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上期回顾:从汉高祖刘邦建国以来,汉朝对地方藩国的控制就一直执行着“拆藩”而不“削藩”的政策,力争实现藩国谋反问题的软着陆。但孝景帝支持晁错改用更为强有力的“削藩”手段,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

结合上期文章,点击可查看


本期话题

对西汉朝廷来说,七国反叛虽然规模巨大,但是这些藩国同中央直辖的人力、物力相比较,仍是相差悬殊,因此中央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平定了叛乱。

可问题是,一直在晁错的影响和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孝景帝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老师呢?究竟是谁逼他这么做的?


谁杀死了晁错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削藩一旦开始,吴国一定会发兵反叛。对这一点,晁错有清醒的认识。

但是当叛乱真的爆发,不是吴国一国,而是七国诸侯同时起兵,这可能大大超出了孝景帝和晁错的预料

所以当袁盎告诉孝景帝“吴国的反叛不足忧虑,很快就会平定”的时候,孝景帝当即表示了质疑:

“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散财以招天下豪杰。如今白头举事,如果没有万全的准备,他能下决心动手?”

叛乱的规模超出预期,这同晁错执行削藩政策的失误有直接的联系。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当初向孝景帝上《削藩策》的时候,晁错分析得明明白白,削藩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吴国,它一定会武力阻挠朝廷的削藩大计。

既然如此,在削藩一开始就应该把其他的诸侯国先搁置起来,力争孤立地解决吴国问题。

但事实上晁错并没有这样做。

前元二年(公元155年)先削掉了赵国的河间郡,胶西国的六个县。前元三年(公元154年)又削掉了楚国的东海郡。

抡起拳头砸了一圈儿,这才动手去削吴国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这样四面树敌的行为等于把受罚的藩王们统统推向了刘濞一边,这才有了吴国领衔七国,发动叛乱的恶果。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客观地看待这场发生在帝国东方的叛乱,即便七个藩国联合起来对抗中央,以汉朝直辖的领土、人力、财力与之相较,仍然占有明显的优势。

朝廷出兵之后,短短三个月就基本平定了叛乱,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叛乱发生的正当时,对孝景帝和晁错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吴楚七国,而是另有其人!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在《汉书·晁错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饶有深意的事情:

当吴楚七国发动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师,晁错与孝文帝紧急商量出军应对。晁错提出,请孝景帝御驾亲征

,自己坐镇关中保障后援。

晁错提出这个建议,表面上看是模仿高皇帝刘邦和相国萧何的故事:

当年汉朝分封的异姓诸侯国发生叛乱的时候,总是高皇帝刘邦东出函谷,摧锋陷阵;相国萧何坐镇关中,足兵足食。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但我却觉得,晁错的这个建议其实是在掩饰一个尴尬而危险的事实:那就是晁错和汉朝的功臣武将之间矛盾太深了。

在叛乱开始的时候他们大多数表现出消极怠工的态度,晁错手里无人可派,这才不得已奏请孝景帝御驾亲征!

文景时代,功臣武将与文官智囊的矛盾由来已久。

在孝文帝刚即位的时候,朝中辅政的重臣都是高祖时代从龙起兵的军功勋贵,为首的就是周勃、陈平、灌婴三巨头。

鉴于他们此前曾经发动政变,诛灭诸吕和后少帝刘弘,孝文帝对这个功臣集团保持着高度的戒心(《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旧文《周勃灭诸吕,奉旨讨逆还是犯上作乱》)。

在智囊贾谊的建议下,孝文帝出台了“列侯之国”政策,将军功起家的列侯功臣们陆续遣返封国,引入文官,逐渐取代军人政治家的地位。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正是在这个人事换血的过程中,爆发了第一次功臣武将和文官智囊的激烈冲突

标志性的事件是孝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周勃、灌婴等人为了阻止贾谊登上公卿之位,连手逼宫。孝文帝被迫将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旧文《

从长安到长沙,贾谊的贬谪是谁一手造成的》)。

虽然贾谊遭到了贬谪,但在孝文帝的持续打压之下,功臣武将的势力急剧萎缩,到了孝景帝登基的时候,他们已经无法在朝中对皇权构成挑战了。

所以司马迁说:

孝文施大徳,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

——《史记·孝景本纪》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自太子时代就在文官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孝景帝刘启坚定地继承了父亲孝文帝刘恒的文治更化思想,重用文官智囊,抑制功臣武将

有了皇帝的绝对权威做后盾,以晁错为代表的新一代文官智囊影响力急剧膨胀,而这也直接加剧了他和功臣武将的权力斗争。

司马迁在回溯这段历史时说: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晁)错。

——《史记·晁错列传》


当孝景帝登基之初,晁错只是区区一个内史,却总能获得单独面圣、密议国政的机会。

孝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遇之隆,冠于九卿。

这让丞相申屠嘉大为不满——申屠嘉自高祖时代就投身军旅,从材官厥张(即武卒)做起,一步步走到宰相的位置,是一个典型的功臣武将。

皇帝总向晁错问计军国,这等于间接架空了宰相。正是这种情况下,爆发了文景时期功臣武将同文官智囊的第二次激烈冲突。

当时宰相申屠嘉接到报告,晁错为了从内史府中出入方便,新开了两道门,把临近的太上皇庙的壖垣给凿穿了。

申屠嘉准备抓住这条小辫子,劾奏晁错大不敬之罪,要置他于死地。

晁错得到消息,抢在申屠嘉上奏的前一天晚上面圣陈情。

等到申屠嘉跟孝景帝报告“晁错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擅自把太上皇庙的庙垣凿穿了,其罪当诛”的时候,孝景帝却不以为然: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丞相的奏报不确切吧?晁错凿的并非庙垣,只是壖中垣罢了。”

