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苗族是怎麼來的?四個字形容:英雄、悲壯!

眾所周知,我的愛好就是嘮嘮苗族的事。

後臺有讀者問我說“北京的苗族是怎麼來的?”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正宗的北京苗族,也就是1949年以前的北京,這塊黃河以北遠離苗疆的地方為什麼也有苗族定居的。

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他們的歷史就是:英雄、悲壯。

這背後是一場震天動地、動搖滿清帝國國本的一場戰爭——乾嘉苗民起義。

我手上有五六本關於這次起義的書籍,不過書太多我就不一一引用,我就說說下面這本。這本研究就很透徹了,裡面就說了北京苗族是怎麼來的。

北京苗族是怎麼來的?四個字形容:英雄、悲壯!

就是這本書了,盛天寧:《清代中衰之戰——乾嘉苗民起義大揭密》

雖然我不想引用大段文字,不過為了說清楚,大家還是細心看一下吧。

第十四章“坪壠陷落與眾英雄赴難”的最後一部分是這麼寫的:

(嘉慶元年),此後,為了抓獲“據守坪壠”,妄稱“吳王”的吳廷義,數萬清軍在坪壠一帶開展了嚴密的搜捕,並飭令各降苗縛獻。在這關鍵的時刻,吳八月的侄兒吳廷梁投降了。十二月十一、二日間,他委託吳老季、吳老上、石八總等一干先降的首領,環跪於清軍營門前為其求情,以貸一死,並許諾如若投降,“即可將吳廷義縛獻。”清軍勒限出投的吳廷梁兩日內要將吳廷義擒獻。喪盡天良的吳廷梁,遂與十五日帶領一批降苗、清軍混入老虎洞,將受傷的毫無戒備的吳廷義縛送清營。此後,又將石柳鄧的次子石老二、石老喬之妻隴乜三、石老二之妻吳喬女、石老觀之子石隴保等捉獻清軍。二十三日,吳廷梁帶領數十名降苗從後山披棘鑽入龍牙、半衝,欺騙隱蔽在此的石三保的大兒子石滿宜等人說,自己是帶領人馬來幫助他們東山再起的。石滿宜等尚不知內情,乃召集附近一帶的義軍和首領,“殺白牛跳舞犒來使”。到晚上,大家都累了、醉了、睡了。吳廷梁引導埋伏在外的清軍潛入寨裡,將石三保的妻子吳老妹、長子石滿宜、次子石老有、幼女五妹及眾義軍,全行捆拿。吳隴登也將隱蔽在外的石三保的幼子石老五捉獻。

嘉慶二年正月二日,清軍派乾清門侍衛副都統阿哈保、頭等侍衛多隆武、三等侍衛諾穆齊、參將張受榮等將官,率一干文武員弁和大批清軍,將吳廷義及石柳鄧的四個兒子石老喬、石老二、石老觀、石老九等五人以及大批義軍首領的家屬,押往北京。正月八日,降苗吳老貴、吳廷梁等,再次帶領清軍前往半衝一帶,將隱藏在山洞中的吳廷玉、吳廷英兄弟倆抓獲。對待這大批被抓獲的義軍首領及其家屬,清軍除就地殺害外,沒有殺害但又不宜留駐當地的,相當一部分被押往北京隔離起來。這部分被當做戰俘和人質羈押起來的苗民,繁衍至今便形成了北京香山的苗村。

至此,乾嘉起義主要領袖石柳鄧(戰死)、石三保、吳八月(被害於乾州)等人以及他們的妻兒子女全部被降苗捉住獻給清軍。

該死的降苗,為了一頂五六品的烏紗帽,竟然做出這種背信棄義、斷子絕孫的事!

將來寫苗族史,真該分類專門列一類“降苗傳”。

這本書不過也有沒有說清楚的,我在這裡補充一下。

乾嘉起義的主要領袖石柳鄧是松桃人、石三保是花垣人、吳天半是鳳凰人、吳八月是吉首人,通過這幅清代的手繪“苗疆全圖”簡字版就能看到全湘西苗疆的分佈形式了。

北京苗族是怎麼來的?四個字形容:英雄、悲壯!

當時所指的苗疆包括鳳凰廳(鳳凰縣)、乾州廳(吉首市)、永綏廳(花垣縣)、辰溪縣、麻陽縣(麻陽苗族自治縣)、瀘溪縣、古丈縣、保靖縣、秀山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州(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松桃廳(松桃苗族自治縣)、銅仁府(銅仁市)。

當時起義波及的範圍也就是全苗疆。

從乾隆六十年起義爆發,到嘉慶元年起義主要戰爭結束,大戰前後歷時一年零八個月,起義的餘波一直到嘉慶十年才結束。

據盛天寧的研究,“清軍的總兵力已達十四、五萬人”,牽扯到清朝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廣西七省供應兵力。

據盛天寧統計,“在約兩年的主要戰爭階段中,湖南省耗費銀兩七百五十萬兩,貴州省耗費銀兩五百萬兩,四川省耗費銀兩四百餘萬兩,總計已達一千六百五十萬兩左右,已接近乾隆‘十全武功’總耗費一億二千萬兩的五分之一。”清朝的戰爭耗費巨大,國庫虛空。

起義失敗後,就像書上說的,一部分苗族就被押往北京了,在那裡做戰俘,被監視在香山腳下。

當時他們住的地方叫“小營”,沒錯,就是一個營,一個軍事單位,被軍事監控著的。

而周圍監視他們的滿漢士兵居住區叫做“大營”。

後來逐步放松管制以後,這批苗民被迫在清軍中養馬服役。也就是馬伕。

當然,辛亥一聲槍響(據考證打響辛亥第一槍的也是一個苗族士兵,真不知是否是歷史的巧合),滿清解體,對他們的控制也就不復存在,也成為了普通百姓。

如今北京苗族主要居住在香山腳下門頭村,有郎、楊、薩、龍、伊、阿、白、張等姓氏的100多名苗族。


前往北京的苗族都是戰鬥到最後一刻的英雄!

除了被當成戰俘押解往北京的,在戰爭後期即將失敗的情況下,許多人死戰到底,也有許多人決不投降,不得已離開故土,逃亡他鄉。

據龍秀章的調查瞭解,逃亡他鄉的苗族最後定居的地方有貴州的天柱、雷山、丹寨、三都、榕江、荔波、紫雲、望謨等縣,廣西的環江、河池、南丹、都安、天峨、鳳山、東蘭、田林、西林等縣,雲南富寧縣乃至越南北部地區!

雖然在當地他們都是人口很少很少的民族。但是他們依然沒有忘記故土。

就像北京的苗族,他們都是苗族裡寧死不降的錚錚鐵骨,真正的英雄。

記得,2014年,北京苗族還排出代表團到湘西苗疆那些曾經的戰場覽古憑弔,回到那些古老的苗寨去尋根溯源。

北京苗族是怎麼來的?四個字形容:英雄、悲壯!
北京苗族是怎麼來的?四個字形容:英雄、悲壯!

隨著他們的外遷,將湘西苗族文化的種子遷往他鄉開枝散葉,在苦難的歷史中,將苗族的足跡踏遍神州乃至海外,致敬!

如果有一天,苗族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有意識有計劃的遷徙到條件更好的地區去繁衍民族,傳播文化,那天也許就是苗族文化復興強盛的時候吧。

如果還有誰不瞭解這段歷史,請把這篇文章甩給他。

如果你還有什麼想法,請在下方留言!

北京苗族是怎麼來的?四個字形容:英雄、悲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