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下的斐迪南:中國89式坦克殲擊車,抗擊蘇俄鐵流的華北屏障

長城下的斐迪南:中國89式坦克殲擊車,抗擊蘇俄鐵流的華北屏障

89式坦克殲擊車來源於解放軍將西式的120毫米高壓滑膛炮的威力最大化,以阻擊冷戰末期蘇聯的裝甲洪流的計劃。由此早在立項之初就提出能夠在2000米距離內穿透所有蘇聯坦克前裝甲的高要求。

長城下的斐迪南:中國89式坦克殲擊車,抗擊蘇俄鐵流的華北屏障

在1979年該車的原型進行了測試,這些試驗一直持續到1980年10月。1981年初設計完成,我國的120毫米火炮由774所負責研製,搭配上321型履帶式底盤就製成了89式。

長城下的斐迪南:中國89式坦克殲擊車,抗擊蘇俄鐵流的華北屏障

車體的重型炮塔放在後部,發動機放在前部。有限的底盤載荷嚴重阻礙了裝甲保護,並且由於炮塔的重量,兩種功能必須有妥協。最終89型被認為是遠程狙擊手,裝甲被限制在最低限度,50毫米的前裝甲被認為難以抵禦打擊。

長城下的斐迪南:中國89式坦克殲擊車,抗擊蘇俄鐵流的華北屏障

動力方面,89型殲擊車底盤與83型150毫米自行式榴彈炮大致相同,被稱為321型履帶式底盤。兩者都具有相同的前置發動機和後部的大型轉塔環。動力單元是液體冷卻,12缸4衝程渦輪增壓柴油機,配有機械傳動裝置。該發動機功率為520馬力,最高速度為55 km / h。

長城下的斐迪南:中國89式坦克殲擊車,抗擊蘇俄鐵流的華北屏障

50倍徑長的120毫米滑膛炮由熱套管覆蓋,配有一個同軸炮塔7.62毫米機槍和一個位於車頂的防空12.7毫米重型機槍。主炮的最大射程為9000米,最佳射程約為2000米,由於使用半自動裝彈機,其最大射速為10發/分鐘,火炮降至-8°並升至+ 18度。殲擊車擁有簡化的坦克火控系統,配有激光測距儀和夜視瞄準具。

長城下的斐迪南:中國89式坦克殲擊車,抗擊蘇俄鐵流的華北屏障

89式通常被認為在生產停止之前製造了40到100輛,前後服役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曾列裝於第39集團軍,以及北京軍區,濟南軍區之下的軍分區反坦克分隊服役,其退休儀式於2015年11月3日舉行。

該武器提前退休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不穩定,相對較近的射程,高昂的維護成本和薄弱的裝甲。使用反坦克導彈而不是專用的反坦克炮平臺被我軍認為更有效率,反坦克導彈系統可以在各種車輛上運行,極大地提高了使用的靈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