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時,只要用好這三條處世妙招,就能讓別人死心塌地跟著你

(點擊上方鏈接,進入專欄,既可收聽相關國學音頻)

曾國藩非常重視對將領的保舉。剛出來帶兵的時候,他保舉的將領並不多。結果,他很快就發現,人才都流向胡林翼幕府。後來,他才漸漸明白,主要是他對下屬保舉得太少,使追隨自己的人感到升遷無望而離開。人才長期沒有出路,就很容易產生離心傾向。之後,曾國藩一有機會,就舉薦幕僚和下屬。

與人交往時,只要用好這三條處世妙招,就能讓別人死心塌地跟著你

二、攬過

就是將過錯多攬到自己身上。每遇戰事失利,曾國藩總是自行承擔責任。即便立了功,他也絲毫不驕傲,而是把功勞都讓給別人,還不斷地反省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做錯了什麼。正是他這樣以身作則,不斷地反躬自責,才使自己得到不斷的提升,贏得屬下的尊敬和信任,迎來了自己一次又一次事業上的輝煌。領導攬過,這是一種曲折的調動下屬的積極性的方式,能起到激勵下屬的作用。

三、 不罰

犯了錯誤就該受到處罰,這是眾人都很清楚的事情。但是,如果在恰當的時候,能夠網開一面,不處罰下屬,可能會讓下屬感動,從而贏得人心。曾國藩向來寬仁待人,能夠看到對方的才能,而對一些小的錯誤則有意放過。比如,他手下的鮑超是一個非常粗野的人,沒有什麼文化,做事情也很粗獷,有時會大罵下屬。但是,曾國藩愛其勇武,對其身上的這些小瑕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這份特殊的待遇,讓鮑超感覺到曾國藩對他的器重,更加死心塌地地跟著曾國藩去建功立業。

與人交往時,只要用好這三條處世妙招,就能讓別人死心塌地跟著你

一個沒有人情味的人,無論他是否做領導,都是理解不了“施恩”這看似簡單實則微妙的交往藝術的。比如說,給人幫助不能過於挑明,以免傷人自尊;施恩於人的次數不可過多,否則會成為對方的負擔,雙方再難維持關係。

與人交往時,只要用好這三條處世妙招,就能讓別人死心塌地跟著你

我們在社會中,時刻都離不開與人打交道。複雜的人際關係網是經過長時間的互相合作建立起來的。給人恩惠時,不要想著立刻得到回報,而要懷一顆寬大的心,給人以無私幫助。其實,這也是在給自己獲得幫助作儲備。對方欠你一個人情,早晚會報答你。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對方一定會主動幫助你。如此一來,你來我往,就實現了互惠互利。悟透這些,才是通曉人情世故之奧秘,才能達到人情操縱自如的境界。

不知您對曾國藩的這一處世哲學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感悟!喜歡我們節目的話,請您點贊關注,歡迎每天都來看看謀略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