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削藩带来的事故,却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皇子分封——人多粮少

要说这七国之乱的起因,那还得从汉景诸子分封说起。汉朝有分封诸皇子的传统,到了汉景帝时,同样也要对诸皇子进行分封。

可是问题来了: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除了一位太子不需要分封外,其他的十三个皇子都需要分封,可是分封领地又不够。面对这种“狼多肉少”的局面,景帝对分封一事也着实头疼。无奈之下,他想方设法地完成分封的惯例,这时他把主意打到了无嗣诸侯王身上,他收回了这些诸侯王的领地,解决了六个皇子的分封,但仍然剩下七位皇子待分封。

可是,按照以往的分封方法,每个诸侯王平均得到三个郡的分封,七位诸侯王就意味着中央必须最少拿出二十一个郡才能解决他们的分封问题。


七国之乱:削藩带来的事故,却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可是汉景帝手上两手空空,除了要给儿子们分封,他也要留点老本,养着为他卖命的朝臣和嫔妃。

景帝面临着两难的局面:不分封,内乱;要分封,没地。这个史上最难的皇帝该怎么办呢?他只好想办法呀,想呀想呀,他就真的想到了一个办法。先帝不是册封的有诸侯王么?那就从他们身上下手呗。

于是,景帝就想到了削藩。当然一开始他并没有信心,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藩国实力强大,景帝没有底气。不过没底气他又能怎么办,还不得硬着头皮干,谁让他生了这么多要分封的皇子呢?

强行削藩的死路

要削藩,那等同于让那些诸侯吐出骨头,这种事情,文帝都不敢做,更何况景帝?

此时,景帝有三种选择,但是这三种选择并不是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有上中下策之分。

上策是:效仿文帝,继续沿袭他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治理模式。这样做能有效地避免地方与中央产生矛盾、对抗。倘若景帝照着这个政策继续走,便可以在不内讧的情况下使自己儿子成功地参与分地。

中策是:等。所谓等,就是等待时机。等前封诸侯王在优胜劣汰的规则下自己出局,或者等他们内部被骄奢淫乱毁坏的差不多的时候再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他们。

这样一来,景帝能慢慢地收回无嗣诸侯王的领地,他既可以逐步解决封地不足的问题,还能消除地方隐患。再不然,他可以把“削藩”之策暂停一下进度,等到诸侯国内部腐烂不堪时,“顺天理、从民意”,趁机整治他们。这也是一条很稳的道路。


七国之乱:削藩带来的事故,却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然而景帝却偏偏挑了一条死路,听晁错的提议强行削藩,尽快从根本之处解决问题。

削藩存在巨大的政治风险,它违背先帝的政策,易招致反对,“口让多怨”,对政权合法性的根源产生威胁。

此外,削藩犹如虎口夺食,必然会遭到地方强烈反对,容易导致内乱,破坏国家安全。 景帝有这么多好的选择,可是他却都完美地避开了,只选择了最差的下策。

削藩能成的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晁错本人也有关系。他和景帝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很了解景帝,这就导致他能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削藩”之策。

在削藩的边缘疯狂试探,蠢蠢欲动

在景帝二年,晁错再次向景帝陈述诸侯的罪状之时,认为要削减他们的封地,将旁郡收回,并呈上《削藩策》。景帝十分信任晁错,于是,听从了他的削藩建议,开始实施这一雷厉风行的削藩政策。

在景帝三年冬,楚王来朝之际,晁错趁机以楚王刘戊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犯了淫乱之罪的理由,请景帝诛杀他。景帝免了他的死罪,以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

这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削藩行动正式开始。

削去赵王刘遂河间郡,削减胶西王刘昂六个县,当然都有理由——他们犯了王法,有罪。


七国之乱:削藩带来的事故,却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这一削,给削急眼了!

这一系列的削藩行为导致举国震动,特别是诸侯王中辈分最高,年岁最长,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对景帝十分不满,加上他俩之间有旧仇,他对景帝的不满就更强烈了。

他亲自去胶西,跟胶西王刘昂达成反汉的约定,他还和他的兄弟、齐国旧地的其他诸王一起约定反汉。同时,吴王刘濞与楚、赵、淮南诸国也达成了相约起兵的约定。

这样,这些吃过景帝亏的诸侯王们便聚集在一处,他们的愤怒犹如一堆干柴,哪怕只有一个小火星到来,都会被点燃成熊熊大火。

景帝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一事便成了这个火星,它很快便形成燎原之势。

吴王刘濞听到消息立即联合串通好的诸侯王起兵造反,这就是史上规模巨大的“七王之乱”事件。

这样的结果景帝可是始料未及的,他们咋还能造反呢?


七国之乱:削藩带来的事故,却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杀了肇事者,好像也无济于事

景帝捅了这么大的篓子,自然要想办法摆平呀。可是怎么办呢?他当然得找个高手来解决了这件事呀。

于是,他便找到了有丰富经验的袁盎,同时,这个袁盎还是晁错的政敌。

当景帝向袁盎“取经”的时候,袁盎是这么回答的:“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

由于晁错树敌过多,受到了众多大臣的联名弹劾,最后他被景帝当街腰斩了。

景帝以为,七国之乱既是因晁错而起,他一死便也结束了。可是,开弓哪有回头箭,既然都造反了,那索性就反到底。

什么狗屁使者,刘濞见都不见。

眼看着七国之乱不能平息,景帝非常无奈,上火,可是能怎么办呢?

