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方法愛上晨練 不過,晨練後不宜睡「回籠覺」

每天一起床先鍛鍊,是一些人習以為常的事。不過,關於晨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快來了解一下吧!

》》早飯前晨練有損健康

每天一起床先鍛鍊,是一些人習以為常的事。不過,日本筑波大學科學家通過新研究發現,空腹運動的方式會影響人體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平衡,產生負面的鍛鍊效果。

筑波大學運動營養學教授德山薰平以日常進行中等強度運動的9名健康女性為對象進行試驗。受試者在參試首日22點測量代謝率,23點至次日早上6點就寢,然後於8點、12點和18點攝入三餐。一組受試者在6點30分以50%最大攝氧量的運動強度進行60分鐘跑步機鍛鍊,其餘人在座位上保持安靜狀態。結果顯示,早餐前運動組參試者與靜坐組人相比,全天能量代謝和耗氧量增大;能量處於負平衡狀態,正常代謝功能受阻。

人體機能處於最低谷、營養供給不足時運動,不僅難以保持當天的身體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平衡,更易導致運動意外發生。與其此時鍛鍊,不如靜坐不動。特別是想憑藉不吃早飯進行高強度運動達到瘦身目的的女性,很可能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結果適得其反。

》》晨練後不宜睡“回籠覺”

退休後,很多人開始晨練,結束後回家,家人還沒起床,不少老人也趁著疲勞勁,來個“回籠覺”。

晨練過程中,人體肌肉、關節、骨骼活動加速,為了讓各組織器官及時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心臟加速泵血,血液循環隨之變快。跑步等較為劇烈的運動,還促使腎上腺素和其他激素釋放,讓人情緒激越。老人如果運動後上床休息,會造成幾個後果。

臟器缺血。當老人從運動狀態轉為相對靜止狀態,靜脈血管失去律動,血液就滯留在下肢靜脈血管,迴心血量減少,易造成心、腦、肺等臟器缺血缺氧,對心肺功能恢復不利。

四肢痠痛。運動會產生大量代謝廢物,如乳酸,淤積於肌肉、韌帶、關節、皮膚等組織內,容易讓人四肢痠痛、精神恍惚。

影響睡眠。“回籠覺”讓一些老人生物鐘混亂,影響晚間睡眠,隨之白天更易睏乏,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老人已經養成睡“回籠覺”的習慣,不要馬上強行停止,應逐步擺脫。一是控制運動量,可根據心率判斷,以運動後心率加年齡,不超過170次為宜。二是慢慢停下來,鍛鍊結束後,老人不妨做些緩慢的徒手體操、散步,或根據個人愛好看報紙、聽音樂和廣播,起到穩定心情、減輕疲勞的效果。三是過一會兒吃早餐,飯後胃腸道血液供應增多,腦部缺血加重,會讓人疲倦、想睡覺。建議晨練完身體平靜下來後再進食。四是午後睡一覺,午睡能幫助老人緩解疲勞、恢復體力。

晨練後有頭暈、乏力等症狀,且通過上述方法不能緩解,建議去醫院排查疾病。

》》六個方法愛上晨練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總結的克服晨練障礙的方法,或許對這部分人有幫助。

告訴自己:只需10分鐘,就能爽起來。喜歡跑步的人能體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愉悅感,是因為運動增加了大腦中血清素的分泌量。英國一家網站調查發現,跑步者只需8分28秒就能體驗到興奮感,徒步的人花10分35秒,上團操課的人用時9分7秒,健身房舉鐵的人只需6分36秒。只要你找到並堅持適合自己的鍛鍊方法,跆拳道、短跑、快節奏舞蹈的效果都會很明顯。

詢問自己:想要度過怎樣的一天?工作中的壓力和糟糕的情緒能被晨練抵消掉,它是保證你一整天神清氣爽地應對工作和生活挑戰的天然解壓劑。每天早上在臥室裡跳10分鐘有氧健身操,就能讓你一整天保持良好心態。多年來,運動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與血液中的β-內啡肽含量的增加聯繫在一起,其被認為能提升情緒。

來點動力:鍛鍊對大腦很有益處。缺乏動力是最普遍的逃避鍛鍊的原因,避免這種現象的方法之一就是了解鍛鍊對大腦的實際生理影響。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教授鈴木博士認為,體育運動能對大腦產生即時、保護和持久性的影響,具體表現為情緒高昂、精力充足和記憶力、關注度提高。單次鍛鍊就能增加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分泌量,它們都能提高情緒,而注意力的改善效果至少會持續兩個小時。此外,定期鍛鍊還能預防老年痴呆症和抑鬱症。

設定遞增目標。這是你在通往更大目標路途中設定的小的、可實現的里程碑。它們不僅容易實現,還能讓你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不妨把長期和每週晨練的目標寫在日記裡,逐一實現它,並及時總結遇到的考驗或挑戰。

把藉口與理由分開。理由是無法控制的外部因素,例如必須去趕早班飛機。而藉口是可控制的內部因素,如“我太累了”“就這一次,下不為例”等,你只是沒把鍛鍊作為優先事項。

每天給自己一個晨練的理由。你需要深入挖掘,確定自己堅持晨練的原因。僅僅想減肥是不夠充足的理由,晨練的真正原因是情感上的,它將給你帶來即時、短期和長期的好處。對大多數人來說,提高體適能和提升幸福感是晨練的最佳動力。假如你下定決心明早6點起床鍛鍊,不妨設想自己擁有更多收穫的一天,這能讓晨練成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當你下次想賴床時,請記住這點:從鍛鍊中獲得愉悅感只需10分鐘,而更好的情緒能促進工作成效、改善人際關係和提升長期健康。

綜合自人民網-生命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