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一共帶了多少軍隊?

第一軍情


19世紀中葉,腐朽的清政府已經風雨飄搖,四面楚歌。剛剛經歷了鴉片戰爭的慘敗,割地賠款,大傷元氣,陝甘回民之亂又給了清廷沉重的一擊。

這個時候,新疆也發生騷亂,沙俄和英國覬覦新疆很久,想趁火打劫,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

(新疆騷亂)

1865年,中亞浩罕國頭目阿古柏在英國的支持下,自立為“汗王”,建立偽政權。趁清政府無暇他顧的情況下,出兵攻佔了新疆大部分地區。沙俄也不甘落後,出兵侵佔了伊犁,大有繼續吞併準葛爾盆地的趨勢。

新疆已經岌岌可危,隨時可能被沙俄和英國侵吞。國家主權被肆意踐踏,領土被隨意分割,清政府必須做出回應。

然而,在清廷內部,就是否收復新疆的問題上尚存爭議。

以直隸總督李鴻章為首的大臣提倡“海防論”。認為朝廷的當務之急是加強東南沿海的防務,國家的威脅來至於海上,應該放棄新疆。

他認為:“新疆就是一個無用的千里不毛之地。當初乾隆帝傾全國之力,收復新疆,最終都得不償失,不如放棄。朝廷應將有限的資金用於訓練水師,抵禦海上的侵略。”

但陝甘總督左宗棠則提倡“塞防論”。認為:“新疆是中國西北戰略屏障,丟失了新疆,中國的戰略防線將後撤千里。同時新疆還是西北商業主幹道,它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貧瘠之地,其實新疆礦產豐富,瓜果飄香,牛羊成群。”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新疆。

(群臣爭議)

慈禧在經過了深思熟慮後,決定收復新疆,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總領新疆軍務。

左宗棠採取了“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新疆。

左宗棠明白,朝廷已是千瘡百孔,因賠款和平叛國庫早已空虛。慈禧答應給500萬輛白銀已實屬不易,所以他必須採用“緩進”的策略,做足前期的準備工作。

首先,左宗棠優化了部隊的結構,對軍隊進行了整編。凡是體弱多病者,發給餉銀遣其回家,務農耕種。身強體壯者則重新編入軍營,為國而戰。

其次,左宗棠加大了軍隊的訓練力度。官兵不講出生,不論官職,一律參與訓練,就連驕橫跋扈的八旗兵也一視同仁。一段時間後,軍隊的戰鬥力得以顯著提高。

第三,左宗棠積極籌措軍餉。左宗棠找到胡雪巖,先後6次向匯豐銀行、麗如銀行共貸款500萬輛白銀,加上清廷給的500萬,共籌得1000萬輛。

他利用這些軍餉,在全國各地購買武器,甚至向外國求購威力巨大的重型火炮和先進槍支。

(收復新疆)

左宗棠心裡清楚,收復新疆必須“急戰”。戰爭打的是國力,拼的是銀子。堂堂大清帝國,對付阿古柏這樣的流寇尚需借高利貸,如果不能速戰速決,勢必將苟延殘喘的清廷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因此,左宗棠最終帶著6萬多兵力,連同自己的棺材,開向了新疆。

