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公元627年,已经登基称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正式改年号“贞观”,唐朝进入了“贞观之治”时期。安居乐业的人们生活富足了,自然要在文化生活上创造点乐趣。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这一年,在陕西省宝鸡市郊的荒郊野地里,一村民无意中发现了几块奇怪的石头。荒野中石头遍地都是,并不稀罕,奇怪的是这些石墩好像是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其形似鼓。圆而见方,上狭下大,中间微突。直径约一米,数了数,整整十块,材质是花岗岩。村民试着清除掉石头身上的泥土却不由惊呆了,他惊奇地发现,石头上居然刻有文字,而且十个石墩无一例外!不过,石墩上的字虽然看起来是字,却没人看得懂!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这十个石鼓,每个上刻有的文字数量都不等。每个字约二寸见方,风格独特,既不像西周金文那么随意豪放,也不像秦小那么规范纤细,字体开朗、圆润,工整,可以说是稀世遗文。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石鼓在唐朝被发现时已风雨剥蚀。满目疮,一些文字已模棚不清。唐朝统治者也没能很好地保护石鼓,任凭石鼓风吹雨淋。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奔蜀,后唐肃宗平叛,坐镇风拥,风期成为唐王宫延所在地。肃宗要看石鼓,陈仓县令立即将十面鼓运到风期城南,后因战事又起。就将石鼓埋入地下。元和九年,风期府尹郑余庆将石鼓移到文庙保管。不料却少了面“作原”鼓。后来唐朝衰败,战火四起,剩余的这9个石鼓在随之而来的五代战乱中淹没散失了。

10个石鼓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为什么会少了一个呢?它们又是怎么诞生的呢?这还得从秦人的祖先说起。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洛阳),秦人因护驾有功,得封“岐以西之地”建立秦国,秦人的领袖也由大夫升为诸侯,其第一位君主秦襄公率领秦人与强大的戎狄进行了连续四年的战争,最后战死在今宝鸡地区。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他的儿子秦文公继任后,继续与我狄作战,公元前763年,他率领700勇士“东猎”,历时一年,把秦疆土推进到了泾渭之汇,而这里正是秦先祖非子为周王牧马之地,于是,“乃ト居之”。据史料记载,秦国君“初开汧殿”,即举行敬祖祭天大礼,周王也派使臣参祭。为了让后代都铭记这段历史,秦国把这些事情都编成咏歌刻在石头上,记述秦人祭祀活动,征旅渔猎等活动。那个年代还没有纸张,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在当时本是很自然的事情。到了后世,人们再看见这些石头上的文字时,就觉得和看天书一样,既神秘又惊奇。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北宋仁宗初年,时任风期知县的司马池。也就是司马光的父亲。主攻风期时,几个农民在荒郊野外发现了失落的9面石鼓。司马池拿出银两收购了这些石鼓,并将它们运送到风府学妥善安置。可惜的是,少了一个鼓。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一位名叫向传师的金石收藏家,有一次去乡下探亲。在一位农户的家里,看到了被做成捣米白子的石鼓一一“作原”。原本好好的石鼓被凿出了一个大洞,向传师哀鸣不已,以全部盘缠及帮工干活的代价,买了这面石鼓,运回风期府学。虽然“作原”石鼓已经伤痕累累,顶部还被凿成了白形,但十面石鼓终于聚齐了。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北宋大观年间,痴迷于书画的宋徽宗下诏将石鼓运往汴京(今河南开封)。他对石鼓十分喜欢,希望可以就近观看、研磨书法。石鼓运来后,先放太学,后又置保和大殿,并用黄金泥填入字内,以示宝贵。“靖康之变”时,二位皇帝和石鼓一起被金军押送到北方的金朝。金人爱金不爱宝,剜出文字上的黄金,把石鼓扔于荒野。元灭金后,忽必烈采纳了王樴的建议,在金朝枢密院原址上建起国子学。王樴四处寻找石鼓,终于在荒野发现遗弃的石鼓,就将其置于国子学,派专人看护。而后又根据太学祭酒虞集建议,将石鼓放在孔庙大成殿门内左右石壁下,下砌砖坛,庞设围栏,供学子观看,直至民国。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大批文物(包括石鼓)被迫大迁移,以远避战乱。1933年2月5日,文物先后分四批从北京经平汉、陇海转津浦铁路运到浦口,再换轮船到上海,分别存放在法国和英国租界。石鼓被安置在仁济医院库房的最下层。1934年,国民政府在南京修建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以图永久保存。1936年,石鼓等文物从上海迁到南京。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南京成为日本轰炸的主要目标。文物又要大转移。这次文物分三路运输,最后送到四川重庆附近。石鼓在北线的文物箱中。装石鼓的车在路上翻过几次,然而石鼓却安然无恙。就这样躲躲停停,直到1941年才到达目的地。

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石鼓随着这些文物又从重庆经水路运到南京。1947年底,西迁国宝历时14年安然无恙重返南京故宫博物院分院。

一村民无意中挖出一石鼓,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引发一曲折惊心历史

1950年,石鼓连同其他文物一起重回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如今放在故宫博物院宁寿馆展出,供游人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