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好戲》中哪些情節映射了人類社會的哪些發展階段

8月10日黃渤導演的處女座電影《一出好戲》在國內上映,和同時期上映的電影《愛情公寓》相比,《一出好戲》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這部由黃渤自導自演,王寶強、張藝興、舒淇、於和偉主演的故事類電影上映三天已經拿到了6.42億元的票房。看來黃渤的努力沒有白費,雖然在故事的敘事上還有不足。不過也讓人看到了黃渤的誠意,相較於很多圈錢類的電影而言,《一出好戲》讓人看出了黃渤的真誠,精妙的劇本和黑化的人物讓故事更具張力。

電影中有著很多社會情節的反射,也讓這部電影充滿了看點。尤其是對人性本質的隱喻以及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折射可謂惟妙惟肖。當眾人到達了一個彷彿與世隔絕的孤立小島時,他們幾乎變成了原始人類的現狀,為了生存和發展,他們必須要進行抉擇。食物、火、商品交換、電,以及後來工業文明的發現,看似更像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種進化史。

在這裡小編與大家交流一下哪些情節映射了人類社會的各個發展階段,導師是如何通過這些隱喻表現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趨勢與必然,一切似乎都合乎情理。

《一出好戲》中哪些情節映射了人類社會的哪些發展階段

眾人陷入孤立無援的孤島時,王寶強飾演的小王當大王時是奴隸社會,武力強大且能帶領部落尋找到食物,他就是毫無爭議的王。

《一出好戲》中哪些情節映射了人類社會的哪些發展階段

於和偉飾演的張總帶走一部分人另外成立部落,並給各人分配房間,僱傭打手保護自己,這是封建社會。其中很值得稱道的一點是:利用船上的物資作為貨幣本位,發行了“撲克牌貨幣”,然後利用各種手段統治人群,恩威並施,讓自己成為了事實上的“皇帝”。

寶強帶人搶於和偉的小魚乾的時候,其實是封建社會與奴隸社會的對抗,歷史上這樣的抗爭比比皆是,例如部落民族入侵中原等。

《一出好戲》中哪些情節映射了人類社會的哪些發展階段

後來黃渤飾演的馬進利用從天而降的魚群,成功重新混入張總構建的社會生態,這時候這個部落已經有了些許資本主義社會的意味了。發電機的應用、先進工業生產力的發明(例如電捕魚),尤其是通貨膨脹時期、貨幣貶值張總髮行了4副撲克牌。

《一出好戲》中哪些情節映射了人類社會的哪些發展階段

當然馬進憑藉著工業文明的優勢掌握話語權的時候,他給所有人發了一樣的衣服,有著共產主義的意味。當然張總始終沒有穿,而且還居住著更勝一籌的房間,很顯然他不願意參與其中。破舊的大輪船代表著工業革命的成果,它已經腐朽不堪,資本主義也是如此,最後點燃船的正是張總,也就是說以資本主義為代表的工業革命,最後是這些資本家玩火自焚。

《一出好戲》中哪些情節映射了人類社會的哪些發展階段

資本主義的腐朽侵害了張藝興飾演的馬小興,他希望憑藉著技術優勢,繼續掌握孤島上的統治權。但是馬進卻沒有改變,雖然他也曾迷茫過,但還是醒悟了,資本主義是腐朽的,他必須帶領人們離開。所以他才會千方百計地和小王聯手尋找海上游輪。可見資本主義是沒有公平可言的,只有壓榨。馬小興企圖壓榨張總,和馬進聯手逃跑。而馬進的共產主義理想,才最終讓所有人回家,尊重所有人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