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辟兵,白娘子克星

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漢冠軍將軍武威太守劉子南在武威邑的邊界上陷入了敵人的重圍。一場大戰之後,漢軍吃了敗仗,人馬分崩離析,四散潰逃。作為將軍的劉子南被敵人圍困。但劉子南是個武藝高強的人,一柄環首刀在敵陣中左劈右砍,依然分毫不懼。敵人一時奈何不了他,於是引兵稍稍後撤,卻不是要放走對手,而是想採用弓箭遠程攻擊,將劉子南射成刺蝟。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大漢雄師

只聽角弓長鳴,箭如雨下,眼看劉子南就要為國盡忠。可就在這生死一線之時,奇蹟發生了。所有的箭矢在劉子南馬前數尺竟都紛紛墮地,無一近身。

發生什麼事了?敵人且驚且懼,反覆射擊,可直到囊中箭盡,劉子南前後積成了一條箭路,依然無法傷他分毫。

這位將軍不是人,是神!當想到這一點後,敵人的戰鬥意志也崩潰了。呼嘯一聲,一眾人馬,立即退走,退出了武威邑。再也不想與劉子南為敵。

劉子南當然不是神,他是人,他所以箭不能傷,是因為他身有寶物。這個寶物就是他自已製作的“武威丸”。這個藥方是他的師父尹公傳承自上古仙人務成子的。配方由熒火蟲、鬼蒺藜等組成,但最最重要的是有雄黃與雌黃二兩,這才是這丸藥的核心。劉子南將它佩在身上,幾乎可以免疫一切攻擊,無論是疾病、鬼怪還是毒蟲,沒有一件能傷害他。後來劉子南也把這藥方傳給了自己的親族,也很有效。到了漢末,藥方輾轉落到了曹操手中。曹操建立魏國,這藥也起了作用。也由此被世人知道了些配方。

不過以上當然是一個神話。記載於五代的《神仙感遇傳》裡面,但神話中也有真實。武威一帶的確盛產兩種煉丹藥物,那就是雄黃與雌黃。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雄黃石

雄黃又叫“黃金石”、“帝男精”、“丹山魂”,是一種橙色的礦石,生於武都、仇池、敦煌一帶山谷的陽面,有人還曾經把它拿來冒充丹砂。雌黃又叫“神女血”、“黃龍血”、“玄臺華”,它的顏色要淺一些,與雄黃同山而生,卻生於陰面。這兩種礦石是相伴而生的。它們之間的關係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如同比翼鳥、連理枝、比目魚一樣陰陽偕行,不離不棄。考慮它們本來是陸上的礦物。最接近其關係的應該是傳說中的“比肩獸”,這是古代傳說中的奇獸,也出於西方,和前面提到的動物一樣,也只生了一隻眼睛,一個鼻孔,半邊身體,只有雌雄兩隻一起肩並肩才能象其他野獸一樣活動。不過被認為當單身狗也能享受到國家福利時就會出現(《宋書·符瑞志中》:“比肩獸,王者德給矜寡則至。),當然是因為其作為恩愛夫妻的象徵的緣故。其實比肩獸的模樣自古也就是個謎。有說它是一種獸將另一種獸背在背上走,例如“狼狽”,但這恐怕不是“比肩”真意。結合硫黃的傳說,最接近它的恐怕還要數商代的饕餮龍紋。

哦,饕餮紋表現的不是“饕餮”這種魔獸嗎?怎麼成比肩獸了呢?其實“饕餮紋”這個名字是宋朝才開始叫的,當時的人們看到古銅器上的那個猙獰可怖的腦袋已經無以為名了。就想起傳說中的饕餮魔獸因此以此為名。事實上,上古的實際情況未必如此。現在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人們意識到,這種“饕餮紋”其實是上古大家族的族徽,設計的真實方向其實是將一種動物比肩對偶,就象《一團和氣圖》一樣共同組成第三張臉。這樣的動物素材有龍、虎、鳳、牛、象等等,並沒有傳說中的饕餮。而這種雙頭龍形的神獸在《山海經》中也不是沒有影子。上古大神句芒、莀收等都是“乘兩龍”,為什麼不是乘的雙頭龍呢?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比肩獸與雄黃同出西方

