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起名:男女自有別,起名各有色,論男孩起名風俗(可收藏)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男女名字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首先,人們普遍重男輕女,起名上也是這樣。

古時候的禮書規定了男子命名的一套儀式,又規定了男子成年取字,婦女卻沒有這種殊榮,並且人們在給女子起名時很不在意、很不用心。因此,古籍中提到的名字男多女少,即使像因教子有方而廣為人知的孟子的母親,也只是母以子貴,被稱作孟母而已,《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抒……”,至於她叫什麼名字則未提及。

寶寶起名:男女自有別,起名各有色,論男孩起名風俗(可收藏)

其次,就使用來說,女名不出家門,只在自己的家中使用。在講究三綱五常的封建社會,女子在家裡要聽父母兄嫂的,出嫁要聽丈夫的,完全喪失了個人自由和獨立性,幾乎沒有人叫她他們的名字,大多數時候,他們使用的是誰的小姐(閨女)、誰的媳婦、誰的夫人、誰的母親等這種依附男人而產生的稱呼。就像現在有些地方的女人依然被自己的丈夫呼為“孩他娘”一樣。

就婦女的名字本身而言,也與男子有所區別。比如古人常以美德命名,然而,表現金社會普遍美德的字眼,比如仁、義、謙恭、誠信、勤儉、賢良、方正等等,都只用於男子,很少用於女性。女子要以美德命名,只能用表示“女德”的字眼,比如貞、淑、端、莊、嫻、婉、靜等等。

寶寶起名:男女自有別,起名各有色,論男孩起名風俗(可收藏)

就男人女人的身體結構而言,男子魁梧偉岸、雄壯有力,女子則婀娜柔媚、秀婉溫和。因此,無論哪個社會,男女名字的主要區別,總的說來是:

男名注重陽剛之氣,女名注重陰柔之美。具體說來,中國漢族男子的名字在內容上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表現男性強壯雄健的體魄。一般用“強、壯、健、力、高、偉、彪”等字。如李永強、高健、李力、黃雲高、劉偉、何彪等。

二、表現男子品德。一般以“仁、義、禮、智、信、德、誠、倫、孝、忠、良、勤、儉、廉、文、章、斌”等字人名,如黃植誠、周克勤、韓信、何守義、陳振信、朱有德、宋廉等。

三、表現男子的志向和抱負。一般用“宏、登、大、傑、博、邦、國、舉”等字入名。如胡耀邦、彭建國、杜文傑、蔣大為等。

四、表現男子的豪爽堅強性格和陽剛之氣。一般用“勇、猛、剛、堅、毅、韌、豪、雄、英、俊”等字人名。如方毅、薛剛、馬勝利、李直、朱為雄、李國豪等;表現男子繼承父業.

寶寶起名:男女自有別,起名各有色,論男孩起名風俗(可收藏)

五、傳宗接代,光宗耀祖的願望。一般用“祖、宗、先、昌、根、柱、世”等字入名。如李耀先、張宗目、郭繼先、沈繼祖等。

六、表現平安吉祥、富貴安康。一般用“福、祿、貴、壽、財、禧、康、年、安、祥、乎、吉、瑞”等宇人名。如:包三福、高富貴、李有財、安祥、馮永瑞、郭小平、張少康、毛延壽、蒲松齡等。

七、用地理名詞命名。以“江、山、湖、海”等字命名,如:黃滄海、瀋陽山、範長江等。以地理位置命名,如:黃振中等。以表示“大”之意的“宇”、“寰”命名,如:梁宇、陳振寰等。

八、用男性專用字命名。如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昆。表示男子身份的如陳伯達、彭福伸、黃秋生等。

寶寶起名:男女自有別,起名各有色,論男孩起名風俗(可收藏)

值得注意的是,和女子名字一樣,在男性名字中,也經常用動物、景物來作比喻或象徵,但與女子名字用來作比喻象徵的事物是截然不同的。拿動物來說,女子一般用美麗的鳥,而男子卻用勇猛的虎豹,如唐伯虎、西門豹等。拿景物來說,女子用柔和的風、花、雪、月,而男子則用雄壯的山、峰、海、禱。即使使用同一事物作比喻,著眼點也不同,如同樣用“風”起名,女子著眼於它的美麗,而男子則著眼於它的富貴不凡;同樣用“華”起名,女子多取其本意“開花”,男子則多取才華、風華和中華的意思。還有一些用做比喻、象徵的事物,對男子和女子都適合,但在用字上卻有所選擇。如表示珍貴多用“王(玉)字邊兒”的字,其中寶、瑜、道等字,男子用的較多;珍、珠、琪、環、琳等字,男女都用;而“瓊”字女性用得較多。

小貼士:嵌入四方(東、西、南、北),以表志氣遠大這也是常見的命名方法,如王東華、朱東潤、於冠西、萬振西、施光南、羅澤南、於光南、徐北文、李東光、吳冷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