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以及背後的5大關鍵思維模型

薦語

BOBO IS COMING


用分銷模式抓住紅利期,在不同的場景運用品牌差異化戰略解決不同的問題,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以及每一個關鍵營銷動作背後的5大關鍵思維模型。

牛人簡介

BOBO IS COMING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肖榮燊,韓後CEO,創辦美妝行業第一個電商節“919愛購節”,2013年策劃的“張太(廣告)事件”被媒體機構評為十佳營銷傳播案例,2015年獲得中國廣告長城獎,2016年獲得年度電商創新人物的榮譽,2017被評為廣東年度經濟風雲人物。

目錄

BOBO IS COMING


1、韓後CEO肖榮燊的個人成長經歷

2、如何通過打造品牌差異化,解決不同場景下的商業問題

3、韓後電商起盤的三步法,運用概率模型大幅度增加創業成功率

4、肖榮燊的加減乘除思維模型,從多維度解析他如何3個月回款1.5個億

5、a的n次方概率模型,創業成功率的計算公式

6、肖榮燊對未來的展望,從品牌運營者跨到平臺服務商

正文

BOBO IS COMING


這一期,能夠邀請韓後CEO肖榮燊來做節目,真的是很不容易的。第一次見面,是我去混沌大學做分享,他坐在下面聽。第二次,是全球合夥人新聞發佈會現場,我邀請他來到現場做了一次分享,收到了現場觀眾大面積好評。

再然後,第三次,是單獨去到他公司做了一次拜訪。第四次,就是最近的這一次,第二屆私密會,只有四位分享嘉賓,邀請他過來做了一次徹底的韓後覆盤。

做這一期節目,我是非常謹慎的,韓後是一個幾十億級別體量的化妝品品牌,是有著超級寬度的。比如它有2萬多家線下門店,有多位明星代言人,比如黃曉明、黃子韜、全智賢,等等。2億元拍下廣州小蠻腰5年的廣告,登上央視春晚,曾經冠名《中國好聲音》,感覺,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創業者,很輕易能達到的一個高度了。

我知道做這一期內容,有難度,所以,我刻意安排了很多個場景和肖榮燊有了更多的接觸。

肖榮燊是一個天才,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幫助一家企業做諮詢,一年諮詢費1000萬起步,幫助這家企業從3億體量做到了15億體量。在韓後創業後,做了三個動作,通過三個分銷商解決了1200萬的現金流,打造了一個營銷爆點,使用了一次人才槓桿。這些關鍵性動作的細節,下面會有準確的描述。

他還做了一次,事件營銷,“張太事件”,版面費用只有9.8萬,實際傳播效果達到了1-2個億的量級。

他還做了一件特別酷的事情,利用三個月時間,從賬面上的現金餘額為零,做到了現金餘額1.5個億。當年,他成功的把韓後的銷售額,從2個億體量,拉到了4個億體量,成功投放了1.7億的廣告費,這裡面使用了類金融的操作槓桿,下面也會有準確的操作流程。

這些事件的表面看,就是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結果。但是,老肖,這次在我們的私密分享會上說,他的每一個動作,背後,都有一個不變的思維模型。比如說漏斗模型,比如說槓桿模型,比如說加減乘除模型,再比如絕對值模型,等等,本期內容都會有詳細介紹。

相信這一期會對你企業的日常經營,產生巨大的影響!

1

做韓後之前

累積了這樣的寶貴經驗


我們先來看看肖榮燊的第一份工作,2008年,他們五個人組成了一個小的執行團隊,負責幫企業做整體的託管諮詢,什麼叫做託管諮詢呢?就是除了董事長之外,所有的人和事,全部都要交給他們。要求是,先給他們付1000萬諮詢費,一個月80萬,同時你一年銷售額裡面的1%-3%不等,要做抽成和對賭,前面的1000萬是不對賭的,後面的1-3個點是要對賭的。

他們五個人,什麼都沒有,只有五臺電腦,最高收入達到了6500萬的年收入。他們這個團隊當時最典型的諮詢案例,就是聖元奶粉,從一年3億銷售額,幹了三年,幹到了15個億,然後上市。隨後,又做了保健品、衛生巾的諮詢項目。

他們做諮詢項目的前端和尾端,每年開一次大課,每次有30-50人,都是公司老闆,收費20-50萬每人,兩天。這兩天講的內容,都是他們實操項目的一些經驗和細節,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服務他們的合作客戶。

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合作客戶,因為一年只能選擇一家來合作,所以要特別謹慎。因為只要選擇,就會把接下來的時間,全部搭進去,所以,選擇的項目,要有絕對的把握。

你看這個環節,很多做諮詢的都會採用這樣的方式,先通過培訓的方式來把人圈進課堂,高門檻,意味著能夠確保聽課人群的質量度,為什麼要先用培訓的方式把人圈進來呢?