古神乘兩頭龍上天入地。道士服雄黃雌黃而昇仙。《丹房鏡源》上說,雄黃是黃金的原始形態,如果千年不被開採就化為黃金。而黃金之氣影響普通土石就會產生雌黃。所以有雌雄之別那是因為雌黃得到的陽氣不足。也就是生在山陽或山陰的關係。山陽為雄,山陰為雌。這些當然都是放飛想象。實際上,雄黃與雌黃都與黃金沒一點關係,它們都只能算是硫黃的親眷,也就是含硫的礦物。雄黃是四硫化四砷,即As4S4或者二硫化二砷,即As2S2。雌黃是三硫化二砷,即As3S2。不過傳說沒錯的是,雌黃與雄黃的確成分相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如拿雄黃和硫一起加熱翻炒,可以生成雌黃。但雄黃遇火很容易產生劇毒。

現代雄黃和雌黃的作用主要是拿來提取硫和砷,但在古代,這兩種礦物的用場要大得多。雄黃被認為可以“勝鬼神、延年益壽,保中不飢”,雌黃則是一種天然的塗改液。古代的紙不象現在這樣潔白,而是發黃。用雌黃塗改恰到好處。不過後來這被用來指人食言了,即“信口雌黃”,就是順便推翻自己說過的話,就象嘴巴上掛著塗改液一樣。而且雌黃也是魏晉南北朝女子常用的化妝品。當時的美女喜歡在額頭上畫上或者貼上黃色。這被叫做“額黃”。也有用雄黃的,不過僅限於在端午節,而且不限性別。在那一天,父母要在小孩的額頭上用雄黃寫上“王”字,祈禱他們象虎仔一樣健健康康,無病無災成長。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雌黃石

當然,雄黃與雌黃都是中藥的重要藥材。它們可以外用治療毒瘡、癬症。李時珍記載下來了一種重要的“五毒藥”,配方是用一個瓦盆,把雄黃放在中間,南邊放丹砂,磁石放北邊,東邊放曾青,白石英放西邊,礜石放上面,下面放石膏,還有鍾乳、雄黃、石英。密封好後燒煉。最後以其昇華物作藥。這其實就是根據丹藥來的一種藥物,據說治療惡肉有奇效。北宋有個叫楊嵎的人,可能得了嚴重的牙齦炎,半邊臉都爛了,多年不愈。後來用了“五毒藥”,爛肉朽骨全出來了,於是康復。有關雄黃的內用,《夷堅志》上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南宋大臣虞允文得了痢疾,一直不見好。這在古代是種可能致命的危險病症,劉備、李世民、邱處機都死在這上面。讓虞十分苦惱。有一天,他做了個夢,夢中來到一個地方,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讓虞允文坐下休息。他卻注意到牆上寫了個藥方,裡面說“獨煉雄黃,蒸餅合藥”,虞允文醒了後如法炮製,果然很快就好了。

雄黃雌黃有時也會被用於宮殿的建築材料。在宋徽宗的皇家園林“艮嶽”中,就用雄黃與含鋅的爐甘石做了好幾個假山山洞。所以用雄黃被認為是為了驅蛇。但對於充滿藝術氣質的趙佶來說,恐怕還有美學上的考慮。雄黃顏色類似丹砂。作來做的山洞自然就是“丹穴”,在神話中,這裡是鳳凰的家。鳳凰象徵天下祥和,君王有道的太平盛世。這是每一個皇帝的夢想。雌黃在先秦可以用來作房間牆壁的黃色塗料,這間房就叫做“黃堂”。在隋代規定皇帝的詔牘,也就是寫詔書的木板,上面要用雌黃作為裝飾。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的統治者石虎有一支近衛女騎兵。她們的弓箭也用雌黃塗色。不過利用兩種礦物最多的還是煉丹家,雄黃、雌黃是八石之二,煉丹士們相信可以通過它們煉出仙丹,不濟也可以煉出黃金白銀,再次也可以實現雄黃變鐵,雌黃化錫。前面提到的“武威丸”只是牛刀小試。雄黃最有名的功能還是端午節的雄黃酒,這酒之厲害,被中國人喝了幾千年,就連蛇族巨星白娘子,也被一杯雄黃酒逼得現了原形。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雄黃酒

