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黃埔系「八大金剛」頭把交椅,靠實力打出來,張治中排最後

指這個政府的組成人員、他所代表的群體的綜合素質,以及政府的民主執政理念。筆者認為,從這三個維度來看,國民黨至今還沒有被超越。也正是因為如此,國民政府蔣公是中國曆代“亡國之君”中結局、從客觀的維度來定性,其實南京國民政府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精英政府,何謂精英政府?主要是下場最好的一個,這需要十分的厲害,才能做得到!也可以說,紅太陽一生沒有被任何敵人打敗過,但他最終並沒有完全打倒介公(介公比毛公長六歲)。三民主義精神至今猶在!


蔣介石黃埔系“八大金剛”頭把交椅,靠實力打出來,張治中排最後


國民黨部從來不乏能征慣戰之人,蔣公手下就有著名的“八大金剛”:何應欽、錢大鈞、顧祝同、劉峙、陳繼承、陳誠、蔣鼎文、張治中。

中國工農紅軍有“朱毛”之稱,國民黨黃埔軍校有“蔣何”之稱。在當時,何應欽一度與蔣介石齊名。應欽生於貴州興義縣,1906年貴州開辦陸軍小學,規定每縣保送一人,何應欽16歲時以興義縣第一名的成績保養陸軍小學,陸小畢業後又保武昌陸軍中學,1909年赴日本東京振武學校留學。


蔣介石黃埔系“八大金剛”頭把交椅,靠實力打出來,張治中排最後


一路上成績十分優異,學霸級別。到了日本振武學校後,與一個影響他人生深遠的人成了同學,此人名叫蔣志清,也就是後來的蔣介石。“志清”、“介石”,“中正”都有一種硬朗、清疏、涓介、堅毅的風格,也還基本符合蔣介石先生的為人處事風格。

當年,蔣在振武學習炮科,何選學的步科,在學校幾乎沒有交集。直到辛亥革命爆發,兩人才返國,都在滬軍都督陳其美手下幹活。蔣是滬軍第五團團長,何任都督府作訓一等科員,在此期間兩人也並無深交。兩人的真正相知相遇是在黃埔軍校。


蔣介石黃埔系“八大金剛”頭把交椅,靠實力打出來,張治中排最後


蔣介石人生最有頭腦最有遠見而且卓有成效的事情,第一件當屬組建黃埔軍校。要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其實他對此的洞悉比潤之先生還要早噢,軍人出身的蔣中正,早就認定,要成大事,必須有屬於自己的軍隊,牢牢把握住軍隊,就會成為當時中國說話最有分量的人。而且,這支軍隊必須區別於舊軍閥,他們必須有新思想新信仰。這一點他也做到了,將“三民主義”滲透到黃埔精神中來,而且對於軍事教官的選擇非常嚴格。如此以來,總共二十餘期的黃埔歷史,為蔣公為國民黨打造了中堅軍事指揮力量。如果,國民黨不敗退,可以想象後來的黃埔也許成為中國的西點。

何應欽不煙不酒不嫖,軍人風紀很好,以軍校為家,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深得蔣介石的認可,蔣在這些風紀方面客觀來說也是自律得非常好的一個人。於是,蔣將許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何應欽處理,何見蔣對自己如此信任,愈加努力工作,帶領下屬劉峙、顧祝同等教官越幹越出色。後來這一派系的人,都成為國民黨中的中流砥柱,高層官員,也是最得蔣介石信任的人。


蔣介石黃埔系“八大金剛”頭把交椅,靠實力打出來,張治中排最後


1925年1月,陳炯明兵逼廣州,大元帥府成立東征聯軍,分路迎擊叛軍,何應欽率黃埔教導團沿廣九鐵路開進,擔任攻擊淡水城之主力,這是黃埔每次首次實戰。初生牛牛犢不怕虎,第一團打得堅決、勇猛,拂曉攻擊,正午全殲守軍一個旅,繳槍千支。何應欽首戰告捷,聲名大振。

是年3月12日,何應欽部再次與陳烔明林虎之主力相遇,軍史上稱之為“棉湖之役”,此役是決定黃埔生死一役,要麼是黃埔死要麼是陳烔明消失。當時陳炯明部兵力十倍於何應欽部,雙方不顧一切將一切戰鬥資源投入戰場。何應欽親率衛士隊機槍排衝入敵軍陣地,雙方犬牙交錯,險象環生,一直堅持到下午5時,黃埔錢大鈞的第二團攻入敵軍司令部,直入夜幕,敵軍不支撤退。

蔣事後雲:“棉湖一役,以教導團千餘之眾,抵禦萬餘精幹之敵,其危實甚。萬一慘敗, 不惟總理手創之黨軍盡殲,革命策源地亦不可復保。此戰適當總理逝世之翌日,蓋在天靈有以默相其成也。”蔣將3月12日作為紀念他與何應欽同生死、共患難的紀念日。從此,何在國軍中的地位無可撼動。


蔣介石黃埔系“八大金剛”頭把交椅,靠實力打出來,張治中排最後


1927年8月,孫傳芳部反攻南京,當時南京只有警備師及第二十一師守衛,頂不住孫軍攻勢,三天下來潰兵麒麟門。何應欽深知此役若敗,不但江、浙、閩、贛、皖重歸孫傳芳,北伐大業很難再有歷史機遇,各方實力軍閥也將不再賣“黃埔系”的賬。於是,他再次親率300特務營親臨前線,一舉奪回東陽鎮,穩定了潰敗局面。此時,也幸好得到了白崇禧的支持,率瀘杭一帶軍隊反擊孫部,前後夾擊挫敗孫傳芳。此役軍史上稱之為“龍潭戰役”。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何應欽任總參謀長,幫助蔣介石運籌方略,一舉打敗桂系;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後,蔣介石投入所有家底北上與與馮玉祥、閻錫山決戰。


蔣介石黃埔系“八大金剛”頭把交椅,靠實力打出來,張治中排最後


何應欽在武漢坐鎮後方,指揮一堆雜牌軍對付傾巢出動驍勇善戰的桂軍。桂軍攻佔長沙,直逼武漢,形勢緊張。何以夏鬥寅部死守岳陽,將火車全數開往武漢,又命潰敗的何鍵部退入湘西而不退向武漢,形成對桂軍側翼的威脅不敢長驅直入武漢。最後以蔣光鼐、蔡廷鍇兩師,跟蹤追擊桂軍後尾,以湘軍李蘊珩部支援蔣、蔡,共同夾擊桂軍戰略重地衡陽。雙方勢力反覆爭奪交錯,最終,桂系兵敗,丟失衡陽,元氣大傷。這些,全憑何應欽運籌帷幄,沒有讓北伐的蔣介石分一點心,還派出三個師到津浦線支援蔣軍主力作戰。

軍閥混戰,強者為王。在很多何應欽式的“幹才”的輔助下,蔣完成了北伐大業,統一的當時四分五裂的國家,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何應欽當之無愧坐上軍界頭把交椅——南京國民政府國防部長。

(敬請各位看官關注我的頭條號,深情祝福各位好人一生平安,良心歷史作品真情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