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谈起离婚,感受到的都是那不再和合的情感,以及离婚证上冷冰冰的内容。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献,研究发现其中有12件离婚文书,多数是唐代的。比起现在离婚的水火不相容,唐代《放妻书》可以说是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从史实来看,唐朝提出离婚的不在少数,女方再嫁也不为失节,这和后代尤其是清朝的“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照。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让我们看看敦煌出土的这几则《放妻书》:

放妻书一

【盖以伉俪情深,夫妇义重,幽怀合卺之欢,须念同牢之乐。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生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作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眅目生嫌,作为后代增嫉,缘业不遂,因此聚会六亲,夫□妻□,具名书之。□归一别,相隔之后,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解怨舍结,更莫相谈。千万永辞,布施双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时次×年×月日】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这道《放妻书》可以说是温柔至极,追述姻缘,怀想恩爱,然而“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只能离婚啦,离婚就离婚,没有你死我活的诅咒,反倒是祝愿对方“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这还不算,后面还有抚养问题——“三年衣粮,便献柔仪”,离婚后男方还要再负担女方三年衣粮,而且一次付清!最后还“伏愿娘子千秋万岁”,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之余,不禁觉得还有几许温情。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放妻书二

【某李甲谨立放妻书。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年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十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想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裙峨眉,巧逞窈窕之姿,选娉高官之主,解冤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除书。】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这则《放妻书》中我们看到,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妻子“一言十口”,久而久之丈夫生出嫌怨。这里“一言十口”也许并非搬弄是非的“多口舌”,也许只是单纯的婆婆妈妈、唠唠叨叨,使丈夫不胜其烦,于是渐渐两人关系如猫鼠相斗,心意不合。不如好聚好离,最后丈夫还祝愿妻子能够凭借自己的姿色另嫁良家,既然分别即忘记曾经的憎恨与心结,另在他处寻找自己的幸福。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放妻书三

【盖闻夫妇之礼,是宿世之因。累劫共修,今得缘会。一从结契,要尽百年。如水如鱼,同欢终日。生男满十,并受公卿。生女柔容温和,内外六亲欢美。远近似父子之恩,九族邕怡,四时如不曾更改。奉上有谦恭之道,恤下无党无偏。家饶不尽之财,妯娌称长延之乐。何乃结为夫妇,不悦鼓瑟,六亲聚而咸怨,邻里见而含恨。苏乳之合,尚恐异流,猫鼠同窠,安能得久。二人违隔,大小不安。更若流连,家业破散,颠铛损却,至见宿获不残。擎鏊筑瓮,便招困弊之苦。男饥耕种,衣结百穿。女寒绩麻,怨心在内。夫若举口,妇便生嗔。妇欲发言,夫则拾棒。相曾终日,甚时得见。饭饱衣全,意隔累年,五亲何得团会。干沙握合,永无此期。羊虎同心,一向陈话美词。心不和合,当头取办。夫觅上封,千世同欢。妇娉毫宋,鸳鸯为伴。所要活业,任意分将。奴婢驱驰,几□不勒。两供取稳,各自分离。更无□期,一言致定。今诸两家父母、六亲眷属,故勒手书,千万永别。忽悠不照验约,倚巷曲街,点眼浓眉,思寻旧事,便招解脱之罪。为留后凭,谨立。】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这则《放妻书》中,我们看到了夫妻感情变质。为生活琐事而争吵,同床异梦,如同猫鼠的关系。这也导致了家内六亲不和,邻里生出怨恨,家业破败,困蔽不堪,这是雪上加霜的事情,离婚便是对两人以及两家的解脱。与上一则不同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对家产的分割,以及所书写人为第三方人士这一不同之处。上一则中,祝愿语从内容看来仅仅是出自丈夫口吻,而这一则中是夫妇对双方的祝愿,颇有些男女平等之意。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放妻书四

