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转世文豪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书画具佳,称为三绝,与苏东坡齐名,世称“苏黄”。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转世文豪黄庭坚

黄庭坚小时候非常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时,随意的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考校他,没有他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认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也就是神童、天才。

有一天,李常来到黄庭坚家,见黄庭坚正伏案攻读,便想试一试外甥的才学。进书房时,李常见院内有一棵桑树,便以桑、蚕、茧、丝、锦缎之间的关系为题,吟顶真上联道: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见舅父又来考试,黄庭坚非常高兴,才思益发敏捷。他从手中握的那管毛笔得到启发,立即答对出下联: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李常见外甥小小年纪便能对出这样难度较大的联句,从此对黄庭坚更加器重、爱护,着意精心栽培,使之进步更快。

黄庭坚七岁时,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转世文豪黄庭坚

八岁时,作诗送人参加科举考试:“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二十二岁时,考中了进士,出任叶县县尉,从此步入仕途。由于他刚正不阿,一心为民,时常批评时政,淡泊名利,导致仕途起伏,屡遭贬谪。但他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成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转世文豪黄庭坚

黄庭坚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才学呢?明朝的大诗人、大才子袁枚给了我们答案:“书到今生读已迟”意思是说像黄庭坚这样集诗、书、画三绝的大人物,当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前世已经读了很多书了,如果这今生才开始读,是不是已经太晚了呢。这就涉及到有关黄庭坚转世的传说了。

据说,黄庭坚二十六岁任黄州知州(今芜湖)时。有一天,梦见自己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个白发斑斑的老婆婆,在门外设香案祭拜。香案上面供有一碗芹菜面,黄庭坚一闻面,端起来就吃,梦醒后,口齿间还留有芹菜的余香。黄庭坚以为是自己公务忙碌成梦,心中不太在意。第二天午睡,却再度梦见昨日的情境,醒来觉得异常纳闷,于是循着梦境,不知不觉走到一个村落。果然看到梦中的老婆婆,手中拿着袅袅的三支香,喃喃地对天祷告。奇异的是,香案上正摆了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芹菜面。黄山谷走上前问道:“老婆婆!你在做什么呀?” “昨日是我死去二十六年的女儿的忌辰,我在祭拜她呀!”黄庭坚一听非常惊诧,怎么正好和自己的年龄相彷,急忙再追问:“你女儿平日喜欢做些什么事呢?”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转世文豪黄庭坚

“她在世的时候,喜好茹素奉佛,喜欢阅读诗书佛经,矢志不嫁,尤其喜欢吃芹菜面,因此我每年忌日都要为她准备一碗。”“我能参观她的闺房吗?”“可以啊。”于是老婆婆带领黄庭坚进入房门,只见书架上摆满了许多自己曾经读过的经书古籍,墙角放置有一口大柜子。黄庭坚好奇地问:“那里面都放些什么东西?能打开来看看吗?”老婆婆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放些什么东西,更不知道钥匙摆在何处。黄庭坚沉思了一下,彷佛忆起了什么,很快就找到钥匙,打开柜子一看,惊得说不出话来:原来里面放满了自己每次参加科试的文章!黄庭坚终于明白,眼前这位孤苦无依的老妪,就是自己前生的母亲。他双脚一跪,诚恳地说:“老人家!我就是你女儿的转世,请你回去接受我的奉养。”黄庭坚将母亲迎奉回家孝养,并且还特地自题诗偈说:“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是个带发的在家人,却是心向往道的法同沙门;虽然生活在五欲六尘之中,却不为俗尘所染污。叹人生似梦,身外还有拘累之身,真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传说只能是传说,大家不要信以为真,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其实,黄庭坚之所以能在文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虽有天生聪慧的原因,但更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和名师(苏东坡)的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