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却被黑化遭后世骂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说

何谓历史?只有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才能够被称为历史!那么什么又是小说呢?小说的故事情景基本都是虚构的。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些小说,是从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夸大而创作出来的。

由于这类小说与历史有一定的关系,导致了许多人将小说与历史相混淆,甚至将小说的内容当成了历史,从而使得许多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被后世曲解,比如北宋时期的高俅就因为《水浒传》(14世纪)这本小说而被后世骂了600多年。

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却被黑化遭后世骂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说

高俅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在小说《水浒传》中,他被施耐庵塑造成了迫害梁山好汉、鱼肉百姓的奸臣,还与童贯、杨戬、蔡京三人一起被列为了“北宋四大奸臣”。那么历史上的高俅是否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上的高俅,虽然好名贪功,百般讨好、迎合宋徽宗,还在军队训练上玩花架子,但他绝不像小说写的那样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反派、奸臣。

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却被黑化遭后世骂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说

高俅曾是苏轼手下的小吏,类似于书童,为人十分机灵,写的一手好字,还精通诗词歌赋,苏轼调任以后,就将高俅推荐给了王诜(端王的姑父)。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王诜派高俅给端王送礼,当时端王正在玩蹴鞠,要知道高俅除了能写一手好字以外,蹴鞠同样是他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因此就找机会露了一手。事后,本是来送礼的高俅,连同礼物一起,被留在了端王府。

端王坐上皇位之后(宋徽宗),将高俅下放到“基层”(边关)镀金,让宋徽宗没想到的是,高俅在阴差阳错之下接连打了几场小胜仗,再加上宋徽宗的偏袒,高俅一路高升,最终还接管了禁军,成为北宋权臣之一。

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却被黑化遭后世骂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说

虽然高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讨好了宋徽宗才升至高位的,但这并不能说明高俅就是一个奸臣或者小人,只能说他会投机,比绝大多数人更懂得“社会”这本书。

相反,高俅不但不是小人,反而还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忠义之士,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第一,高俅在边关的时候,一个名叫刘仲武的将领十分照顾他,后来刘仲武打了败仗,按照当时的律法,他应该是要被处罚的,但正是因为有高俅在朝中帮他说话,他才能够稳坐官职,刘仲武死后,高俅依然对他的后人照顾有加;第二,苏轼变法失败后,遭到了蔡京的陷害,这时只有高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给予了苏轼家人许多的帮助。

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却被黑化遭后世骂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说

此外,古代讲究的是“忠君爱国”,先忠君再爱国,因此站在宋朝皇帝以及朝廷的角度上来看,高俅的确也可以被称为忠臣,而他之所以会被后世黑化,与他在《水浒传》等小说中的文学形象有分不开的关系,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