一個是過高的客單價,需要有一個極大的信任,這個信任的建立,又需要一個絕對的時間來保障,時間是一個絕對值,所以,就把這個時間,放進了課堂。

另外一點,諮詢不是一個常規性的大眾產品。一般老闆,都想用自我學習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所以,培訓,比諮詢更加容易接受。所以,開發市場的策略,就是先放出來一個不需要再教育的產品,接觸到用戶,然後,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順其自然的提出來你的高價值產品,就是這樣的一種方式。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後來,因為這個諮詢項目對這五個人有著巨大的依賴,沒有辦法實現批量化複製。當時,這個團隊裡面肖榮燊負責營銷,還有人力資源,渠道和組織的天才,等等,每個人都是一個領域的頂尖人士,這幾乎就是不可複製的。

後來五個人解散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老肖認識了一個日本品牌,曼秀雷敦,本來他想去挖人來著,結果聊著聊著,就被人家聊進去了,就去曼秀雷敦做了品牌負責人。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把曼秀雷敦的防曬系列,從全國排名第十,做到了階段第一,男士系列做到了階段第二名。只是打不過歐萊雅,但幹過了妮維雅,這是他在曼秀雷敦,最驕傲的經歷。

所以,為什麼要說這一段經歷呢?

你發現,肖榮燊整個的商業道路,不是一個底層商業思維,而是一個科班出身的營銷人的思維。他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創二代,他父親在1978年的時候,就是一個成功的服裝商人,他的思維受家族影響很大,並且,他在最開始的階段,就已經站在了商業的制高點,他接觸到的企業,都是幾億,幾十億的體量,比如聖元奶粉啊,飛鶴啊,等等。並且他的角色都是實際參與的操盤者。

所以,他不需要知道太多實際操作的方法,比如說,百度競價怎麼做?品牌該怎麼打造?代理商要怎麼開拓市場?這些操作層面的細節,他都通過,一種特定的思維模型來解決。

今天這一期節目的重點,就是把老肖的底層思維邏輯,扒出來。這樣,我們也可以像他一樣,不用苦哈哈的,光考慮做搬運工的工作了。他對自己的形容,打小仗,他沒有任何優勢。但是,打大規模的戰役,他這種人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這個底層邏輯,原則上來說,不管是大項目,小項目,都是可以套用的,但前提是,你能夠充分的理解和吸收。

2

韓後起盤後的增長曲線

2011年,老肖,認識了韓後另外兩位拍檔,馬上決定投錢進來共同創業,成為合夥股東和極速者。他進入韓後後,這個品牌就進入了飛速的發展期,2011年做到了8000多萬,2012年,做到了2個億,就是以這樣一倍一倍的速度,開始迭代,到了2015年,就超過了10億級別的體量了。

這其中的一個關鍵性節點,就是2014年,紅杉資本開始注資,2016年又一輪資金進入,每一輪,都是一個多億。所以,從節奏來看,2011年是1個億,2012年是2個億,2013年4個億,2014年是8個億,2015年超過10個億,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增長速度。

但是在2016年以後韓後的增長就進入了平緩期,為什麼呢?2015年,正是微商瘋狂發展的一年,2014年,韓後的微商就已經起盤了,但是,2015年的二季度左右,韓後就把微商給停了。

因為當時的微商,無法實現財務公開透明化,財務狀況無法明晰的給到投資方和審計方,為了整個項目的大盤安全,就果斷的把微商收住了,現在考慮起來,老肖是心懷遺憾的。如果當時不是過早的啟動IPO,估計今天的韓後,在微商市場應該會有大的作為。

3

韓後分銷模式抓住的紅利


老肖說,作為創業者,不管是有意無意,開始創業的時候,如果你抓不住紅利期,就是在找死。

那麼韓後的起步,是抓住的哪一個紅利期呢?

韓後當時切入的是一箇中國消費者,在四五六線城市,徹底迭代的,化妝品分銷領域。就是各地的個體護理店,那時候,有兩個契機。

一個是大的宏觀契機,2009-2010年左右,當時的收入和物價並漲,人們的消費力開始上漲,國家撥出來了4萬億,實際上這個錢在各個維度做各種基建,實際上,最終這個錢,都會落到消費者手裡。

各種的補貼措施,使得四五六線城市的白領工資基本上翻了一倍,但是,對於化妝品這個行業來說,它的核心成本並沒有增加,相反是下降的,化妝品產業的核心成本實際上是石油化工。

原油最高峰的時候達到140美元一桶,現在平均穩定在80,最低的在40左右,所以你看,價格要素在上漲,成本要素在下降,當你碰到這樣一個局勢的時候,你該怎麼做呢?化妝品就是這樣的一個產業。

一般企業會默認,享受這一個利潤紅利,而當時,韓後,就判斷這是一個最大的彎道超車的機會。就是把多出來的利潤,變成推廣的成本,來實現品牌的逆襲。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於是他們的做法是,把成本要素,往上漲50%,價格要素往上漲100%,剩下的就是他們的空間了,這不是盈利空間,而是逆襲的空間,比如說,拿這部分錢,來補貼品牌要素,渠道要素,還有產業要素。

