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卻被黑化遭後世罵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說

何謂歷史?只有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才能夠被稱為歷史!那麼什麼又是小說呢?小說的故事情景基本都是虛構的。在中國古代,有這麼一些小說,是從某些歷史事件或人物的基礎上,通過加工、誇大而創作出來的。

由於這類小說與歷史有一定的關係,導致了許多人將小說與歷史相混淆,甚至將小說的內容當成了歷史,從而使得許多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被後世曲解,比如北宋時期的高俅就因為《水滸傳》(14世紀)這本小說而被後世罵了600多年。

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卻被黑化遭後世罵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說

高俅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在小說《水滸傳》中,他被施耐庵塑造成了迫害梁山好漢、魚肉百姓的奸臣,還與童貫、楊戩、蔡京三人一起被列為了“北宋四大奸臣”。那麼歷史上的高俅是否真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歷史上的高俅,雖然好名貪功,百般討好、迎合宋徽宗,還在軍隊訓練上玩花架子,但他絕不像小說寫的那樣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反派、奸臣。

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卻被黑化遭後世罵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說

高俅曾是蘇軾手下的小吏,類似於書童,為人十分機靈,寫的一手好字,還精通詩詞歌賦,蘇軾調任以後,就將高俅推薦給了王詵(端王的姑父)。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王詵派高俅給端王送禮,當時端王正在玩蹴鞠,要知道高俅除了能寫一手好字以外,蹴鞠同樣是他最擅長的事情之一,因此就找機會露了一手。事後,本是來送禮的高俅,連同禮物一起,被留在了端王府。

端王坐上皇位之後(宋徽宗),將高俅下放到“基層”(邊關)鍍金,讓宋徽宗沒想到的是,高俅在陰差陽錯之下接連打了幾場小勝仗,再加上宋徽宗的偏袒,高俅一路高升,最終還接管了禁軍,成為北宋權臣之一。

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卻被黑化遭後世罵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說

雖然高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討好了宋徽宗才升至高位的,但這並不能說明高俅就是一個奸臣或者小人,只能說他會投機,比絕大多數人更懂得“社會”這本書。

相反,高俅不但不是小人,反而還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忠義之士,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第一,高俅在邊關的時候,一個名叫劉仲武的將領十分照顧他,後來劉仲武打了敗仗,按照當時的律法,他應該是要被處罰的,但正是因為有高俅在朝中幫他說話,他才能夠穩坐官職,劉仲武死後,高俅依然對他的後人照顧有加;第二,蘇軾變法失敗後,遭到了蔡京的陷害,這時只有高俅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給予了蘇軾家人許多的幫助。

此人本是一朝忠臣,卻被黑化遭後世罵了600多年,全因一部小說

此外,古代講究的是“忠君愛國”,先忠君再愛國,因此站在宋朝皇帝以及朝廷的角度上來看,高俅的確也可以被稱為忠臣,而他之所以會被後世黑化,與他在《水滸傳》等小說中的文學形象有分不開的關係,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