雄黃這麼厲害?是的,傳說中雄黃就是蛇族的剋星,無論大蛇小蛇,內蛇外蛇,都不是雄黃的對手。據說帶著雄黃進入森林,就不用怕蛇。如果不幸被蛇咬了,那麼塗點雄黃,就可以好了。把雄黃點燃。蛇和其他毒蟲就會跑得老遠。這完全就是和蛇死磕上了。歷朝歷代有很多雄黃治蛇的故事。如《本草綱目》裡,就有兩個醫案。第一個說的是南梁名醫甄立言當太常寺丞的時候,看到一個患病的六十來歲的老尼姑,腹大如鼓,四肢羸弱。說是這樣已經兩年了。甄立言為其診脈後說:“這是不小心吃了頭髮啊,現在它在你肚子裡變成蟲了。”於是給老尼吃了一劑雄黃,就吐出一條怪蟲,拇指粗,樣子象蛇,沒有眼睛,用火把它燒了,散發的氣味象燒頭髮一樣。第二個醫案屬於唐代名醫周顧,說的是當時有個黃門太監從廣東一帶回長安,周顧無意中一看就說:“呀,這人肚子裡有蛟龍啊!明天它就會鑽出來,他就不能活了。”唐明皇就問那個太監是不是生了病?太監說是的,他在馳馬過大庾嶺一帶時,因為又熱又渴,就喝了山澗裡的水,現在肚子裡硬硬的象有個石頭。周顧就用雄黃和硝石煮水給它喝,喝了就吐出個怪東西,有指頭粗細,數寸長。然而卻猛然長大,轉眼大了幾圈,仔細一看還有鱗甲呢。周顧連忙用醋把它泡在水盂裡,才回復到原來的大小。皇帝感覺不一般,就用絲絹蓋住水盂。第二天一看,就變得更象龍了。皇帝把它收藏起來。沒多久就聽到風雷之聲。有個東西從內府飛出來不見了,再看那個水盂已經空了。

不過這兩個醫案怎麼看也象是在用雄黃殺寄生蟲啊?第二個更象是“異形”。當然,這是古人與今人的概念不同。在古人看來,龍蟲都是蛇類。在現代中藥裡還用雄黃來治帶狀皰疹的方法。帶狀皰疹又叫“蛇纏腰”。結果還是與蛇脫不了關係。不過雄黃本身也有一定的殺毒作用。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雙龍饕餮紋

蛇懼雄黃,有如羊懼虎,無論大小。《太平廣記》中有個“選仙場”故事,說的是巨蛇吞噬道士卻被雄黃所殺。不過這個故事是個標準的模型結構。被各種情節編排過,可能還涉及佛道之爭,並不算好。相比之下清朝也有個雄黃治蛇的故事還不錯,說的是在特納格爾軍屯有一個小奴,有一天他追走失的羊,無意間進入了一個山谷,忽然發現山崗頂上盤據著一條大蛇。粗得象一根柱子一樣,正躺著曬太陽。渾身鱗甲五色光采,有如一堆錦繡,頭上有根長几尺的獨角。這時有幾隻野雞從它的旁邊飛過。離它還有十幾米,可大蛇張口一吸,將它們全吸下了肚,有如飛矢投壺。小奴一下子明白了。丟掉的羊八成就是被這蛇吃了。於是也不驚動它,悄悄沿著山澗出了谷,平安無事,但也嚇得失魂落魄。

他回去把這事一說,一個叫“鄔圖麟”的老軍吏就說了:“這蛇是至毒啊,但它頭上的那支角叫‘吸毒石’,拿下來有大用。”於是這個發現巨蛇的小奴就拿著幾斤雄黃,壯著膽子,來到蛇的上風處。當然,這不是個好主意,因為動物聞到人氣會發起攻擊。但當雄黃燃起之後,威風八面的巨蛇立刻就癱軟在地,動彈不得。小奴於是把蛇角割了下來。分成幾塊保存。後來誰有個生瘡害病什麼的,就把蛇角向患處一貼,就象吸鐵石一樣粘上了,不把毒吸盡它下不來,等下來了後,泡在人乳中,毒輕的人乳變成綠色,毒重的變成深綠色,更重的變成黑紫色,這樣把毒泡出來,又可以繼續用。多重的病四五次也都好了。真的是件寶物。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御兩龍的句芒

雄黃何以對蛇有這麼大效力?經驗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一個“絕對真理”。於是還真有朋友去搞過雄黃對蛇的效能測試。用雄黃對不同的蛇的影響對比。最後結論是蛇應該是討厭雄黃的氣味,倒不是雄黃真對它有什麼殺傷力。如果在雄黃中加入酒精,蛇跑得更遠。

不過慢點,你能確定現在的雄黃就是古代的雄黃嗎?幾千年來的雄黃就沒區別?

前面已經說過了,雄黃主產於涼州武威一帶,但現在百度上提到,雄黃主產在湖南和雲南,這是哪裡錯了?