羞愧交加的申屠嘉被迫向皇帝谢罪,并在不久之后抑郁而终。

申屠嘉和晁错的这次交锋,胜负之势同孝文帝时代周勃与贾谊就“列侯之国”事件发生的冲突来了个180°的大转变。

当初孝文帝不得不屈从周勃等人的压力放逐贾谊,但现在孝景帝却可以无视申屠嘉的怒火,力挺晁错。

这说明到了此时,在皇权的支持下,文官智囊已经对功臣武将取得了压倒性的政治优势。

在申屠嘉死后,晁错随即被任命为御史大夫。这已经是拜相的前兆了——晁错之前的三任御史大夫张苍、申屠嘉和陶青都先后登上了相位。

如果晁错也能成功地登上相位,那就意味着自孝文帝时代开启的文治更化进程获得了最终的成功,军人政治的时代落下大幕。

但就在这收官之前的一刻,功臣武将却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实施绝地反击,成功地杀死了晁错,这个胜负逆转的机会就是——削藩。

对晁错的削藩主张,大多数功臣武将都持反对的态度。因为这违背了高祖皇帝和开国功臣共同订立的“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约定:

其一,非刘姓宗亲不得封王,非有军功者不得封侯;

其二,国以永存,施及苗裔。

刘姓藩王的封土是经过高皇帝首肯的合法利益所得,就像功臣武将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列侯爵位一样。

在功臣们看起来,晁错削藩是在夺人家的祖产,增加自己的资本。

一旦让晁错削藩成功,文官智囊必将因为这一政治资本而在朝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到那时功臣武将会遭到更加严重的压迫。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有鉴于此,功臣武将们对晁错削藩几乎保持着一致的反对意见,其中态度最激烈的是袁盎和窦婴

袁盎和晁错因此闹到势同水火,连同堂说话都不能够。晁错坐下了,袁盎就要走;袁盎来了,晁错就拂袖而去。

至于窦婴,当孝景帝命令羣臣集体讨论晁错提出的《削藩策》的时候,其他公卿、宗室、列侯都因为顾忌皇帝的支持态度而沉默抗议,窦婴却挺身而出,面折廷争,并因此跟晁错翻脸。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当削藩在孝景帝的支持下有序进行的时候,晁错取得了政治主导权,袁盎和窦婴罢官闲居,功臣武将被迫边缘化。

现在削藩削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吴楚七国同时反叛,要靠枪杆子来摆平的时候,晁错就不灵了,孝景帝必须请功臣武将们出山救急。

可窦婴应召面圣,死活就不同意出任大将军,坚称身体有病,难以胜任。

孝景帝都急了,跟他嚷嚷:

“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你别忘了,咱们可是一家人!你就眼睁睁瞧着我在火上烤吗?!”

“行吧。不过有个人陛下得先见一见。”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窦婴在出征之前领着袁盎进了皇宫,跟孝景帝进言:欲弥兵祸,先诛晁错!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窦婴和袁盎两位功臣武将先后做过吴王刘濞的丞相,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诛晁错,清君侧”只是刘濞造反的借口。

事实上刘濞在反叛的檄文里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

三十余年矣,凡为此!”

——《史记·吴王濞列传》


晁错削藩就是前一年才开始的事儿,可他刘濞已经处心积虑地准备三十年了,三十年前天下有谁听说过晁错呢?

但窦婴和袁盎仍然坚持要孝景帝杀了晁错,这实际上就是拿吴楚七国的反叛跟皇帝叫价:

杀了晁错,放弃文官智囊,重新重用功臣武将,平叛的事儿我们帮你搞定!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这是一个真正的生死关头,孝景帝必须要慎重地权衡利害了。

如果他还选择继续重用晁错,那就必然失去功臣武将的支持。他将被迫像晁错建议的那样御驾亲征。

到了那时,前方有锐不可挡的吴楚叛军,后方有心怀叵测的功臣武将,腹背受敌,从前发生在诸吕和后少帝刘弘身上的悲剧很可能就要降临到他的头上了。

我想,这时的孝景帝或许会想起父亲孝文帝刘恒临终前交代给他的遗言: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史记·绛侯世家》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可周亚夫就是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啊!晁错不死,这个功臣二代会临危受命吗?

到了这个地步,不放弃晁错,就只能与他同死!那样以来,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文治更化的未竟事业,就全都完了。

面对着袁盎的要求,孝景帝思虑再三,终于说出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顾诚如何,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史记·吴王濞列传》


“顾诚如何”,说明孝景帝对袁盎描述的“杀了晁错,吴楚自会罢兵“的前景并不相信。

但他仍然接受了杀掉晁错的建议,因为他不是要“谢诸侯”,而是要“谢天下”。

孝景帝赔罪的的对象,表面上是七位反叛于东方的藩王,实际上却是朝中作壁上观的功臣武将。

就在孝景帝流露出妥协的意思后,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张欧联名上奏敦促孝景帝,要求像当年周勃灭诸吕那样,将晁错一族斩尽杀绝:

(晁错)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巿。


——《汉书·晁错传》


陶青是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的儿子;张欧是开国功臣、安丘侯张说的儿子。

至于“中尉嘉”,虽然《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没有记载他的姓氏,但他担任的中尉一职正是接替了新被提拔为太尉的周亚夫的职务,而且将晁错骗到东市,执行腰斩的正是此人。可以推断,他应该也是功臣武将集团的一份子。


“七国之乱”的最大悬案——谁是杀死晁错的幕后真凶?

正是在功臣武将的合力逼迫下,孝景帝终于将晁错的人头摆上了出征的祭台。


--End--

欢迎走进小书房1538

一个有趣有料的小房间

同文学来一场充满温情与敬意的邂逅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