人家是造反,不是闹着玩,怎么能说停就停呢?山穷水尽急到头快秃的景帝想到了——周亚夫。

这个能救他于水火的男人。


七国之乱:削藩带来的事故,却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先打有钱的,再收拾穷的

周亚夫有自己的出征计划,大致就是:先占据荥阳,因为这里真是太重要了。接着自己率军打最有钱的吴楚,同时派兵进攻赵、齐,楚人虽然骁勇,但是以刘武作挡箭牌跟吴楚死杠,在趁机断叛军粮道,大事焉能不成?

周亚夫可真是好,简直是上上选。

叛军其实根本不可能赢。

首先,中央政府在文帝的时候已经积累了那么多财富资源,你一个地方上的联盟,即使再有钱,能买来资源么?战乱时期,你再有钱,商人都躲战乱去了谁还挣这没命钱。中央攒了四十年的资源,简直丰富至极。作为一个叛军,资源都拼不过人家,咋就能打得过?

其次,叛军的官兵素质不行,又不是经常打仗的,素质咋能好?但是中央可就不一样了,平时还防个匈奴,况且还有周亚夫这个十分厉害的将军,怎么能打得过?官兵素质拼不过也就罢了,也没有厉害的大将军,可怕的是连资源都不多,这不是稳输的局么!

这时,吴楚的姓桓的少年将军献策不入关,直接抢洛阳的武库、敖仓的粮库,还可以根据地形进行守卫。这样以来虽然不入关,但是掌握了山东之地。这位将军看的明白,如果抢下了洛阳武库,那就相当于切断了中央短时间内向山东用兵的可能性。

洛阳武库这里很重要,各大武装力量都要在这里集合,在这里集合完了以后,才能向别的地方进发。


七国之乱:削藩带来的事故,却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就这次战斗来说,中央大军在洛阳武库集合后,如果顺利占据荥阳,占住敖仓,基本也就没叛军什么事儿了。

可是叛军如果第一时间抢下洛阳,那么局势就大不相同了:函谷关以东就危险了。

这个计策也算是上是良策,虽然有点险,但这是唯一的救命之路了。

但保守派觉得他年轻不懂用兵,就决定步步为营。

可是你们都这样了,弱者还有资格挑三拣四吗?

保守吴楚联军开始东进,打的梁国落花流水,梁王刘武求救装聋作哑,最后给景帝求救,景帝命令周亚夫去营救,周亚夫也不救。

救什么救,这不就是当时说好的战术么?

等不来救兵,梁王只能死扛,与吴楚联军僵持了一个多月。

吴楚联军看久攻不下,就去北上打周亚夫的中央军。周亚夫就吊着他们,但是私下趁机派骑兵南下,夺了泗水入淮的关口,把叛军的粮道断了。断粮久了,叛军便军心涣散,四处逃窜,吴楚不得不退兵。

这时,周亚夫才出兵总追击,大败吴、楚联军。吴王之流逃的逃,散的散,楚王自杀了,剩下的叛军几乎都被抓了。周亚夫仅用了三个月就平了吴楚之乱。

东线战场,与吴王约好的齐与济北两国没按时发兵,这引得其余叛军去攻打不守信的他们,这内讧中央可真是太喜欢看到了,他们打的差不多了,就省中央的事儿了。

汉军出兵进逼齐地,和齐国内外夹攻四国,他们大败而回,溃不成军,遂齐地被平。

北线战场,赵国没动静受到郦寄进攻求救匈奴,最后郦寄和栾布水淹邯郸城,赵王自杀,邯郸平定。


七国之乱:削藩带来的事故,却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走错路了,还能取得丰硕的政治成果

景帝乘七国战败之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愿以偿地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他剥夺了诸侯自主治理国家的权力,诸候国的官员必须受到皇帝的任命方能成事。其中,剥夺诸侯的财政权和司法权,直接裁撤诸候国的少府、御史大夫、廷尉等重要官职,这一举措就意味着诸侯国的矿产资源被收归中央。

这样以来,诸侯国的收人只剩封地收取粮食这一种,收入大大减少,实力自然变弱了。

而更妙的是,诸侯国减少的收入都进了中央政府的口袋,中央的财政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扩充。

自此以后,诸侯国虽然仍在,但却名存实亡,犹如纸老虎一般,统一大一统帝国的框架基本成型。

按道理来说,景帝选择的是削藩的下策,是没有人看好的政策,但是却歪打正着,反而还取得了想要的效果。你说这气人不气人,走错路了,还能取得丰硕的政治成果?

所以说,历史就是这样不讲道理。景帝就是想削藩,虽然引起了内乱,但他运气好,还有人缘好,来个周亚夫,帮他平定一切,“文景之治”也由此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