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纏綿的愛情悲歌——《哈尼婭》

一曲纏綿的愛情悲歌

——《哈尼婭》

馬衛

一曲纏綿的愛情悲歌——《哈尼婭》


1905年,波蘭作家顯克維支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也從此,這個獎才走向世界,他是第一個成為世界性作家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長篇,比如《你往何處去》《十字軍東征》等,已成為文學史的經典之作。但我印象最深的,最難忘的,是他的中篇小說《哈尼婭》。

《哈尼婭》是顯克維奇早期的代表作,寫兩個年輕的中學畢業生同時愛上了孤女哈尼婭,但結果卻令人唏噓感嘆。

哈尼婭是亨利克家的老僕人米可拉的外孫女,米可拉死時把外孫女託付給亨利克照顧。賽林姆則是亨利克的同窗好友,賽林姆的父親是個韃靼人,有著東方血統,早已取得波蘭的公民權和貴族頭銜,兩個人的父輩有隔閡。

一曲纏綿的愛情悲歌——《哈尼婭》


剛一開始,亨利克和哈尼婭是一對兩小無猜的“兄妹”,賽林姆的一句話,便觸發了亨利克對哈尼婭的愛意。等到半年之後,亨利克和賽林姆通過了中學畢業考試和大學預科考試回到了家裡,哈尼婭已長成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大姑娘。哈尼婭的變化令亨利克感到驚喜,對她的愛情也更加熾烈。但亨利克是個性格內向自尊心強的人,他越是意識到自己對哈尼婭的愛情,就越是想把感情隱埋起來,他對哈尼婭的態度就越是生硬冷漠。

就在此時,賽林姆又來到亨利克家。他的活潑幽默,英俊瀟灑,談笑風生,令哈尼婭也萌生了對他的愛意,漸漸疏遠了亨利克。

一曲纏綿的愛情悲歌——《哈尼婭》


亨利克得知他們相愛之後,妒火中燒,決心拆散他們。他禁止賽林姆再到他家裡來,賽林姆卻有寫信的方式,保持與哈尼婭的聯絡。

亨利克根據父親的意見,要把哈尼婭送到國外他的母親處。雖然他於心不忍心中的美神離開,一想到也割斷了哈尼婭與賽林姆的聯繫,又感到欣慰。

就在哈尼婭臨出國的那個晚上,她和賽林姆私奔了。這樣的私奔對當時的波蘭貴族說來,是一種奇恥大辱。除了追趕之外,亨利克還立即向賽林姆發出了挑戰,決鬥結果落了個兩敗俱傷。亨利克經過多日搶救才挽回了性命。哈尼婭被賽林姆之父送回之後,因身染痘病而容顏盡毀。兩個年輕人雖然都願為她承擔責任,但愛情已悄然離去。

哈尼婭也不願他們為己所累,進了修道院,擺脫紅塵煩擾。

一曲纏綿的愛情悲歌——《哈尼婭》


《哈尼婭》打破了傳統愛情小說大團圓的結局,這對後世的創作有很大影響。愛情以悲劇告終,性格的原因是外在的,更深刻的原因,是社會等級制。哈尼婭雖然在祖父去世後,被同情,成為“小姐”,其內心同樣自卑,而亨利克雖然和她一起長大,但貴族的高昂,深深傷害了哈呢婭。因此她的悲劇,早深深種在心裡。

《哈尼亞》注重心理描寫,拓展了小說的空間。小說著重描寫了這三個年輕人的心路歷程。他們身上都有年輕人共有的缺點,但在作者筆下,他們是作為傳統美德的繼承者而受到讚美的。他們感情真摯,正直善良,富於愛國心和騎士精神,他們遵守傳統道德而又渴求新的思想觀念。作家在描寫貴族生活時,也沒有同時代其他作家的那種諷刺、甚至仇視,而是帶著一種溫馨的愛。幾個主要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哈尼亞》情景交融,美不勝收。顯克維支是寫景的高手,把小說寫得抒情,舒緩,就像小橋流水,或是慢步百花盛開的莊園。

一曲纏綿的愛情悲歌——《哈尼婭》


“大地已經從沉睡中甦醒了,珍珠般的露水有的掛在溼潮的樹葉上,有的浮在麥穗上閃光。樹籬上的鳥兒嘰嘰喳喳歡樂地歌唱,彷彿正在向這個美好的早晨問好。”這樣的句子,隨處可拾,讓人陶醉。

《哈尼婭》,一曲迴腸蕩氣的愛情長歌,至今讀來,仍讓人潸然淚下

馬衛,男,生於1964年。重慶作協會員。公開發表文學作品100多萬字。出版有散文集《瘋長的石頭》、長篇小說《李蔚如》(和楊礦合著)、小小說集《一隻從井裡跳出的青蛙》。主編有《重慶小小說年選(2015)》。

作品入選有60餘本集子,多次進入小小說年選和雜文年選。多篇散文和小小說入選中學教輔和高、中考試題。小小說《錯別字》獲冰心兒童圖書獎。小說、散文多次被《小說選刊》《讀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雜文選刊》《散文選刊》《藝林》《特別關注》等知名刊物轉載。現為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策劃編輯。

發稿:蘇白傳媒 、昆德拉傳媒、未來趨勢文化CEO、策劃總監 鄒劍川

選自蘇白傳媒、未來趨勢文化簽約擬出版讀書書稿《品味經典》

一曲纏綿的愛情悲歌——《哈尼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