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中医治病是否经常需时较长?

答:中医对于治疗一般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癌症等, 确有显著成效。 不过, 中医治疗急症方面, 也同样不逊色, 例如针灸的醒脑开窍法能改善急性中风的情况;至于治疗时间的长短,必须依据病情的程度和不同疾病而确定,不可一概而论。一般而言对于慢性虚损性的疾病,需要比较长的治疗时间,而对于急性热病或外感所需的疗程就较短。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中药是否一定苦的?

答:不是。简单来说,中药的药味主要五种:辛(辣)、甘(甜)、酸、苦、咸, 又称「五味」。药味与其药物之效能有着密切关係。

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血作用,如川芎;

甘味药具有补益、缓急作用,如甘草;

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

苦味药具有清热、降泄作用, 故一般清热凉茶多是苦味,如黄连;

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如芒硝。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有些人进补后会出现一些病徵,例如流鼻血,这些情况是否所谓的虚不受补?

答:「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治病还是日常调理,都应当注意虚证才可以使用补法,实证则不应使用。

根据气血阴阳的耗损,补益药可分为益气、补血、滋阴、补阳四大类,如果补不得其法,便会出现所谓的虚不受补。例如一个阴虚火旺的病人,本已有口干舌燥、头晕眼花、五心烦热之症状,应当进服甘寒养阴之品以滋阴清热。然而若病人误服辛温助阳之品,助火伤阴,则可引致症状加重,甚至出现虚火上炎而流鼻血。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中医是如何认识「亚健康」的呢?

答:「亚健康」是指身体状况介乎健康与患病之间的分水岭区域,是身体已经出现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而又尚未到达病的状态。

由于亚健康比健康的人走向心理或生理疾病的速度和比例要高得多,故预防及消除「亚健康」便成为现今医学界之一大要务。要防治亚健康,除了要注重身心健康,注意饮食,按时作息及做适量运动外,还要对小毛病的出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中医把一些常见的「亚健康」状态概括为以下几个类型:肝郁气滞型、痰湿内生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肺卫气虚型、脾肾阳虚型等。想了解你有否处于某种「亚健康」状态,可以向医师咨询。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针灸是甚麽?

答:针灸分为针刺和艾灸两种治疗方法,合称针灸。针刺法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剌激人体的经络腧穴,并实施提插、捻转、补泻等不同手法。灸法主要是用艾叶点燃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薰烤以温通气血。针法和灸法都是通过刺激人体一定的部位(腧穴),以起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袪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刺法有补有泻,灸法则长于温补、温通。针法效果相对较速,灸法效缓而持久,二者经常配合使用,以加强效果。对有些禁针的穴位,如神厥穴(肚脐),或不宜针者,则可以灸法代之。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中医的「标本理论」是怎样呢?

答:在中医理论中,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从邪正双方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病性的缓急来说,疾病的急性期为标,缓解期为本。中医「标本理论」可以直接指导中医临床治疗。在治疗原则方面,中医理论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标本同在时,可「标本同治」。

举例如肝硬化出现腹水的病人,中医诊断为「鼓胀」。当病人有重度腹水,导致呼吸困难,难以平卧,大小二便不利,就应以利水消胀来治疗,这就是治标(针对症状、急性期);然而腹水消除以后,应当培补正气,调肝理脾肾机能,这就是治本(针对病因、缓解期)。当然民间所谓「中医治本不治标」不可一概而论。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如何看待某些中药的毒性副作用?

答:民间一般认为中药药性平和,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其实,这是一个谬误。任何药物在不当使用时,都可出现毒副作用。如人参是一种大补元气的中药,但用于治疗发热,口苦出疮,大便秘结的病人时,就会加重病情。所以服用任何中药前,都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近年国际上有报告指出,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可引致肾衰竭。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处方通常是使用「川木通」而不是「关木通」,故严格鉴定中药品种对于防止中药中毒非常重要。另外,许多能治疗奇难杂病的有毒中药,例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乌头、附子等,更必需小心注意其剂量以及炮制方法,以防止出现药物中毒反应。所以,民众在服中药及中药制品时,一定要咨询中医师的意见,以防中药中毒的事故发生。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把脉」能知百病?

答:「把脉」的而且确能帮助诊断疾病,不过单靠把脉辨证往往只会得出片面的判断,例如孕妇中常见之「滑」脉,其实亦可见于肠胃有湿之病人。

要作准确的判断,必须要「四诊合参」- 望(观察病人外在有何异常表现)、闻(包括听语声及嗅气味)、问(问病人主观症状、病史)、切(把脉及触诊),综合全身症状及表现,才可立下诊断结果。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答:首先,中医治病着重辨证论治,针对患者个体特异性,可选用不同的治疗方药。如同为感冒的病,可有风寒,风热,体虚感冒的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案就会不同。风寒型病人,应当用祛风散寒的中药方剂,而风热型病人,则採用祛风清热的中药方剂。而对体质虚弱的感冒病人,就应当扶正祛邪,并适当加强益气固表的治疗。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的精髓所在。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中药有所谓寒凉温燥四性之分,那么我们日常所吃的肉食蔬果也有吗?

答:药食同源,任何动、植物食物皆可入药使用,因而食性与药性一样,也有寒凉、温燥之分。例如我们平时吃的猪肉性平偏凉,牛肉则性温而燥。

问:既然中医用中药治病不是基于对化学成分的认识,那么用中药治病的原理是什么呢?

答:中药治病是通过药物的不同药性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每种中药都有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的属性,并有其各所归经。每一种药的性能都是从长年累月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例如,药物的四气是与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而言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舨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有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内经.素问》亦说:「寒以热之,热以寒之。」这便是一般的基本用药规律。事实上近年来中药化学的研究和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对中药治病的原理有了不少的认识,对于中医治病也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中药没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也不会损害健康,所以即使不对证也没多大害处?

答:中药治病,是通过药物的不同偏性以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所谓药性皆偏,是药三分毒。如果在没有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错误使用中药,必定会产生副作用。

中医原理之中医药问答

问:中药一定等于「苦茶」?

答:其实自古以来,中药是有很多剂型的,而中药剂型是指药物经过加工所制成的各种不同形态。常用之剂型有:汤、膏、丹、丸、散、酒、露、锭等。临床应用上则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不同的剂型。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的失调情况,旨在协调整体气血脏腑平衡,通过综合治疗效应达到痊愈目的。本人擅长: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不孕不育、男性问题,减肥瘦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