到達新疆後,左宗棠將前線指揮權悉數交給劉錦棠,整個戰事進行得異常順利。

劉錦棠首先進攻通往烏魯木齊的戰略要地——古牧地,用購買的大炮轟塌了古牧地的城牆,突入城內,全殲城內守軍數千人。守將白彥虎率殘兵退入烏魯木齊。

第二天,清軍抵達烏魯木齊城下,白彥虎望風而逃,北疆得以平定。

第二年,左宗棠兵分三路進攻南疆:劉錦棠率部進攻達坂;張曜率部進攻哈密;徐佔彪率部進攻鄯善和吐魯番。

在清軍的強大攻勢下,阿古柏自殺身亡,其子海古拉西逃。

至此,阿古柏部被徹底消滅。

隨後,左宗棠集結軍隊,開向伊犁,沙俄迫於大兵壓境,同意將伊犁歸還清政府。

至此,整個新疆重新迴歸了大清的版圖。

左宗棠收復新疆一戰,是晚清對外作戰中少有的勝仗,不但維護了祖國的統一,也為病入膏肓的清廷挽回了一點顏面。

因此,梁啟超先生稱讚左宗棠為“五百年來第一偉人”。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先上一張左宗棠左爺的真人照片,讓大傢伙看看這位昔日的民族英雄,左爺是漢族湖南人,晚清的中興名臣之一,軍事戰略家,洋務運動的積極大臣之一,手下的湘軍在打擊叛亂分子阿古柏立下了汗馬功勞,左爺成功的收復了新疆大面積的領土,為咱們的國家立下了不世功勳,咱今兒就聊聊這場左爺靠實力碾壓的這場戰爭,各位搬好小板凳,咱開講了。

戰爭的對方名字叫阿古柏,本名穆罕默德·雅霍甫,在帝國主義列強英國和俄國的鼎力協助下成立了哲德沙爾汗國,爾後隨著自己的勢力不斷的增大,膨脹了,又擴張成立了洪福汗國”,對新疆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壓榨和統治,並且和西方的帝國主義頻頻示好,讓大清的領土慢慢的被蠶食。

就這樣,左宗棠在朝廷上的建議“海防與塞防並重”(必須收復新疆,如果不如此,陝西和甘肅必然會被牽制掣肘,而且我們越退讓必然賊寇會越得寸進尺)於是朝廷採取了左宗棠的建議並全力支持了他,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全權節制三軍。西征大軍很快的被召集一處,大概八十多營合算總數約六、七萬人,俗語道,大軍未到,糧草先行,第一步是錢和糧草的問題需要解決,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清廷是萬萬拿不出這麼多的銀子了,幸好左宗棠的手下有一個叫做“胡雪巖”的人,他幫助左宗棠解決了後顧之憂,用了現在極為流行的方式“眾籌”“貸款”,據記載,僅僅在1875年一年內就借款了500萬兩軍費,於是後勤得到了極大的保障,糧草是搞定了,軍械還是一個重大的因素,俗語又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新疆必須要武器精良,左宗棠不愧為一代開明之人,他在西征前進行了特種的練兵,非常行之有效的鍛鍊了本來就很牛逼的湘軍,還派了智囊團到西洋大量的採購了世界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德國毛瑟步槍,usa的雷明頓步槍,英國的火炮等等,而且最聰明的是把採購最新型的武器也進行了仿造,(讓西安蘭州機器局進行大量仿製以供戰備),就這樣,一隻正義的武裝到牙齒的湘軍,在一個勇武的大將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開往新疆,收復新疆之戰開始了。

僅僅一年多,1876年底,阿古柏北疆的所有領土全部光復。左宗棠越戰越勇,在接下來收復南疆過程中,匪首阿古柏突然於1877年猝死於喀拉沙爾。很快他的洪福汗國徹底的崩潰,左宗棠的收復新疆之戰全勝!


老豬的碎碎念


左宗棠和湘軍統帥劉錦棠戰前商議的結果是“勝兵萬人”,實際上清軍前後出關,再加上在新疆整編的部分漢人軍隊,總計6萬餘人。

左宗棠收復新疆在軍事上其實沒有什麼好講的,阿古柏一沒有根基,二統治殘暴,劉錦棠率領湘軍從北疆打到南疆,轉戰上千裡,裨將以上軍官無一人傷亡。

阿古柏在新疆號稱擁兵百萬,其實他真正的底牌就是一萬多從浩罕國流亡而來的安集延軍人。浩罕國說是清朝在中亞養得白眼狼,浩罕國正好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樞紐,清軍擊敗噶爾丹後,中亞地區出現了權利真空,浩罕國靠著商貿崛起。

