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犯罪嫌疑人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有這樣五種情形,犯罪嫌疑人實施了危害行為後,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

行為人的危害行為雖屬於刑法規定禁止的行為,但情節顯著輕微,其社會危害尚未達到應當受刑罰處罰的程度,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犯罪情節輕微,應是指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侵犯了法益,該行為亦符合了犯罪構成,是刑法所禁止的行為,但因為侵犯法益的程度較輕,情節輕微,可能需要進一步判處刑罰,也可能不需要判處刑罰,需要由檢察機關或法院來決定。

哪些情形下犯罪嫌疑人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法律上對刑事犯罪的追訴有嚴格的時間限制,過了相應的時間就不能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按照刑法的規定,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超過上述法定追訴時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責任。如何理解?以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為例,如果刑法對該犯罪分子所犯罪行規定的刑罰,最高刑不超過5年有期徒刑的,在5年之內沒有追究刑事責任的,期滿後不再追究。

哪些情形下犯罪嫌疑人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這種特赦命令具有終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特赦不同於大赦,大赦的效力很大,它不僅免除刑罰的執行,而且使犯罪也歸於消滅,特赦只免除刑罰的執行,而不消滅罪,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仍會保留。

哪些情形下犯罪嫌疑人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

告訴才處理是指:只有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對犯罪人追究刑事責任時,人民法院才能受理,如果有權進行告訴的人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則不會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刑法》規定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只有四個罪名:侮辱、誹謗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佔罪。其中,如果侮辱、誹謗嚴重危害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暴力干涉婚姻致人死亡及虐待致人死亡,則不屬於告訴才處理的範圍,即被害人不向法院提出控告,法院也會主動受理。

哪些情形下犯罪嫌疑人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