一般的化妝品品牌,會把當年度銷售額的15%拿出來打廣告,而韓後判斷出了紅利期以後,把這個投入比例,提升到了25%-30%。這意味著,當你有了4億的銷售額,拿出了兩倍的錢來投放廣告,意味著,你有了將近10億的品牌力,這就是最好的彎道超車的機會。

這個紅利點分析出來了以後,在2011年一直到2013年,韓後就做了一件事情,廣泛的在四到六線城市,開疆擴土,什麼方式都可以有。打廣告,開渠道,做終端市場,所有方式全用,因為多出來的利潤,必須要花掉。

這樣,一直到2013年做到了四個億以後,就到了一個關鍵點了,一個企業,是不是要在佔有市場優勢時離開你的舒適區,一個企業能不能有大的發展,一定不是取決於你在紅利期有多麼牛逼,而是取決於,你在進入紅海區以後的表現。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4

韓後的屈臣氏差異化戰略殺手鐧


從2013年開始堅決的切入了屈臣氏,屈臣氏裡面的化妝品,都是國際最頂級的百億級的玩家在玩,當韓後切入屈臣氏以後,用怎樣的策略來玩呢?

我們說做品牌的三個要素,統一,重複,差異化,前面的兩個點,統一,和重複,大部分品牌都在做,但是,第三個元素,差異化,大部分的品牌都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好。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怎樣理解呢?

屈臣氏的門店,遍佈在全國各地,大部分進駐屈臣氏的品牌,都是直接,把這個品牌現有的產品系列,直接堆進去,就是原來有什麼,就在屈臣氏裡面賣什麼,這樣的做法背後,就是把屈臣氏,只是當成一個賣場而已。但是,屈臣氏,本身,是一個獨特的區別於一般賣場的銷售模式,他的人群屬性,和一般賣場不一樣,更加的強調個性化。

當時,韓後的做法,就是,專門針對屈臣氏這個渠道,單獨闢出來一個產品部門。針對,屈臣氏的特定銷售渠道,分析他的目標客戶人群,畫像,針對這個渠道,單獨開發產品。實際上,在屈臣氏的賣場,誕生出來了一個不一樣的韓後。

這個就是品牌的差異化路線。

其實這個差異化的路線,在很多場景下,有著更加細分的應用。

你知不知道做百度競價的推廣人員,也在使用差異化的策略。比如說,他們為了獲得更大的流量,就把搜索的關鍵詞設置的很寬。比如說你是賣阿膠糕的,但是你又想把減肥的人群也拉進來,於是,你投放了減肥類的關鍵詞。

如果搜索這一類詞的人,一進來,看到的都是你的標準頁面,比如,阿膠糕怎麼補身體?你想,這個用戶的反應是什麼?我是減肥的需求,你還讓我補,他立刻就退出了。但是,如果,開頭部分,你給他描述了一個肥胖是因為內分泌失調造成的,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調理,怎麼調理呢?用阿膠糕。用這樣的方式,就能極大提升轉化率。

其實上面的兩個場景,都是差異化。前面是針對銷售門店的人群,把門店的產品差異化。後面,是根據搜索詞進來的人群,實現頁面內容的差異化。差異化本身,都是為了投其所好,提升轉化率,進而就是市場佔有率。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韓後在差異化這個點上是非常堅持的,或者是說,這個是他們在做市場的一個底層邏輯,他們在後續切入電商,切入微商,都是使用的這個邏輯。

進入一個新的戰場,都會基於這個戰場的用戶,人群,以及商業模式,重新設計出一套產品解決方案。本質上來說,一個戰場,在韓後內部,就是孵化出來一家獨立的公司,而不是一個部門。

實際上,在2014年底,韓後內部,已經是擁有四家公司的拼盤。針對四五六線城市的屈臣氏,是一個解決方案,成立一家公司。針對電商又是一個解決方案,再成立一家獨立的公司,微商也是,傳統的門店分銷同樣也是。

這個和宗毅的裂變式創業,是有很大的相關性的。它本質上是通過商業聯盟的方式,來解決了一個品牌,在不同場景的商業解決方案。

所以,對於韓後這個品牌,本質上在2014年底,就是成立了四家公司,每家公司都有幾個億的體量,然後拼在一起有十幾個億的體量。

到目前為止,韓後內部一共是有七家公司,這七家公司就是7個不同的銷售渠道。這個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呢?