浩罕國離新疆的喀什噶爾只有十幾天的路程,兩地百姓的語言和宗教上都非常接近。浩罕國富強後,一直覬覦中國的新疆。

乾隆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亂時,浩罕國就在幕後暗中支持,失敗後還收容和卓後裔。清朝後期,新疆的所有戰亂背後都有浩罕國的影子。

太平軍和捻軍起義後,新疆也爆發了起義。這時候新疆的封建主金相印跑去浩罕國,準備把和卓後裔請回新疆。阿古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帶著六個亡命徒一路護送和卓後裔潛入新疆作亂。

阿古柏靠著和卓的影響力起事成功後,逐漸將和卓架空,建立了“哲德沙爾國”。此時沙俄勢力深入中亞後,浩罕國被滅,一萬多浩罕軍人流亡到新疆,投奔了阿古柏。

這一萬多浩罕國軍人是“哲德沙爾國”統治的基礎,阿古柏為了拉攏他們給了很高的待遇,但這樣就是加重新疆各族百姓的負擔。

湘軍收復庫爾勒時,城內百姓主動獻糧幾十萬斤,阿克蘇之戰時“城內纏回十數萬, 皆守城以待官軍。”左宗棠堅持要收復新疆除了國防上的考慮外,也還是看到了阿古柏在新疆只是虛張聲勢罷了。


史料不輯


1875年5月,左宗棠在清政府任命其為欽差大臣以後,他開始督辦新疆軍務。之後,集結在肅州的清軍已經有100多個營。那個時候“營”是西征清軍編制的基本單位,一個營的步隊大概有勇丁500人和伙伕200人,一個營的馬隊則有250人和250匹戰馬。左宗棠那個時候已經擁有了七萬之眾的兵力。由於左宗棠西征軍的主力中有一萬三千人的精銳部隊擁有當時質量堪比歐洲軍隊近代武器,比如各種來復槍多達兩萬支。所以左宗棠的清軍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不過由於到阿古柏佔據的烏魯木齊路程實在是太遠,因而左宗棠收復新疆需要大量的白銀。不過好在有當時“紅頂商人”胡雪巖經手,左宗棠能夠在上海灘向英國匯豐銀行借款白銀1595萬兩。所以左宗棠收復新疆可以順利進行。1876年,清軍大舉西進,此時已經在新疆集結了80餘個營的兵力,坐鎮肅州城指揮全局的左宗棠手中掌握有20個營的預備隊。

不過阿古柏實力也是不俗的,他的軍隊有5萬多人,並且騎兵佔據了三分之一。好在左宗棠收復新疆準備充足,用兵得當,成功收復了新疆。畢竟新疆佔據了中國版圖的近六分之一,沒有新疆中國就沒有戰略大後方。所以可以說左宗棠憑藉收復新疆的壯舉就能夠名留青史了。清末最後名的邊塞詩便是寫的左宗棠收復新疆:

上相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歷史是什麼


總共帶了6萬湘軍

大將籌邊尚未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渡玉關。

這首詩是清末著名詩人楊昌濬的《恭誦左公西行甘棠》,描述的就是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壯舉。

西元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軍事將領阿古柏在英國支持下入侵新疆,自立為“埃米爾”,建立哲德沙爾汗國。之後,沙俄也趁機出兵佔領伊犁地區,清廷在新疆的統治崩潰。

而此後長達十年的時間了,清政府卻一直沒有任何動作。在這期間清廷內部對於是否收復新疆爆發了激烈的爭議,也稱“塞防”、“海防”之爭。

以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認為西北無用,與其大動干戈的去收復新疆,不如將錢用在海軍的建設上。

而堅持“塞防”的左宗棠並不這麼認為。

左宗棠直言新疆乃西北要地,保新疆就是保蒙古,保蒙古則是保京師。若是新疆有失,沙俄必定得寸進尺圖謀蒙古,到時候俄軍便可長驅直入威脅北京了。

(塞防、海防之爭)

