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轉世文豪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詩書畫具佳,稱為三絕,與蘇東坡齊名,世稱“蘇黃”。

“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轉世文豪黃庭堅

黃庭堅小時候非常機警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他舅舅李常到他家時,隨意的從書架上取出一本書考校他,沒有他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認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也就是神童、天才。

有一天,李常來到黃庭堅家,見黃庭堅正伏案攻讀,便想試一試外甥的才學。進書房時,李常見院內有一棵桑樹,便以桑、蠶、繭、絲、錦緞之間的關係為題,吟頂真上聯道: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見舅父又來考試,黃庭堅非常高興,才思益發敏捷。他從手中握的那管毛筆得到啟發,立即答對出下聯: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筆,筆寫文章。李常見外甥小小年紀便能對出這樣難度較大的聯句,從此對黃庭堅更加器重、愛護,著意精心栽培,使之進步更快。

黃庭堅七歲時,作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轉世文豪黃庭堅

八歲時,作詩送人參加科舉考試:“萬里雲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二十二歲時,考中了進士,出任葉縣縣尉,從此步入仕途。由於他剛正不阿,一心為民,時常批評時政,淡泊名利,導致仕途起伏,屢遭貶謫。但他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成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轉世文豪黃庭堅

黃庭堅為什麼有如此高的才學呢?明朝的大詩人、大才子袁枚給了我們答案:“書到今生讀已遲”意思是說像黃庭堅這樣集詩、書、畫三絕的大人物,當然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如果這今生才開始讀,是不是已經太晚了呢。這就涉及到有關黃庭堅轉世的傳說了。

據說,黃庭堅二十六歲任黃州知州(今蕪湖)時。有一天,夢見自己走到一個地方,看到一個白髮斑斑的老婆婆,在門外設香案祭拜。香案上面供有一碗芹菜面,黃庭堅一聞面,端起來就吃,夢醒後,口齒間還留有芹菜的餘香。黃庭堅以為是自己公務忙碌成夢,心中不太在意。第二天午睡,卻再度夢見昨日的情境,醒來覺得異常納悶,於是循著夢境,不知不覺走到一個村落。果然看到夢中的老婆婆,手中拿著嫋嫋的三支香,喃喃地對天禱告。奇異的是,香案上正擺了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芹菜面。黃山谷走上前問道:“老婆婆!你在做什麼呀?” “昨日是我死去二十六年的女兒的忌辰,我在祭拜她呀!”黃庭堅一聽非常驚詫,怎麼正好和自己的年齡相彷,急忙再追問:“你女兒平日喜歡做些什麼事呢?”

“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轉世文豪黃庭堅

“她在世的時候,喜好茹素奉佛,喜歡閱讀詩書佛經,矢志不嫁,尤其喜歡吃芹菜面,因此我每年忌日都要為她準備一碗。”“我能參觀她的閨房嗎?”“可以啊。”於是老婆婆帶領黃庭堅進入房門,只見書架上擺滿了許多自己曾經讀過的經書古籍,牆角放置有一口大櫃子。黃庭堅好奇地問:“那裡面都放些什麼東西?能打開來看看嗎?”老婆婆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放些什麼東西,更不知道鑰匙擺在何處。黃庭堅沉思了一下,彷佛憶起了什麼,很快就找到鑰匙,打開櫃子一看,驚得說不出話來:原來裡面放滿了自己每次參加科試的文章!黃庭堅終於明白,眼前這位孤苦無依的老嫗,就是自己前生的母親。他雙腳一跪,誠懇地說:“老人家!我就是你女兒的轉世,請你回去接受我的奉養。”黃庭堅將母親迎奉回家孝養,並且還特地自題詩偈說:“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意思是說自己雖然是個帶發的在家人,卻是心向往道的法同沙門;雖然生活在五欲六塵之中,卻不為俗塵所染汙。嘆人生似夢,身外還有拘累之身,真是“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傳說只能是傳說,大家不要信以為真,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其實,黃庭堅之所以能在文學上取得那麼大的成就,雖有天生聰慧的原因,但更離不開後天的努力和名師(蘇東坡)的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