上面我提到的公司實際上在內部不是以獨立形式存在的,為了方便你的理解,就用公司做了替代,實際上就是獨立運營的一個單位。

這裡有一個理論模型。

人和商業都是這樣的邏輯,你把各個元素全部規劃成為四個圓圈,做好這四個圓圈就可以成功了,這四個圓圈,分別是,產品,渠道,品牌營銷,消費者。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首先,確定你的目標消費者,比如你是,三四線的城市的大姐,還是一二線城市的大媽,白領。確定好了目標消費者之後,就需要,對你的產品根據目標消費者進行定位。

目標消費者解決以後,然後就是渠道模型。不管你是直銷,店銷,還是分銷,都要根據,你的產品和目標消費者人群,所觸達的交集來設定。交集設定完之後,你的營銷方式,你的渠道利益分配方式,還要單獨設定。

當你看清楚這個模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我們必須要努力找到,產品,渠道,品牌營銷,和消費者,這四個圈之間的交集。才會讓這個商業模式,不斷的去適應各種的變化,怎麼去找呢?這就需要考驗創始團隊的感覺了。

5

韓後電商起盤的三個關鍵點


我們上面說,韓後內部本質是多家公司的集合體,他們在做每一個項目的時候,都會拿出500萬,重新組建團隊,利用新成員不同的基因,來完成跨界。韓後的電商是從2013年年底開始起步的。

當時的市場環境是這樣的,同行的,頂尖品牌,都是做到2個億的體量。比如丹姿,美膚寶等品牌。但是,到了2014年底的時候,韓後的電商,就已經做到了1.5個億。2016年中旬的時候,就已經做到了這個行業的前三。

這是他們電商在三年內取得的結果,我們重點來看一下,他是怎麼做到的。這裡面,在他的起盤階段,做了三個動作。第一,拿到了分銷商的錢,解決了現金流問題,第二,使用人才槓桿,第三,找到一個爆點。

先來說,第一個動作,當時的電商屬於剛剛起步,但是,韓後的其他渠道的分銷,還有品牌價值已經起來了。當時,韓後就做了一個動作,找到最牛逼的人合作。判斷是否牛逼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用他能夠承受力的上限來設定,當時行業內,最高的代理商的門檻是200萬,韓後就設定了400萬,但是,做出了保護承諾。

在整個天貓體系,只要十個,而且每年年底淘汰兩個,更新兩個,當時只是招募進來了3個代理商,這樣,就解決了1200萬的現金流問題。

解決了分銷的人,解決了現金流,該把這個錢花在哪裡呢?老肖就把這個錢,花在了人身上,一般來說最常用的做法是找一個電商的運營總監,就開幹了。

但是在他的思維模型裡面,創業的成功是靠概率的,一個人不管是經驗多麼豐富,效率多高,最終的成功也是靠概率,但是,老闆在做事的時候,要的是必須成功,那怎麼辦呢?就是把概率疊加,讓他大過1。

他當時的做法,就是同時找了三個總監,每人40-60萬,每個人跑不同的模式,分銷模式,企業店,直營模式全部上馬,這裡面的邏輯是這樣的,你收了經銷商的1200萬,就需要把這個錢花在對的地方,確保這個事情能夠幹起來,什麼是最確定的因素呢?

就是人,三個超級專業的人,有三個保障,最多一年的開支就是200萬,這是一個很合理的開支。三個模型同時跑,只要跑贏一個,整個電商就沒問題了,在當年,幸運的是,這三個模型全部跑通了。

但是貢獻值是有差異的,第一年,因為缺現金流,分銷的模型在當年佔據了50%的貢獻值,其他兩個模型佔據了50%。但是呢,分銷模型有一個優點是現金流很好,但是缺點是,品牌溢價,和品牌形象,不容易塑造。

所以呢,就把這部分的利潤倒過來,給到了直營模型,假如說常規的品牌,給到電商運營者15%的資源開支,但是,在韓後,就會給到最高45%的點,在這個點以下的開支,不需要申請批准。

你看,在他們電商起盤的時候,首先利用分銷模式,找到頭部代理商,每人400萬,解決了現金流問題,然後,同時啟用三個電商總監,啟動三套模型同時跑,三套模型裡面,給到最重要的戰略價值的模型,三倍的資源。

所以你看,概率模型在這裡的應用,三倍的錢,三倍的人,這樣的一個土壤環境,來換取一個必然的成功,這個邏輯就是通的。

通過這樣的戰略部署,分銷賺了錢,直營的品牌價值也塑造起來了,當直營模型起來以後,帶來了的一個變化,就是分銷模型裡面的代理商,就不敢跟總部去叫板了。

起盤階段,做了三個動作,

第一個,是用分銷解決了現金流

第二個:使用了人才槓桿

第三個:找到了一個爆點

老肖找到了聚美優品的陳歐,開了一個窗口,當時的一天的銷售計劃本來是300萬,結果賣了800萬,這就是找到了一個爆點,這個爆點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反過來,讓人才模型跑通了。

當時的韓後的電商,還是很弱的,進來的員工都沒有太多的經驗,高強度的工作,已經讓大面積的人,出現了離職,正好趕上3月1日的,聚美優品窗口上線,這時候,老肖就做了一件事情,拿了10萬塊錢,當天發掉了,不管是剛來的,還是老員工,都能領,他說,領完錢,如果覺得扛不下去的都可以走,結果,一個人都沒走。這個點以後,韓後的電商團隊就開始穩定下來了。

當在2014年,韓後的電商取得飛速發展的時候,進入到2015年,他們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往上燒,使用了各種方式,拿下了天貓一些關鍵促銷點的第一,他們不是為了這個業績,而是為了這個名頭。

當拿下天貓第一以後,整個的趨勢和形式,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品牌方變成了規則的制定方。