在經過權衡之後,清廷最後支持了左宗棠的主張,並連借帶擠撥給了左宗棠1000萬兩白銀作為首批軍費。

在經歷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大清的八旗就基本宣告廢了,此後帝國主要依仗的是李鴻章的淮軍。

而大名鼎鼎的湘軍則在撲滅太平天國起義後被曾國藩解散了。

不過作為湘軍的一支,左宗棠的嫡系部隊有幸被保留了下來,這隻湘軍就是日後收復新疆的主力。

1876年4月,左宗棠集結6萬湖南子弟從肅州出發,西進新疆。

(清軍收復新疆路線圖)

阿古柏在聞聽清軍出關之後,傾全力阻擊左宗棠。不過阿古柏手中只有5萬人,兵力遜於清軍。且阿古柏軍裝遠不及清軍先進,這時的清軍已經徹底放棄了冷兵器,全面進入槍支火炮時代。

而更重要的是,阿古柏軍隊還屬於一支老舊的遊牧軍隊,戰鬥力很差,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

在經過兩年的戰鬥後,至1878年年底清軍已經收復除沙俄所佔的伊利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

到1881年,在左宗棠的軍事威脅下,沙俄被迫作出讓步,退還了伊犁地區。

雖然由於清政府的無能,沙俄最終還是割佔了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但左宗棠已經盡力了。

左宗棠此戰保住了新疆,保住了伊利,算得上是民族英雄了。


千佛山車神


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1812年11月10日出生。少年時代的左宗棠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時參加鄉試並中舉。按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在鄉試中考中舉人並不具有入朝為官的資格,還必須參加會試並考中進入方才獲得出仕的資格,然而左宗棠卻在會試中屢屢落第。儘管左宗棠並不擅長八股文章,但卻廣泛涉獵關於中國歷史、地理、軍事、經濟、水利等內容的經世致用之學。早在他在長沙城南書院就讀時就已曾拜訪過當時著名的務實派官員和經世致用學者賀長齡,而賀長齡的弟弟賀熙齡正是左宗棠的老師,當賀長齡面對這位後生晚輩時“以國士見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1月鴉片戰爭後被貶官新疆的林則徐在返鄉途中約左宗棠於長沙舟中相見,林則徐將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見聞以及周邊形勢整理成資料傾囊授予左宗棠,這次會面結束時林則徐對左宗棠說道:“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然西定新疆舍君莫屬!”

儘管有林則徐如此評價,可此時的林則徐在清政府內部早已是過氣之人,況且他也並不掌握朝廷用人之權,本來在正常情況下沒進士功名的左宗棠在清政府的體制下應該是永無出頭之日的。然而左宗棠應該感謝他所身處的時代——儘管這時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卻也是一個呼喚英雄的時代,而左宗棠則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正是這個時代所需的英雄: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圍攻湖南省城長沙之際左宗棠在好友郭嵩燾等人的勸說下加入湖南巡撫張亮基的幕府,後隨張亮基進入湖廣總督幕府,開始了他的一生功業。張亮基調任山東後左宗棠應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重返湖南巡撫幕府,此後他在湖南巡撫幕府工作了六年之久,在此期間他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籌措軍械。儘管此時的左宗棠只是湖南巡撫幕府的小吏,相當於湖南巡撫駱秉章的私人幕僚,算不上朝廷正式編制的官員,但卻有諸多高官顯貴在皇帝面前競相舉薦他並對其盛讚為“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然而身為幕府小吏的左宗棠的迅速走紅引起了一些官場中人的嫉妒,終於這種積累已久的嫉妒情緒在一次偶然事件後爆發了出來:湖南永州鎮總兵樊燮到巡撫幕府拜見駱秉章時未向左宗棠行禮,這事擱在其他幕僚身上誰也沒當回事,可左宗棠是輔佐巡撫駱秉章的第一功臣,加之耿直的性格試他不願受此漠視,竟當場破口大罵“王八蛋,滾出去!”惱羞成怒的樊燮上書咸豐帝彈劾身為幕府小吏的左宗棠公然藐視朝廷上官,當時咸豐帝都已準備批准逮捕處死左宗棠的詔書了,好在胡林翼、郭嵩燾、潘祖蔭等人從旁相助才使左宗棠在鬼門關上撿回一條命。後來的歷史進程證明:這場波折對左宗棠個人而言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而對整個中國而言也算是多災多難的近代史上難得的一次幸運。此後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左宗棠屢建奇功,一步步升任為閩浙總督,加太子少保銜,賜黃馬褂並奉旨在湖南招募楚軍。在鎮壓太平天國後左宗棠創建了作為中國最早的海軍學校的船政學堂和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福州船政局,中國由此開始構建自力更生的自主海防建設。

