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区干群信心足 持续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十月的阳光,灿烂而温暖。走进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只见一幢幢的新楼房鳞次栉比,庭前院落干净整洁,道路宽敞,村民活动广场体育设施齐全,轻风拂过,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几位坐在凉亭里拉家常的花甲老奶奶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十分惬意。

平坝区干群信心足 持续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刘云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现在住的地方对比以前住的地方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现在温饱和住宿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住在白岩脚的时候回家要爬坡,因为自己有哮喘病很是吃力,现在住的地方很宽阔、平坦,回家就太方便了!以前住的地方是水不通路也不通,现在搬过来了水通了路也通了!在搬来的时候,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考虑得周到,房间里大到沙发、床具,小到锅碗瓢盆都是应有尽有。现在我在村里打扫卫生每月还有一千块钱的收入,温饱已不成问题了,日子会过得越来越红火呢!”今年71岁的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刘云感触颇深的说到。

“为了推动我们高田村的发展和使贫苦户早日脱贫致富,我们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方式划分给贫困户代养,每头可以获取代养费150-200元,每户贫困户可实现年收益6000元—8000元。目前有15户贫困户参与其中,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8户。采取“1:2:5”分配机制,养殖场产生的净利润中拿出30%进行利益分配,其中1/8作为合作社的风险补偿金、2/8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余下5/8作为合作社联结的贫困户分红。目前高田丰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结的分红贫困户为10户,平均每年分红约9000元。采取“1:2:5”分配机制,养殖场产生的净利润中拿出30%进行利益分配,其中1/8作为合作社的风险补偿金、2/8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余下5/8作为合作社联结的贫困户分红。目前高田丰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结的分红贫困户为10户,平均每年分红约9000元。通过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的方式,共三年分红期,每年3000元。通过入股模式,即扩大了合作社的经营,又解决了贫困户单打独斗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不稳定因素的困境。目前已签订入股协议的贫困户有40户,第一笔分红已于2017年6年9月发放到位。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结合合作社的务工需求,签订劳务合同,每月工资2000元,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目前已有8户贫困户在养殖场务工。”天龙镇高田村支书朱高学有条不紊的说到。

高田村合作社今年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除了拓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高田村还建立起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循环利用体系,改革创新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村级农业公司,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成立了以村集体经济为主的高田村紫荆农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实施以种植科技马铃薯、三七药材种植,莲藕种植、食用菌、烟蔬混合轮种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积累资产收益,积累扶贫试点经验,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鼓励引导村中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助力试点贫困户增收,从而实现贫困户“有事做、能致富、早脱贫”。

平坝区干群信心足 持续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几位花甲老奶奶坐在凉亭里拉家常

为了改变村庄面貌,素质提高是根基,该村成立了“鸿鹄励志”助学会,明确每年对考上大学及重点高中或在该村小学一至六年级成绩前三名的学生,进行张榜表扬,发放奖金,给孩子们树立榜样,重塑文明乡风。“取鸿鹄之名就是希望村里的孩子志存高远,胸怀大志。”鸿鹄励志”助学会会长陈浩感慨的说。

天龙镇高田村,作为平坝区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的一个具体缩影。

今年以来,平坝区委、区政府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加快打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投资6亿元完成平齐路及天织路改扩建,有效改善乐平、齐伯、十字等一类贫困乡镇的交通条件。投入5500万元,完成全区农村公路破损路面维修654公里48.7万平方米。投入2.66亿元完成“组组通”项目195个487.8公里,全区实现乡、村、组公路全覆盖。实施水利惠民工程。投入5.4亿元,完成石朱桥水库(中型)和老营水库建设。投入2100万元,完成白云、齐伯等乡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解决了6万多群众的供水问题。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实施小农水项目,有效解决4万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受益人口4万多人。投入1.18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73处,惠及农村人口1564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583人)。实施乡村治理工程。围绕补齐农村人居环境这块短板,投入1.1亿元,硬化联户路99.5万平方米、庭院90.6万平方米。投入2.7亿元实施农村亮化、美化、净化、绿化工程,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投入3000万元,建成农村污水一体化项目32个;采取“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模式,村村配套垃圾收集清运设施,对红枫湖流域涉及的村实行环境外包,有力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富起来、美起来。