這個就是臨界點的模型,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燒不到100度,那麼其餘的即使是99,都是浪費的,如果燒到了100度,那麼,才會有本質的改變。所以,在老肖的世界觀裡,寧可燒到150度,燒過了,也不會卡在100度的剛剛好,他要的是結果,為了實現這個結果,他不去計較消耗多少資源。

6

人才迭代至關重要


一個企業的發展一定會經歷這樣的兩個時期,一個是起盤的紅利期,一個就是規模化的成長期。

在紅利期的時候,就需要能夠撐得起紅利期發展的人,這種人,一般情況來說,具有冒險精神,有很好的判斷力,有突出的技能,抓機會的能力極強,但是呢,宏觀和耐力都一般,普遍來說,綜合能力不強。

這時候,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核心團隊,就需要進行人才的迭代。

一個企業的發展可以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銷售型的人佔主導,這時候先做業務,其他都可以擱置,然後到了第二個階段,就是品牌型的人佔主導,因為市場渠道體系已經成熟了,品牌的塑造傳播就變成了最大的驅動力,這時候品牌型的人,就開始佔據主導,然後到了第三個階段,就是產品型的人佔據主導。

第四個階段就是財務型的人開始登場了,公司小的時候,只需要簡單記賬就可以,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銷售和品牌體系的完善,整個公司的戰略,就變成了財務的投資主導,一般來講財務型的人,做事理性,但是呆板,和品牌型的銷售型的人,就會產生各種衝突,這時候的人才迭代,就需要處理好各種關係。

上面我們在說到老肖的每一個動作行為的時候,背後都會有一個模型,這就是他思維的底層邏輯。比如說臨界點模型,比如說概率模型,絕對值模型,你發現,他整個的行為體系,都是依靠模型在驅動。當你的行為,在一個底層邏輯的驅動之下展開的時候,就不會跑偏,就會保持一個極高的命中率。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所以我們這一期節目,除了探究他的行為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探究驅動他行為的思維模型。他的認知裡面,任何的技巧背後,都應該有思維模型,不然的話,沒辦法複製。

下面我來重點描述的這個思維模型,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小學數學題,叫做,加減乘除思維模型。

我們先來說加法。

6

加法思維模型


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首先做的就是加法,比如,在做一個項目起盤的時候,都會拉上一票人一起做,這一票人呢,是這樣設計的,設計一個價值鏈模型,價值鏈是什麼意思呢?

一般來說,任何行業,只要是有一到兩年的時間,都會有一個相對可衡量的價值鏈,價值鏈分為幾個象限,所有象限裡面的人,都可以切割分工以及中間的利益。就是你承擔多少價值鏈的比例,你就要承擔多少工作和責任貢獻。然後,你就根據這個,來衡量你在這個企業裡面的角色。

比如說,一般的價值鏈是這樣的,上面是供應商,或者是品牌商,中間是渠道商,或者是經銷商,最後的是零售商,這個鏈條,沒有幾個行業是可以完全規避,只是說,在渠道商和零售商這裡,是設置了多長的鏈條,比如說微商,是把鏈條故意拉長,比如說小米,是把鏈條故意的壓縮。

比如說,你是在創業的初始階段,你就是零,你就沒辦法判斷你的鏈條價值有多長,你只有往前做加法,就是,你只有把你的鏈條拉長,整個體量你才有第二輪的機會,因為長,就能代表絕對值,而切割代表的是比例值。

所以,你看,他在最開始的時候,拿下的分銷商的1200萬,實際上就是拉長了長度,只有有了充足的現金流,你就可以有更長的時間做動作,然後,三個總監同時上馬,也是加法,三倍的資源供給,也是加法。

加法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橫向的加法,一種是縱向的加法,橫向的加法,就是你在創業的初始階段,很多人,是這麼幹的,立刻設定好了十個部門,每個部門找一個負責人,然後平行開幹,結果,半年了,還沒出業績。

你發現,橫向加法,無論你加的再多,多與整個企業的發展來講,都是零,因為,這個階段,唯一能突破零的就是你的產品和銷售,其他的都是無用功,所以在創業的初始階段,只需要做縱向的加法就夠了。

什麼叫做縱向加法呢?就是把你的人和錢,全部投入到能夠直接產生業績的鏈條裡面,比如供應鏈,比如銷售,比如廣告等等。

7

減法思維模型


減法的思維模型裡面,有兩個關鍵詞,叫做,聚焦和尖峰。這個講究的是,你只有打爆一個臨界點,上到另外一個臺階,才有第二輪的機會,而不是去計較為了達到這個點,計算你的消耗值。

這個模型的反應,就是,你看他們在投放廣告的時候,比如說拿下小蠻腰的廣告,拿下央視春晚的廣告,就是一個原則,寧可浪費,都不要有餘力,因為,你要的是必須成功,而不是計較花了多少錢,最怕的是就像燒開水一樣,不到100度,前面的都是浪費,我們又不能保證每一次都恰恰好燒到100度,所以,每一次,我們寧可燒到150度。

