個連在一起站點,名字真是美極了:滕森、墨染、深草。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我知道你們一直都認為我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女青年,真的不是。我經常會做一些接地氣的略猥瑣的事情,我手機裡有大量偷拍的路人帥哥美女照片,比心。在京都站附近的一家烤串店裡,坐在顏值頗高的廚師正面,偶然間四目相對,簡直沒心思吃飯了。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京都街景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大阪

從京都到大阪非常方便,直接到京都站買票即可。因為要搭乘一早八點的飛機,我們住在機場旁邊的酒店,有shuttle bus,預約好按時間上車即可。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離開前一天去了心齋橋購物中心,各種類型的商店鱗次櫛比目不暇接。比起東京和京都,這裡的消費接地氣很多。一進藥妝店就看見姑娘們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竄來竄去各種瘋狂。我整個人都呆滯了,幾分鐘後才回過神。連個清單都沒列,就憑大腦回憶我要幫誰帶什麼,自己需要什麼,真是菜鳥到了極點。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消耗類產品購滿5000日元可在店裡辦理免稅,記得帶護照。化妝品我不懂,推薦一個PITTA口罩。我當時看上面日文寫著過濾99%的花粉、長時間佩戴耳朵不會疼,作為花粉過敏者立刻入手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以過濾那麼多花粉,但我上鏡還是很酷炫的,買回來才發現是明星爆款。帶在臉上的確很輕柔,不會壓出痕跡,也不會耳朵疼。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分享一個次冰淇淋的小盆宇,這三張照片層層遞進的演繹了一個小盆宇次冰淇淋的心情。焦急的期盼、到手的愉悅和放肆的貪婪。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沒有任何睡姿可言的小蝌蚪。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最後,每次離開去機場時,無一例外的美景大爆發,我可能人品真的有點問題。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背景音樂:《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又到了背景音樂小課堂,感覺我會說很多。)

這首曲子是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為同名電影所作配樂。第一次聽到坂本龍一這個名字是在王菲的歌裡,開始知道這麼一個人,由於那時年少浮躁正沉浸在港臺流行音樂的世界裡,聽了他的作品並不喜歡。後來隨著年歲增長,某天聽到這首催人淚下的曲子,恍然大悟的發現作者正是坂本龍一。

這部電影中文譯名《戰場上的聖誕快樂》或《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根據英國作家勞倫斯的小說《種子與播種者》改編,講述了1942年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日軍戰俘集中營內發生的故事。由今年去世的David Bowie和坂本龍一主演。David bowie就不說了,英國搖滾殿堂級人物,我聽他的歌並不多,但非常熱愛《space oddity》,它後來被用於我喜歡的影片《白日夢想家》裡做插曲。男主跳上直升機飛往格陵蘭島,女主被他幻想出來揹著吉他在地面上唱起了這首歌,“Can you hear me, Major Tom?”

說到這部影片的導演,日本國寶級導演大島渚,我相信沒有聽過他名字的直男們也一定聽過他一部作品的名字,那就是驚世駭俗的《感官世界》。很不好意思的承認,這部影片我是看過的。年輕的北野武在《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中飾演了個軍官,從而走向了影壇,所以大島渚可以算是北野武的恩師。誰能想到當年那個一臉橫肉的軍官,最後會成為世界影壇赫赫有名的大導演北野武。不好意思我控制不住了,再發散幾句,北野武唱歌很有味道,他自己寫的《淺草小子》,感興趣可以搜一下MV,長得像黑社會大哥的北野武導演,穿著西服,一頭灰白頭髮,手握話筒,站在舞臺上唱起他的生平,歌詞簡單真摯卻感人淚下:“不要說我們已拋棄了夢想, 我們本是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的兩個人,也是沒有別的路可走的兩個人。”

另外再說一句,我人生中的第一個男神尊龍所拍電影《末代皇帝》,其中大部分配樂也是坂本龍一所作,獲得了奧斯卡、格萊美和金球獎的最佳配樂。但大家還是一致認為《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是坂本龍一的巔峰之作。

生活在別處~高冷文青攜呆萌侄子游日本(京都篇)

關於《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看到過一篇非常精彩的評論,分享給大家 (2009 07 01 By:Tomi 轉載請註明出處):

1942年,爪哇山中有一個日軍管理的俘虜收容收。所長世井與中士原在此管理英軍俘虜,原很信任英軍中校勞倫斯。這一天轉來了一個英國陸軍少校西拉,他的瀟灑風度和對抗日軍的堅決態度讓世井被打動得心神不定。聖誕節這天晚上,原在收容所司令部裡喝得酩酊大醉,並釋放了勞倫斯和西拉。第二天,世井命令全體俘虜列隊,他再也無法忍受對西拉愛恨交織的感情的折磨,為了掩飾這種心理他決定殺掉拒絕向日軍提供情報的俘虜長。為了消除世井心頭的殺意,西拉向世井走了過去,按住他的肩膀並親吻了他的雙頰。不久世井被調走,西拉也被處以死刑,臨別之時阿原這樣說道:“聖誕節快樂,勞倫斯先生。”

戰爭結束不久勞倫斯在獄中又見到了原上士,已經成為戰犯的原找到了勞倫斯兩人現在身份互換,不覺感慨萬千。當勞倫斯離去之前,原這樣說道:“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這大抵算得坂本龍一的傳世絕唱,也是一個人一輩子裡不可迴避的一首歌。散落的琴音裡,流淌著生命永遠無法選擇的宿命的悲劇感,對人性純粹的追求與矜持,對異樣情慾的糾纏與否認,對真理信念的盲目與迴避。

所有這些有時沉重得令人無以承受,有時又那樣虛弱無力,陷入對與錯永無止境的,沒有公平衡量的糾葛之中,心力交瘁。當面對死去的人們只留下或深或淺的記憶,再即將永別和生命的終結時只剩下淡淡的一句“聖誕快樂”。快樂這個詞,就是我們唇間剩下的,最簡樸最隱晦的一句告別。

每個人都曾傷痕累累,滿天飛舞起潔白的雪花,飄落這世間每個純淨與不純淨的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