當左宗棠率部同太平軍交鋒時長江以北皖、蘇、魯、豫四省部分地區興起了捻軍起義,一時間清政府被太平軍和捻軍兩股起義勢力弄得手忙腳亂。這時中國西北的陝甘、新疆等地的回民武裝趁清軍忙於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的時機紛紛起事,同一時期英、俄兩大列強也將自己的擴張觸角伸到了新疆,中國的西北地區開始面臨嚴峻的邊疆危機。同治六年(1867年)中亞浩罕汗國的軍事頭目阿古柏在英國的支持下攻佔了南疆地區,在這裡建立了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到了1870年阿古柏又越過天山攻陷北疆的烏魯木齊以及吐魯番盆地等地。趁火打劫的沙皇俄國在1871年7月4日佔領了伊犁地區,就在清政府準備出兵收復新疆之際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府派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3000人進犯臺灣,一時間中國的東南海疆和西北邊防同時告警。這時左宗棠一針見血地指出新疆的戰略地位: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連,形式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非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中國的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

1875年受命收復新疆的左宗棠根據新疆的敵情和地理特點制定了“先南後北”、”緩進急戰“的戰略方針。與此同時籌運糧餉等後勤補給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當時為籌措西征大軍的軍需糧餉朝廷讓恭親王向洋人舉債都被拒絕,早在鎮壓太平天國時就開始為左宗棠籌備軍餉的胡雪巖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收入作擔保,先後六次出面借外債1870萬兩白銀,解決了西征軍的經費問題。然而當左宗棠收到這筆鉅款後卻痛哭流涕道”其無恥也,臣之罪也“,這是因為左宗棠深知舉借外債不僅需要承擔高額的利息,還會令國家喪失主權,可在當時舉步維艱的財政體系下為了收復新疆、為了捍衛國土的完整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錢是籌集到了,可如何將糧草和軍餉運到前線戰士們的手中依然是一大難題,經過慎重思考後左宗棠在歸化(今呼和浩特)和肅州(今酒泉)分別設立北局和南局負責南北兩路的糧草補給。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左宗棠在戰前進行的這一系列準備工作為成功收復新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既然前期的後勤補給工作已準備完畢,接下來就該動兵馬了。左宗棠在肅州集結起了以道員劉錦棠部、都統金順部、提督張曜部為主的七萬西征軍,需要注意的是:這七萬西征軍並非全部參與了入疆作戰,這一方面還是因為受制於糧草轉運的困難,另一方面左宗棠還必須留足兵力應對英、俄兩大列強的威脅,實際入疆與敵接戰的是以劉錦堂部為先鋒的三萬精兵。1876年8月上旬劉錦棠部在金順部的配合下采用聲東擊西的戰法——避開供水困難的大道,走敵人嚴密防守但水源充足的小道,一路迫近到烏魯木齊北面的重地古牧地(今米泉)。在掃清敵方外為據點後用大炮轟塌城牆,於17日從缺口衝入城內並一舉殲敵五千餘人,次日收復烏魯木齊。1877年4月14日收復了烏魯木齊的劉錦棠部自烏魯木齊南下達坂城,與此同時張曜部自哈密西進,記名提督徐佔彪部出擊巴里坤,戰爭進行到5月下旬西征軍已取得收復新疆的決定性勝利,眼見大勢已去的阿古柏在庫爾勒服毒自殺,其長子伯克·胡裡在庫車殺死弟弟海古拉後在英國的扶持下於喀什噶爾(今喀什)稱王。1877年4月14日左宗棠以劉錦棠部為”主戰“之軍,以張曜部為”且戰且防“之軍,在新疆各族農牧民的配合下長驅南進逼近敵軍的大本營喀什。在左宗棠連戰連捷的戰局下一向以對外軟弱著稱的清政府破天荒地拒絕了英國提出的承認喀什噶爾為中國”保護國“的要求,到了這年10月份劉錦棠部以勢如破竹之勢馳騁兩千餘里,相繼收復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等南疆東四城,至此盤踞在葉爾羌(今莎車)、英吉沙爾(今英吉沙)、和闐(今和田)、喀什噶爾南疆西四城的敵軍已成孤立之勢。12月中下旬劉錦棠部又連克喀什噶爾、葉爾羌、英吉沙爾,伯克·胡裡逃入俄境。1878年1月2日清軍攻克了阿古柏政權在新疆的最後據點和闐。