因為你如果到不了一個臨界點,你就沒有機會進入第二輪。這就是一個最基礎的邏輯。這裡有一個規律,企業的發展都是一個曲線平臺,當你快速發展的曲線揚起來的時候,還會掉下來,但是,你一定掉不到底部,而是會跨入另外的一個平臺,然後再一次揚起來的時候,再掉下來,再落到一個比之前更高的平臺,就是這樣的一個規律。

所以,從這個邏輯來說,不去找到一個爆點,臨界點,你就沒有進入下一個平臺的機會。如果明白了這個邏輯,你就可以,不計代價的拿下這個臨界點,你要的是他後面的平臺,而不是計較的拿下這個臨界點的投入。


3個月回款1.5個億,深度解析韓後起盤階段的3個核心動作



比如說,他們在2015年,拿下了天貓的第一,是付出了很多代價的,各種投入,各種技術手段,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拿下天貓第一的名頭之後,整個平臺都會宣傳你,你還取得了制定平臺規則的主動權。比如說,花了2個億,拿下廣州小蠻腰的廣告權,花的比電視臺廣告還有貴幾十倍的錢,得到的結果是,韓後因此成為了廣州的標杆性企業,廣州市政府第一次為化妝品企業,在市中心批總部用地。

這個就是減法的思維邏輯。

8

乘法思維模型


乘法模型裡面,最重要的一個詞,叫做槓桿。

你發現,在老肖的商業思維裡面,有大量的槓桿思維,槓桿思維呢,恰恰就是金融使用最多的方式,所以,他的商業思維,如果是歸類的話,更應該算作類金融的營銷型的思維結構。

這個乘法更多的講的就是槓桿,我先來還原一個他做過的最經典的案例哈。這是用金融思維的槓桿來撬動的。

先從時間軸開始說,

2012年,12月31日,他公司的賬上,現金為0。當時的員工有80個人,當時是把所有的供應商的錢全部還掉了。當時員工開門紅的每人1000元紅包,都是發不起的。

2013年,3月31日,公司賬上,現金1.5個億,中間還隔著一個春節,所以呢,0-1.5個億的現金,這個錢是怎麼來的,這個就是一個很有趣的經典案例了。

首先,2012年的時候,做了2個億的銷售額,把所有的營銷費用和利潤全部投入之後,是沒有利潤的,每年的廣告費是25%-30%,這樣算下來,當年的廣告費,應該最多就是6000萬,2013年,整個的銷售目標是增長一倍,完成4個億,那麼就意味著,必須要花出去25%的廣告費,也就是1個億的廣告費。這一個億的廣告費,代表的就是品牌力。

但是,當年的結果是,廣告費投入到了1.7個億,如果正常來計算,就是虧損,1.7億是什麼概念呢?一般的品牌廣告投入是10%-15%,如果1.7億廣告費倒著算的話,就是8-10個億的規模才會幹出來的事情,就是這個級別的品牌力。

這個邏輯是這樣計算的。

如果你投掉1.7個億的廣告費,你的品牌力就相當於8-10個億的品牌力的平均水平,如果你有了品牌力,你的消費驅動力一定就是沒問題的。

而當年的目標定的是4個億,那反過來,用8個億的品牌力,來做4個億的生意,難不難?這個就是基本的邏輯。那如果,你投入1個億的廣告費,頂多就是5個億的品牌力,那因為你上線時間很短,競爭力不夠,所以,你要完成四個億的銷售額,是有很大難度的。所以,這是第一個邏輯。

那好,上一年是兩個億的銷售,今年是4個億的銷售,那麼就需要給經銷商,加上2個億的銷售額,這2個億要怎麼做出來呢?

這2個億的路徑是這樣設計的。

去年的2個億已經完成了,證明能力沒問題,而且極限值還可以往上拉到2.5個億,如果,再往上加2個億的話呢?我給你加這樣的幾個條件。

第一:把品牌力升高到8-10個億的水準,就是投入1.7億的廣告費。

第二:在去年的訂貨額度基礎上,額外訂貨額度達到2個億的,再給你配置對應的7000萬的汽車,電動車,電視機,是實物,不是返利。其實,就是用這7000萬的汽車作為一個訂貨的實物獎勵。來刺激完成額外的2個億的訂貨額度。

上面的幾個條件,如果能做到,就等於,這個目標完成了,那麼,這個1億怎麼變成1.7億,這個7000萬的汽車獎勵,又從哪裡來呢?

當時的汽車是帕薩特,一輛車20萬,150臺,就是3000萬現金,再加上其他的電動車,電視機,就是7000萬的實物,都是需要拿現金來買回來的。

再來梳理一下,三個月收到1.5億的現金,而且還要做到1.7億的廣告投放,還要拿到4個億的收入,其中還要有7000萬的實物,如何來完成呢?

