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據備份,可能存在「大學問」

數據備份對於企業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大部分企業都需要將數據和應用程序備份到某個位置,以便於出現意外情況能夠及時恢復數據和應用程序,這也是降低意外損失的有效方案。

關於數據備份,可能存在“大學問”

企業可以採用備份站點和備份技術兩種方式。這些措施和技術可以是被動的,意味著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站點和業務,並重新運營。或者也可以採用主動的措施和技術,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在某種情況自行啟動現有數據和代碼來代替已經損壞的系統,用戶甚至不知道已發生了什麼故障。

但最重要的是企業選擇採取備份方式時應該應該考慮到其應用程序和數據集對業務的價值。也就是說要了解其實用性,並確保在能承受的成本範圍之內。

選項一:區到區域的災難恢復

企業可以在同一個公共雲提供商中設置兩個區域或更多區域來實現災難恢復。比如其中一個出現中斷的情況,另一會啟動繼續工作。

企業可以付費以獲取複製到北非區域的數據和應用程序的王錚副本,以便於他們可以無縫的接管。或者企業也可以使用更有效的方法在另一個區域快速恢復。

選項2:雲到雲的災難恢復

採用雲備份的企業都會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所使用的公共雲提供商倒閉或者業務中斷,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數據和應用程序,使用一個公共云為另一個公共雲提供備份。儘管這是在備份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但為了支持災難恢復需要多線程進行,這意味著企業需要保持兩種不同的技能組合,具有兩種不同的平臺設置,以及其他的成本和風險。

當企業嘗試在主要平臺和備份平臺複製數據或應用程序時,正在進行的雲到雲系統複製(又名雲間複製)增加了出錯的可能性。這不是人們想要的結果。雖然並非不可能,但不同的雲平臺之間比同一供應商內的雲平臺內複製的難度要高出五倍。這就是為什麼除了少數一些企業能夠實施,雲平臺之間的支持幾乎不存在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