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紀行(三):盧克索

盧克索,公元前1570年,底比斯人戰勝了另一個古埃及民族,並在此建都,取名“底比斯”城。由此,埃及的法老時代進入了更加鼎盛時期,領土更加遼闊:北部包括敘利亞,南部包括蘇丹,這個帝國維持了1500多年,盧克索到處都是古埃及的神廟和陵寢,堪稱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埃及博物館百分之九十的文物都是來自盧克索,所以史學家說:不到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

埃及紀行(三):盧克索

從紅海洪加達到盧克索行車六個小時 ,一路上無邊無際的沙漠,寸草不生,讓人覺得到了世界盡頭,像這樣的沙漠地帶佔埃及國土百分之九十六,想想都可怕!

埃及紀行(三):盧克索

靠近盧克索幾十公里,出現了一些村莊,雖然房子破爛不堪,但是田野裡已經綠意盎然!這都是尼羅河的功勞。古埃及人之所以在盧克索定都,就是因為尼羅河水從這裡流過。有了尼羅河的灌溉,古埃及人民才得以在沙漠裡生存;有了尼羅河的滋潤,古老的埃及文明才得以發展,從矇昧時代進入以農業為主的奴隸制時代,成為當時世界最強盛的國家。所以希臘歷史學家總結說:埃及文明,是尼羅河的饋贈!

埃及紀行(三):盧克索

尼羅河在盧克索穿城而過,把盧克索分為東西兩岸,在崇拜太陽神的古埃及人看來,生命同太陽一樣,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故尼羅河東岸是充滿活力的居民區,神廟,被稱為“生者之城”,西岸則是法老,貴族的陵寢,被稱為“往生之城”,隔河相望,生命就是這樣週而復始的循環。

埃及紀行(三):盧克索

到達的下午,我們參觀了盧克索的神廟,其中卡納克神廟是規模最為宏偉壯觀的一座。神廟大約始建於4000年前,進入神廟迎面而來的是高大的塔門,兩旁獅身羊面像排列開來,莊嚴肅穆的守護著,站在大廳的中央,四面都是森林般的石柱(目測一下,三個人都合不攏),給人一種神秘幽深,不知出路在何方的感覺(老溫找個地方上廁所,出來就跟大部隊失去了聯繫,匆匆忙忙沿路而返,早早的就坐到了汽車上)。

埃及紀行(三):盧克索

石柱和牆壁上都雕滿了浮雕彩繪,記載了古埃及人的信仰,希望和歷史,也詮釋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偉大!古埃及原來有幾十上百根方尖碑,都是從尼羅河上游阿斯旺採石場運來的,後來被侵略者掠奪,法國、土耳其都有,在意大利就有十三根,埃及本土僅存七根,這裡就有三根 ,其中一根是所有方尖碑裡面最高的,他們都是法老們送給太陽神的禮物!

埃及紀行(三):盧克索

令人驚歎的是,雖然是幾千年以前的城市,規模卻不小,道路還算寬敞,馬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導遊好心讓我們坐了一回馬車,看到老溫坐在車伕旁邊,生怕他不留神摔下去,一路都是戰戰兢兢。從神廟出來,導遊又請大家喝了一杯蔗汁,很甜!

埃及紀行(三):盧克索

盧克索之旅,讓我對埃及文明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