平坝区干群信心足 持续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长势良好的三七药材

在打赢产业扶贫这场硬仗中,该区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理念,重点在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上做文章,制定产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坚决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发展特色产业。深刻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蔬菜、茶叶、食用菌等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优质米、蔬菜、中药材、生态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调减玉米等低效农作物6.84万亩,新增中药材面积1.21万亩,牧草面积1.65万亩,精品水果1.67万亩。建成蔬菜种植基地12万亩,复种面积达30.5万亩次,茶叶面积2.45万亩,食用菌910亩,优质米种植10万亩。加强资金整合力度,投资6.5亿元,规划建设肉牛集中养殖场50个,已建成19个,建成生猪代养场50个,建设肉鸡代养项目点50个,肉禽存栏75.72万羽,出栏221.72万羽。建成高寨食用菌、大陈寨折耳根、二官大葱等一批示范基地,达到“村有产业、户有门路、人有就业”的目标。投资7260万元,培育建设81个村社一体经济组织。投资2800万元,建成区级农产品交易中心一个。探索了“订单种植、畜禽代养、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扶贫运作模式,共计带动农户30677人。以邢江河休闲农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农家乐等,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建强经营主体。坚持长短结合、内外结合,配套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多种形式联结贫困户,培育了康农生态、德康农牧、昊禹米业等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2家,鼎兴、为民、万佳等专业合作社352个,家庭农场58家、规模养殖场293个,农业园区15个,打造了金凤徕、林卡等一批品牌农产品,带动全区4868户15522名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深化电商扶贫。新建区食品大数据中心和黔中创客小镇电商平台,打造“一镇三馆N站点”网上专业市场,建成互联网超市60个、贵农网站点68个,开设网店500家,实现了“区、乡、村”三级全覆盖。2017年全区电商零售额达6371万元,1000余名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平坝区干群信心足 持续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天龙镇高田村支书朱高学在蔬菜地里

在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中,该区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关键招”,采取以产定搬、以岗定搬,通过城镇化集中安置,落实后续扶持等有效措施,让搬迁农户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2016年以来,全区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70户3083人,新建安置点16个,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同时,根据搬迁对象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结合农户发展意愿,利用相关扶贫项目和政策,“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实施产业项目11个,完成搬迁农户1333人劳动力台账和1330人就业台账登记,实施搬迁农户就业技能扶贫培训1027人(次),组织30余家企业到安置点开展送岗位专场招聘活动,落实就业1330人,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在教育保障方面,严格按照要求,扎实推进“五个全覆盖”,2014年以来,累计落实资金5392万元,资助农村困难家庭学生54613人(次)。落实资金1.06亿元,改善141905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生营养,发放助学贷款7501人(次)4401.5万元。医疗保障方面,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四重健康医疗保障制度,实行“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合,让全区所有贫困群众看得起病。2016年以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四重医疗保障12942人(次),总补偿金额5596.86万元,其中政府兜底827.33万元。扎实开展医疗队伍扶贫巡诊活动,对贫困人口常见病、多发病等进行摸排和救治,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向村延伸,促进群众拥有较高医疗服务保障。实施社保兜底,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住房保障方面,2014年以来,高质量完成各年度危改任务8597户,补助资金1.51亿元。其中,自筹资金5200万元,兜底解决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286户;采取财政“两年贴息”的方式,协调银行为困难群众办理贷款,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户建房难问题。筹资1.2亿元,对全区有人居住、主体安全但相对老旧的房屋进行修缮,补齐门窗,完善房屋使用功能。通过危房改造、兜底保障、房屋修缮及政策宣传等方式,确保群众的住房安全。

平坝区干群信心足 持续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天龙镇高田村支书朱高学在三七药材种植大棚里

今年九月,一条喜讯传遍黔中大地,平坝区作为14个退出贫困的县区之一,该区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信心越来越足,前行的足音也越发铿锵有力。

随着平坝区退出贫困县,该区也迈进决胜同步小康的崭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平坝区将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产业发展巩固工程、脱贫任务清零工程、基层组织创新工程“四大工程”,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开展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开展建档立卡专项评估检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专项治理、开展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专项治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五个专项治理”,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实施乡村振兴质量兴农、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乡村善治、民生改善、要素保障“六大攻坚”,争做同步小康排头兵。

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平坝区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采取超常规举措,举全区之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将持续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力争交出一份精彩的脱贫攻坚“平坝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