當時準備投放1個億的廣告,這是一個預期,當時就把1個億的廣告,開出了2個億的條件,也就意味著,對於電視臺來說,客戶升級了,電視臺就很開心了,但是,你給電視臺提的條件是,多給他1個億的廣告費,但是,讓電視臺,多給你1個億的配贈,就相當於,電視臺2個億65%的折扣率而已,這時候電視臺是很樂意的。

怎麼做呢?找到十家省級電視臺,提出了幾個條件。

第一:跟電視臺說,給你2000萬廣告費,但我要3000萬的資源,這個是沒問題的。電視臺一定特別高興,因為你是他的第一大客戶,當你花了2000萬,要到了3000萬的廣告資源,你先把這3000萬,拆分成了,2000+1000。

這2000萬你是要自己投放的,你必須要保證自己的品牌力,另外的1000萬,你找到你媒體公司的中間方,這些媒體公司,都是替一些品牌投放廣告的,他們的客戶有的是賣汽車的,有的是賣電動車的,等等,這時候,你拿這1000萬的廣告資源,來換他們的貨,他們一定是很開心的。

比如說,帕薩特,他們今年要投放1000萬廣告費的,這時候,你拿這1000萬的廣告費跟他們說,你們不用花錢了,只需要,給我1000萬的車,還是按照你們的貨的實際價格折算,你想想,汽車廠家願不願意,就是用這樣的方式,白白的換回來了7000萬的汽車,電動車,和電視機。

這樣,就把7000萬的獎勵實物解決掉了。

那這樣的話,在2013年的年初,你手上就有幾張牌呢?

一:有1.7億的媒體承諾,

二:有7000萬的貨的訂單。

就缺錢,如果有錢的話,就可以把這個閉環完成了。那就需要加第二個槓桿。

那就對所有的代理商,開一個會,說,大家都知道了,今年的目標是上漲一倍的,然後要把今年的訂貨款打過來,但是要求,3月31日之前,錢必須要到賬。

到賬的前提是,每個人領走自己對應的7000萬的東西。意思就是,給我20萬,我再給你20萬的汽車,意思就是,給我40萬,你就可以拿20萬的車回去,再拿40萬的貨回去,這樣代理商就會很爽,很短的時間,1.5億現金,就到賬了。

但是還沒結束哈,在1.5億到賬之前,廣告已經打了三個月是吧,因為你不打廣告,代理商看不到你的動作,是不可能相信你的投放計劃的,所以,你的廣告一定是提前投放的,這三個月的廣告費,沒錢怎麼辦呢?是由媒體公司來墊付的,這是一個行業慣例。

你看現在,一分錢沒花,媒體公司墊付,撐了三個月的廣告,然後,用額外多出來的廣告開支,要到了多餘的媒體廣告配贈,然後,用配贈的廣告資源,找到媒體中間公司,從品牌方那裡用廣告資源,換回來了7000萬的實物,再用這7000萬的實物,來誘發了代理商的雙倍訂貨,實現了1.7億的媒體投放,還實現了1.5億的回款。

你看這整個的閉環系統的運作,哪個地方會出問題呢?你看是廣告先行的,是媒體公司給墊付的廣告費,這是最先行的開支,這三個月的廣告費預估6000萬,如果,後面的1.5億資金不回來,會出現什麼局面呢?

這個廣告費,就需要品牌方來支付了,當時設定這套模型的時候,一定是考慮到了這個風險點的存在,在當時的可承受範圍內,所以,整套打法,即使在某一個鏈條出問題,也不會有致命性的打擊。這個是一個底線。

媒體公司,把錢能夠墊到6月31日,當經銷商的錢到賬以後,把貨和車再領走,是需要時間的,還是需要幾個月時間的,所以賬目上的現金流,對應的6個月的週轉週期,就變成了很大的槓桿,就把這個現金,買成了寫字樓和收購了製造基地,是不是這個公司就顯得更加的靠譜了,當做完了這幾個動作,經銷商的錢,就會更加猛烈的打過來了。

經過這一系列的動作,韓後這個品牌,瞬間就變成了,能夠對等華南地區最頂部的化妝品企業了。

怎麼樣?這是不是一個超級經典的利用各級槓桿撬動資源的商業案例,非常精彩哈,回去,可以多聽幾遍,我當時在理解的時候,也是耗費了不少時間的。

這就是槓桿的巨大力量,但是在使用槓桿的時候,一定注意,所有的槓桿,都不要離開你的目標產業鏈,如果,你賺錢了,那這個錢,去投了不相關的房地產,這就是離開了你的目標產業鏈,這個不會對你的主業產生大的促進作用。

上面說到的是第一個槓桿,當把所有的貨物沉到渠道里面去的時候,就需要做第二個動作,就是幫助經銷商做動銷。怎麼做呢?