其實都沒錯,武威雖然產雄黃,但經過千年的開採,資源量早就下降了。湖南、雲南的雄黃礦乘勢崛起。但是雖然化學式都是As4S4,但一些結構晶體真的是完全一樣?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帶狀皰疹

湖南常德的雄黃開採始於北魏時代,是現在中國藥用雄黃的唯一產地,品質和產量都被稱為世界之冠,也是當地的支柱產業。近些年這裡的雄黃更是走俏國際市場,被認為是雄黃的經典樣本。但是在北魏年間,上清派掌門陶弘景卻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煉丹缺少雄黃,以致於梁武帝定製的仙丹沒有煉成。

陶弘景在《本草集註》中提到:“涼州、宕昌亦有雄黃,但苦於難得,合丸皆用石門、始興石黃之好者。”所謂“石門”,就是指常德。這句話說得很明白了。那就是在南北朝時代,道士們還不認為常德那裡出產的是雄黃,而是“石黃”。這原因當然是因為南北分裂。

中醫藥經歷了一個逐步認識的時代,但是很多藥物到後來都是“以次充好”。就象所謂“牛黃解毒丸”一般,在犀角難得的情況下用牛角代替。在天然牛黃找不到的情況下用人工牛黃代替,而這些代替品真的能替代原有藥物的效果嗎?難說。

在南北朝時代,南方道士苦於無法得到高質量的雄黃,有時甚至不得已,到鍊鐵廠的煙囪裡去採集。因為中國的鐵礦石很多都高含硫。而有一種含砷的鐵礦石被叫做“毒砂”,這兩種物質在提煉鐵後,在排煙的部位的確有可能生成As4S4。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石門雄黃礦

雖然不得不以次充好,最後陶弘景還是煉出了仙丹。及後隋朝一統天下,混一南北,於是雄黃短缺的危機得以緩解,然而這時中國人就已經把目光投向更遠的西方。和現代人一樣,隋唐的煉丹方士也迷信外國出好貨,因此,也從西域進口雄黃、雌黃。因此雌黃得了個“崑崙黃”的異名。當然,這可能也是因為武都雄黃經過多年開採,資源枯竭所至。

到了明代,李時珍指出,被用來取代雄黃的有一種“燻黃”。兩者有很大區別。雄黃是“石黃中精好者”。這說明那時也把石黃認為是雄黃。雄黃外觀顏色鮮豔,層次分明,燻黃外部發黑。雄黃燒之不臭,燻黃燒之發臭。而燻黃的藥力比不上雄黃,只能用來燻瘡。但是後來,無論石黃還是燻黃,都被認為是雄黃。這可以稱之為對礦物的認識深入,也可以認為隨著礦物品質的下降,無法堅持以前的標準了。

雖然如此,但煉丹術中對於雄黃的需求由唐至宋卻一直在增長。丹士們研究雄黃與雌黃的各種燒煉方法。比如說將它們混在一起燒。按科學原理說這樣得不到任何新物質。但道士們依然相信會雌雄交配,生成仙藥。這就是“黃帝九丹”的第三丹“神丹”。而且說還可以用它來象武威丸一樣“闢兵”。這種觀念影響下,最後終於形成了三大丹派的最後一個:硫汞派。這一派的道士們認為硫是太陽之精,汞是太陰之華。用汞與硫合煉可以做到一金一石,一陰一陽,最後成丹。傳說中劉備的後人劉無名就是依靠食用雄黃,逃脫鬼籍,才尋求丹藥,飛昇成仙。但開創五代十國的後梁太祖朱溫,卻因為服用雌黃而染上丹毒,頭背生癰。這是種很兇險的毒症,不過朱溫沒等到最後那刻,就被親生兒子朱友珪弒殺。不然死於丹藥的帝王會又多一個。

煉一爐好丹(十六)雄黃、雌黃:同生雙獸,驅鬼闢兵,白娘子剋星

癰瘡

雄黃、雌黃所以被道士們奉為能夠點石成金的仙藥以及讓人害病的毒藥都是因為在它們的成分中含有As,也就是砷。潘金蓮毒死武大郎的砒霜就是砷的氧化產物。也因此,雄黃酒現在已經被認為是有毒的,不允許服用。其實雄黃驅蛇的原理也就在這裡。因為所謂“驅邪”,也就是遵循人所害怕的,鬼妖也害怕的原理。那麼,歷代丹士都是騙人的嘍?那就要詳細介紹“砷”這種元素了,我們下回再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