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國慶假期已過去大半,國慶檔的票房大戰也已成定局,《無雙》憑藉著不錯的口碑終於實現了票房逆襲,成功把“姑媽”趕下了冠軍寶座。

回顧國慶檔這幾部影片,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是清一色的男人戲,有替身男主,有意淫男主,有胖男主,好不容易有位“姑媽”也是男扮女裝的。

今天終於上映了一部女人戲。

《找到你》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表達,《找到你》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電影。不只在這個國慶檔,它對於近兩年的華語片市場來說都是難得一見的。

影片塑造了兩位女性形象,她們境遇不同,因為一個孩子而展開了追尋與救贖。

姚晨飾演的李捷,是名副其實的職場精英,總是身著利落幹練的職業套裝,在工作中是氣場強大咄咄逼人的律師,在生活裡是與前夫爭奪女兒的撫養權的單身媽媽。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馬伊琍飾演的孫芳,則是與李捷全然不同的女性,她出生農村,遇人不淑,丈夫家暴,孩子患病,生活的困局一層層壓向了她。

她越是堅強,最終等待她的就越是絕望。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她倆一箇中產一個底層,用母親這一重身份淡化了兩人身上所有的外部標籤

,在孩子面前,她們都只是母親。

李捷拼命工作就是想要為獨自撫養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她信奉“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不能甘當男人的附屬品”。

這一點從她與朱敏的對比中就能表現出來。

李捷委託人的妻子朱敏因為沒有自己事業,就被等同於是沒有撫養孩子的能力。

女性應該要有自己的事業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可相夫教子難道就不是事業嗎?

把所有的關愛與熱情傾注於自己的家庭之中,其實並不比要早出晚歸在外打拼的工作狂們輕鬆。

母愛是一種本能,不是可以用家庭背景、教育水平、收入情況來衡量的能力。

電影的最後,李捷肯定了朱敏的價值,她的人物弧光也在這一刻完成,而讓她認識到這一切正是保姆孫芳。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孫芳受制於“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束縛,她像廣大農村婦女一樣,自我意識沒能覺醒,沒法為了自己離開丈夫。

但為了孩子,她卻可以。她為孩子帶來了生命,孩子也成了她生命中僅存的光。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出於母愛,她離開了丈夫,淪落夜場,只為了給孩子治病。就算是結識了新的男人,她也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也是出於母親的同理心,她最後還回了李捷的孩子。

孫芳是中國底層女性的縮影,對自己沒有太多的指望,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下一代。

她們長期處於失語緘默的狀態,自身無法意識到看似常態實際上卻完全不合理的境遇,不會主動尋求自我身份認同和平等地位,只有不斷的受到男性的壓制。

受到的壓制越多,反抗就越為激烈。

影片中,孫芳親手殺掉丈夫的那一刻,她的自我意識才真正開始覺醒。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不只是處在社會底層的孫芳受到男權社會的壓迫,追求獨立的李捷同樣免不了在工作酒局上被揩油,闊太朱敏更是被男人棄如敝履。

這些個鮮明的女性形象,構成了一組非常工整的對照,用一個具有現實色彩的故事,展現了中國各個階層女性的生存圖景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兩位女主角更是成為近年來為數不多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銀幕雙姝,使得片中的男性角色都統統淪為背景板,上一次給我這種感覺的還是《七月與安生》。

不過姚晨和馬伊琍的表演在我看來,並沒有大家吹的那麼神,從之前吞蛋的金爵獎和剛剛出爐的金馬獎提名中都能看出,她二人的表演並沒有獲得太多的認可。

其實這種強戲劇衝突的戲是給予演員很多發揮空間的,可我們看到姚晨幾乎只有眼睛瞪得像銅鈴,嘴巴微張、抽動,從頭到尾完全是同一套表演方法,這種水平在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上一抓一堆。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還別說,《找到你》強情節強衝突的劇情,還真的挺適合拿去給《我就是演員》表演的,說不定下一季就有這段了。

至於馬伊琍確實是突破了之前給人留下的都市麗人的形象,這回身上那股質樸的感覺還挺到位的。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不知是從哪裡學的秘術,她一張嘴唱搖籃曲所有小孩都會立刻入眠,強烈建議所有火車飛機上放她的這首歌。

有一幕孫芳推起嬰兒車往地上摔,滿臉寫著反社會人格,縱使剛承受喪子之痛,身為人母也不應該為了復仇把無辜的嬰兒往地上摔,這和角色前後的人物設定不符,顯得有點突兀。

當然這些也都是韓國原版《迷失:消失的女人》中的問題。

《找到你》和《迷失:消失的女人》是又一次的中韓“一本雙拍”,這種操作類似於《重返20歲》和《奇怪的她》。

可這次讓我真正失望的是本片的導演呂樂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很多朋友的可能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畢竟他導演的作品公映的確不多。

但無論是文革愛情片《美人草》,還是殘酷青春片《十三棵泡桐》,曾經都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更何況攝影出身的他,當年還憑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過戛納最佳技術大獎呢。室外朦朧的薄霧質感,室內主客觀鏡頭的切換調度放在今天看也毫不過時。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這樣一比,《找到你》的視聽語言就真的只能用平庸來二字形容了,和韓國版的差別也不大。

要知道韓國版那位導演李彥禧,就是個普普通通的韓國女導演,沒拍過幾部片子,也沒得過任何獎。

呂樂用著幾乎一樣的劇本,拍了部看不出太大差別的片子,確實很可惜。

《找到你》:姚晨和馬伊琍炸裂飈戲,我卻仍不過癮

《迷失:消失的女人》

當然,《找到你》和《迷失:消失的女人》還是有一點不同的。

那就是《找到你》的影片結尾強行讓姚晨唸了一大段本片的中心思想,就像中學語文老師告訴過我們命題作文最後一段一定要點題一樣。

最後這段直給的獨白,沒有給予觀眾任何可以思考的空間,我還以為現在只有郭敬明和落落會用這種大段獨白的方式收尾呢。

其實很多東西大家都看得出來,求求導演別再把觀眾當傻子了。

雖然影片爛尾了,但還是可以一看的,就像我前文說的,它的立意足夠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