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人心魄的盧克索

盧克索緊靠尼羅河邊,曾作為古埃及的都城達2000年之久,當時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僅城門就有100餘座,荷馬史詩中曾把這裡稱為“百門之都”。歷代法老在這裡興建了無數的神廟、宮殿和陵墓。歷經幾千年風雨洗禮,這些古埃及文明高度發展的見證遺存猶在,神韻猶在,魂魄猶在,歷久而彌堅。

盧克索的陵墓都在尼羅河西岸,而神廟都在東岸。古埃及人認為,生者在東,死者在西,大概是他們把生死與日出日落連在一起的緣故。跨過尼羅河上的橋,向西走不遠即進入撒哈拉沙漠。沙漠中有渾然天成的金字塔,而在山間的乾涸溪谷深處則是著名的帝王谷。在這由白沙和陽光形成的熱爐中,隱藏了60座法老的陵墓。這裡面大批的石雕像是為了轉生的依託,最有代表性的是拉美西斯六世墓和塞提一世墓,那些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壁畫和雕刻,顏色如初,宛若昨日。其裝飾的復活主題是:已被奉為太陽神的去世法老,夜間駕船在地下世界巡行,敵人和各種危險紛紛逃散,夜間巡行結束後,天堂女神努特開始分娩新一天的朝陽……

離帝王谷不遠,就是那馳名海內外的女王陵廟。它被推崇為古埃及最傑出的建築之一。哈採普蘇特女王是埃及三千年法老時代中惟一的一位女法老。她從父親手裡繼承王位,在位18年,統一了上下埃及,並努力開拓新商機,輸入象牙、藥材及香料等,最後死於爭奪王位的弟弟之手。這陵廟依戈壁而建,背後、左右兩側都是山,面對的則是一個極為開闊的谷地。廟借山勢,渾然一體,一副君臨天下的王者之氣,無論遠看還是近觀,都像天上的宮殿。

過尼羅河橋,回到東岸,便是建於公元前1870年的卡爾納克神廟。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撐的寺廟。大殿內的134根石柱,無論其高度還是圓周長都可稱之為世界之最。每根石柱都是用一整塊石頭製成,那些雕刻的花紋精美無比。當年希臘人佔領埃及來到這座大殿時,全都為之傾倒,懷疑自己是否來到了天堂。在神殿的牆上,全是雕刻古埃及諸神的故事,人物形象都十分高大。這座神廟是古代法老獻給太陽神的廟宇。古埃及的太陽神有兩個形象,一個是人的形象,戴著高高的帽子,由國王向他獻上寶物。另一個形象是羊。

在神廟前長達500米的神道兩側,排列著一排羊頭獅身雕像,體型很大,氣勢感人。古埃及人信仰太陽神,認為愈高的物品愈接近太陽,因此建立起高20~30米的方尖碑,上面記載著法老的事蹟。在卡爾納克神廟內就有兩座方尖碑。它們與擺放在巴黎協和廣場上和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前的方尖碑齊名,紀念哈採普蘇物女王與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由一塊石頭製成。在兩座粉色花崗岩石柱上,一側刻著百合花,一側刻著莎草花。這是傳統的上下埃及的標誌。神廟的南面是一片湖水,稱之為聖湖。在古代這聖湖是與尼羅河相通連的,聖湖前的柱臺上是一個吉祥物象徵的石雕甲蟲。這是當年法老獻給初升朝陽的禮物。

尼羅河從盧克索奔流而下,當年的法老和他的臣民們曾在河上航行。寂靜沙漠的回聲在陵墓和神殿上空訴說,而河流兩岸那翠綠的田野裡卻永恆地演奏著新的生命樂章。

女王神廟 Mortuary Temple of Hatshepsut,位於埃及底比斯衛城的最北端,是為埃及第一位女法老哈採普蘇特女王建造的。哈採普蘇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一世(Tuthmosis I)的女兒,她是除克莉奧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為法老的女性。她的父親是圖斯摩西斯一世,哈採普蘇特嫁給繼位的哥哥圖斯摩西斯二世為妻。其夫圖特摩斯二世死後,她作為太后輔佐年幼的圖特摩斯三世處理朝政。不久,哈採普蘇特展露野心奪取了王位,自立為法老王。她穿起法老王的纏腰布,並戴起假須,憑藉著驚人的意志力及侍臣的忠心建立起專屬的政權。她在位15年的功勳,全紀錄在這座神殿內,其中包括遠征龐特的壯舉。

哈採普蘇特逝世後,繼位的圖斯摩西斯三世迫不及待的奪回王位,並憤恨的毀去哈採普蘇特的雕像、浮雕及名字,徹底抹滅她所留下的痕跡,直到公元19世紀考古學家們才重新喚起世人對她的記憶。

原載:

《走向世界》

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或譯哈採普蘇特(意為最受尊敬的,公元前1479年—公元前1458年在位),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是圖特摩斯二世與圖特摩斯三世的共同執政者,但實際上是大權獨攬,並正式宣佈自己為法老。

她是法老圖特摩斯一世之女,圖特摩斯二世的異母妹與妻子,圖特摩斯三世的繼母,也是除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以外的女性法老。她是圖特摩斯二世與圖特摩斯三世的共同執政者,但實際上是大權獨攬,並正式宣佈自己為法老。在保留至今的雕刻上她都是以男性形象出現。她沒有發動戰爭,使埃及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霸權受到挑戰。她執政時曾與異國開展商旅貿易,並大規模建築神廟,包括在底比斯的戴爾—埃爾—巴赫裡御廟。在她死後,圖特摩斯三世想消滅她的影響,下令把許多雕刻上她的名字和形象全毀掉。

撼人心魄的卢克索
撼人心魄的卢克索
撼人心魄的卢克索撼人心魄的卢克索
撼人心魄的卢克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