【夫妻相别书一道。盖闻人生一世,夫妻语让为先。世代修因,见存眷属。夫取妻意,妻取夫言。□夜□事奉郎姑叔伯,新妇便得孝名,日日即见快欢。今则夫妇无良,变作互逆之意不敬翁嫁,不敬夫主,不事六亲,眷属污辱,臬门连累。兄弟父母,前世修因不全,弟互各不和目。今议相便分离。不别,日日渐见贫穷,便见卖男牵女。今对两家六亲眷属,团坐亭藤商量,当便相别分离。自别以后,愿妻再嫁富贵,得高夫厶,不再侵凌论理,一似如鱼得水。任自波游;马如捋纲任山丘。愿君不信前言者,山河为誓,日月证明。愿君先者,男莫逢好妇,女莫奉好夫。】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此两则内容格式大同小异,都在讲述夫妻原本恩爱美满,却因为感情不和,又与家庭成员不和睦而分开,并祝愿对方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则中结尾处“男莫逢好妇,女莫奉好夫”表达了对违反此放妻书中对祝愿对方幸福的誓言的诅咒性惩戒意蕴,此类语句在第二则中“忽悠不照验约,倚巷曲街,点眼浓眉,思寻旧事,便招解脱之罪”也有体现。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放妻书五

【放妻书一道。盖闻夫天妇地,结因于三世之中。男阳女阴,纳婚于六礼之下。理贵恩义深极,贪爱因浓。生前相守抱白头,死后便同于黄土。何期二情称怨,互角争多,无秦晋之同欢,有参陈之别恨,偿了赤所非击,树荫莫同。宿世怨家,今相遇会,只是妻□敲不肯聚遂,家资须却少多,家活渐渐存活不得。今亲姻村巷等与妻阿孟对众平论,判分离别。遣夫主富盈讫,自后夫则任委贤央,同劳延不死之龙,妻则再嫁,良媒合卺契长生□□虑却后忘有搅扰,贤圣证之,但于万劫千生常处□□之趣,恐后无信,勒此文凭。昭迹示□,用为验约。】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这则看似是《放妻书》,然而若仔细分析,实则为“放夫书”。此件中,实际上是夫(富盈)从妻(阿孟)居,而离婚时便是“对众平论,判分离别,遣夫主富盈”归。一般情况下,妻从夫居,离婚后妻子也是带着自己的财产离开夫家,反过来,夫从妇居,离婚后也要离开妇家。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件以放妻书为名,放夫书为实的离婚书。故连祝福语,也是先夫后妻的顺序:“自后夫则任委贤央,同劳延不死之龙,妻则再嫁,良媒合卺契长生”。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放妻书六

【谨立放妻书一道,窃闻夫妇义重,如手足似乎难分,恩爱情心,同唇齿如不别。况且夫妇念同牢之乐,恰似鸳鸯双飞,并胜花颜共坐,两得之美。二体一心,生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三载结缘,然则夫妇相对,今则两自不和,似将难活,反目生嫌,作为后代憎嫉,缘乐不遂,见此分离。遂会六亲,以俱一别。相隔之后,愿妻娘子谏选高官之至,弄影寝前,美呈琴瑟合韵。解怨舍结,再莫相谈,千万永辞,布施欢喜。其两家并惣意欲分别,惣不耳三年衣粮,自后更不许再来互相搅乱,自今已后,更不许相违,忽若论列夫妇之义者,便任将凭官断,则知皂白。】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即便是离散,曾经的结合也是上辈子的结缘,而后琴瑟不悦也同样是宿世结了冤家。解开二人心结,唯有“一别两宽,更生欢喜”,两人解开上世愁怨,今世离别各寻美满姻缘。从“弃妻”“出妻”到“放妻”,一个“放”字蕴含着掌握一家大权的男性,对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渴望挣脱痛苦、寻求幸福这一愿望的默认与许可,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对于自身在婚姻中幸福美满状况的觉醒与关注,唐代女性的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如此,双方在离婚时还不忘对对方祝福,希冀两人好聚好散,特别祝愿妻子美貌贤德,嫁得良媒。与后世礼教提倡的女子守贞节、从一而终不同,《放妻书》暗示着对再婚的鼓励,提倡女性早日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这也是唐代婚姻关系的一个特殊之处。

古代夫妻离婚之《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

彼时的几纸情意绵绵、饱含祝福与释怀之愿的《放妻书》,文字清雅通俗,宽怀包容,让人感受到即使是离别,也有着对彼此的美好祝愿,几件放妻书都有类似词句,也许是一种程式语言,但这样的包容与释怀,大概正是大唐开明、昌盛、称雄于世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