就需要啟動第二個槓桿,啟動一個全國的營銷事件,內部叫做919,目標就是模仿天貓雙十一,做一個線下的同樣類型的品牌節,做這個品牌節的目的,就是把上半年沉下去的貨,動銷出去。當時號召了七八千家線下門店調動起來了。

怎麼調動這個是有很大難度的,當時知道了一個行業事件,叫做張太事件,花了9.8萬的版面費,實現了29億次的傳播,傳播效果的估值,大約為1-2個億。在919這個品牌節,前三天,搞了2200場活動,銷售額突破1個億。

這個事件,助推了線下的品牌節,這個就是一個典型的線上事件槓桿的持續發酵,帶動的品牌力,以及線下的動銷。

好了,上面說到的是乘法的思維模型,最重要的是槓桿,加槓桿是有一個前提的,就是找到一個穩定的被驗證的行為框架,這就是你加槓桿的支點,如果沒有支點,加了槓桿之後,就會出現失控了。

9

除法思維模型


除法的思維模型,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叫做,概率。在老肖所有的認知裡面,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漏斗,上面越大,下面的結果就會越大,這就是在自然界已經存在的不可改變的規律,那麼我們做企業的人如果你想要更大的結果,你就要把你上面的比例值放大,但是比例值,對應的,應該是絕對值,不應該是比例值。

什麼意思呢?很多老闆說,手裡有100萬,10%的收益概率,就是10萬,如果是把100萬,去對比一個老闆手裡的1000萬,這個10 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即使那個老闆1000萬的收益率只有5%。

所以你想超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無限接近他的1000才可以超過他,所以,在他的思維邏輯裡,在做概率的同時,就一定要先保證絕對值。

比如說,電商剛起步的時候,同時啟用三個總監,為什麼是三個?因為三個留一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很可能是三個留下2個,到了年底的時候,就勝過普通的企業了。普通的企業,只有一個總監,只有一個結果。

所以呢,它本質上的思維,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概率模型,不斷的在一個細分的核心領域裡面,壘出絕對大的絕對值,他在做電商的時候,他的產品沒問題,品牌能力沒問題,就差運營能力,那就在運營能力裡面,就要壘出來一個極高值,所以,基於這個理論,在選擇行業的時候,就要選擇大容量市場,因為,市場夠大,上面的部分夠大,落到下面的部分才夠大。

你看毛澤東思想在戰役裡面的思維,講究,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就是在尋求一切以多打少的局面的形成,因為在戰爭領域,要的就是勝利的結果,但是打勝仗也是有概率的,如何保證這個概率呢?

最大的保障性因素,就是兵力上面的絕對值。這個兵力上面的絕對值,也是根據場景不同來設定的,這就需要通過資源的合理調配,來可以營造以多打少的小場景。

上面我們拆了老肖的加減乘除的思維模型,最後我們再來拆一個模型,這個對我的啟發也是非常大的,弄懂這個模型,會直接決定了你的成功概率,這個叫做,a的n次方模型。

10

a的n次方概率模型


在老肖的思維世界裡,所有的事情的成功概率,都是a的n次方的倒數,什麼意思呢?如果a是1,n是1,那麼成功率就是100%,沒有什麼概率是大於100%的,但是呢,a和n,這兩個變量,很多時候呢,都是我們企業的能力的邊界,所以,你在設計的時候,就要把a或者n設計的儘可能的小。最好就是1 ,但是一般很難做到1.

A你可以把她理解成你的企業的能力要素,也可以是你的產業鏈要素,反正就是你企業的各種資源要素,那麼,n,也是要素,比如,剛才說的韓後,是一家一個品牌的多家渠道的公司,對吧,在品牌的維度,就是1 。

很多的老闆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在還沒做大的時候呢,a就變成3了,或者是更多,這時候,n就代表企業的經營能力,人才,運營,隨便都是3-5,這樣你就分析,這個企業的經營難度有多大,算出這個數字越大,他的成功概率就會越低。

如果,你的a是1,你的企業運營能力再弱,你都會活的更久,因為,這個計算的是一個成功的概率。a的n次方,計算出來的結果越小,成功概率就會越高。

這個對我們是有巨大啟發的,為什麼可口可樂只有那麼幾個單品,加多寶,這一類的產品都符合這樣的概率邏輯,他們的a都足夠小。所以,你就知道單一品牌,多渠道戰略,為什麼能夠活得更加長久的理論基礎了。

11

老肖的未來


最後我們來聊聊老肖未來要做的事情,在2014年的時候,韓後就已經啟動了微商市場,當時,他們和排名第一的俏十歲打了一架,他把當時做微商的前幾名的品牌的代理商,都吸引過去,成為了他們的合夥人,這件事情,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波浪,但是在2015年,韓後的微商就收手了,因為過早的啟動IPO戰略,當時的微商還是不夠正規,在財務上,無法向投資方交代。

當時他們還開發了一個類似雲集的平臺系統,但是遺憾,沒有跑起來,在這件事情上,老肖一直是心存不甘的,於是他在把韓後做到十幾億的體量之後,將韓後的主體生意交給合夥人,換了個身份,準備全部精力ALL IN 進社交電商的領域,準備去挑戰一個百億體量的商業平臺。

他設計了一套系統,想去為千萬的微商做賦能,做營銷,從一個品牌運營者,跨到一個平臺服務商,他希望打造一個品牌方,團隊方,以及營銷供應商的運轉閉環系統,這套系統還在緊鑼密鼓的製作和論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