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缠绵的爱情悲歌——《哈尼娅》

一曲缠绵的爱情悲歌

——《哈尼娅》

马卫

一曲缠绵的爱情悲歌——《哈尼娅》


1905年,波兰作家显克维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也从此,这个奖才走向世界,他是第一个成为世界性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长篇,比如《你往何处去》《十字军东征》等,已成为文学史的经典之作。但我印象最深的,最难忘的,是他的中篇小说《哈尼娅》。

《哈尼娅》是显克维奇早期的代表作,写两个年轻的中学毕业生同时爱上了孤女哈尼娅,但结果却令人唏嘘感叹。

哈尼娅是亨利克家的老仆人米可拉的外孙女,米可拉死时把外孙女托付给亨利克照顾。赛林姆则是亨利克的同窗好友,赛林姆的父亲是个鞑靼人,有着东方血统,早已取得波兰的公民权和贵族头衔,两个人的父辈有隔阂。

一曲缠绵的爱情悲歌——《哈尼娅》


刚一开始,亨利克和哈尼娅是一对两小无猜的“兄妹”,赛林姆的一句话,便触发了亨利克对哈尼娅的爱意。等到半年之后,亨利克和赛林姆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试和大学预科考试回到了家里,哈尼娅已长成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大姑娘。哈尼娅的变化令亨利克感到惊喜,对她的爱情也更加炽烈。但亨利克是个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人,他越是意识到自己对哈尼娅的爱情,就越是想把感情隐埋起来,他对哈尼娅的态度就越是生硬冷漠。

就在此时,赛林姆又来到亨利克家。他的活泼幽默,英俊潇洒,谈笑风生,令哈尼娅也萌生了对他的爱意,渐渐疏远了亨利克。

一曲缠绵的爱情悲歌——《哈尼娅》


亨利克得知他们相爱之后,妒火中烧,决心拆散他们。他禁止赛林姆再到他家里来,赛林姆却有写信的方式,保持与哈尼娅的联络。

亨利克根据父亲的意见,要把哈尼娅送到国外他的母亲处。虽然他于心不忍心中的美神离开,一想到也割断了哈尼娅与赛林姆的联系,又感到欣慰。

就在哈尼娅临出国的那个晚上,她和赛林姆私奔了。这样的私奔对当时的波兰贵族说来,是一种奇耻大辱。除了追赶之外,亨利克还立即向赛林姆发出了挑战,决斗结果落了个两败俱伤。亨利克经过多日抢救才挽回了性命。哈尼娅被赛林姆之父送回之后,因身染痘病而容颜尽毁。两个年轻人虽然都愿为她承担责任,但爱情已悄然离去。

哈尼娅也不愿他们为己所累,进了修道院,摆脱红尘烦扰。

一曲缠绵的爱情悲歌——《哈尼娅》


《哈尼娅》打破了传统爱情小说大团圆的结局,这对后世的创作有很大影响。爱情以悲剧告终,性格的原因是外在的,更深刻的原因,是社会等级制。哈尼娅虽然在祖父去世后,被同情,成为“小姐”,其内心同样自卑,而亨利克虽然和她一起长大,但贵族的高昂,深深伤害了哈呢娅。因此她的悲剧,早深深种在心里。

《哈尼亚》注重心理描写,拓展了小说的空间。小说着重描写了这三个年轻人的心路历程。他们身上都有年轻人共有的缺点,但在作者笔下,他们是作为传统美德的继承者而受到赞美的。他们感情真挚,正直善良,富于爱国心和骑士精神,他们遵守传统道德而又渴求新的思想观念。作家在描写贵族生活时,也没有同时代其他作家的那种讽刺、甚至仇视,而是带着一种温馨的爱。几个主要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哈尼亚》情景交融,美不胜收。显克维支是写景的高手,把小说写得抒情,舒缓,就像小桥流水,或是慢步百花盛开的庄园。

一曲缠绵的爱情悲歌——《哈尼娅》


“大地已经从沉睡中苏醒了,珍珠般的露水有的挂在湿潮的树叶上,有的浮在麦穗上闪光。树篱上的鸟儿叽叽喳喳欢乐地歌唱,仿佛正在向这个美好的早晨问好。”这样的句子,随处可拾,让人陶醉。

《哈尼娅》,一曲回肠荡气的爱情长歌,至今读来,仍让人潸然泪下

马卫,男,生于1964年。重庆作协会员。公开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出版有散文集《疯长的石头》、长篇小说《李蔚如》(和杨矿合著)、小小说集《一只从井里跳出的青蛙》。主编有《重庆小小说年选(2015)》。

作品入选有60余本集子,多次进入小小说年选和杂文年选。多篇散文和小小说入选中学教辅和高、中考试题。小小说《错别字》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小说、散文多次被《小说选刊》《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散文选刊》《艺林》《特别关注》等知名刊物转载。现为苏白传媒本部策划部策划编辑。

发稿:苏白传媒 、昆德拉传媒、未来趋势文化CEO、策划总监 邹剑川

选自苏白传媒、未来趋势文化签约拟出版读书书稿《品味经典》

一曲缠绵的爱情悲歌——《哈尼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