此時新疆尚未完全收復——儘管阿古柏政權已然覆滅,然而沙俄仍佔據著伊犁。顯然沙俄的實力是遠遠強於阿古柏政權的,僅靠以劉錦棠部為核心的入疆作戰的三萬軍隊(算上戰損應當已不足三萬)是不足以驅逐俄軍的,於是左宗棠一方面命入疆清軍向伊犁靠近以對盤局於此的俄軍形成巨大的軍事壓力,另一方面對留守在甘肅境內的西征軍進行整編調動以備不時之需。事實上沙俄在佔領伊犁之初就軟硬兼施迫使清政府派出談判的崇厚簽訂了《里瓦幾亞條約》:中國割讓伊犁以南和以西的大片土地,向俄國賠款五百萬盧布,俄國商人到新疆和蒙古等地經商全部免稅,允許俄國經新疆到天津、漢口和西安陸路通商;而換回來的只是一座三面被俄國包圍的空城伊犁。 清政府面對這樣一份令國內民怨沸騰的喪權辱國的條約最終到底不敢認賬,於是又改派曾紀澤赴俄重開談判。曾紀澤初到達沙俄首都聖彼得堡受到冷遇,甚至被質問談判資格。曾紀澤一方面援引國際法據理力爭,一方面明確表示“中國不願有打仗之事,但倘若不幸而有此事,中國百姓未必不願一戰“。左宗棠為配合曾紀澤的談判工作而特意打造了一口黑漆棺材並將自己的駐地由肅州遷往哈密,以示自己不惜一戰的決心。在彼得堡同沙俄談判的曾紀澤在經過半年的努力後最終達成如下協議:烏宗島山及伊犁南境特克斯河一帶均予收回,面積達2萬餘平方公里;取消俄人可到天津、漢口、西安等地進行經濟活動諸條款;廢除俄人在松花江行船、貿易,侵犯中國內河主權等規定。

相傳左宗棠收復新疆時命入疆作戰的湘軍各部沿途遍植柳樹,其用意在於:一則鞏固路基,二則防風固沙,三則限戎馬之足,四則利行人遮涼。後世稱這些當年西征入疆的湘軍將士所鍾之樹為”左公柳“,左宗棠的部下楊昌浚曾就此事作《恭誦左公西行甘棠》: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渡玉關。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不是他力排眾議,而是他在慈溪面前,痛陳利害。最終慈禧太后力排眾議,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說:老左,你去吧,俺支持你。具體情況如何?且看小編慢慢說來。

左宗棠:名垂千古,收復新疆

左宗棠於1812年出生於湖南,自幼聰慧,腹有大志。但直至44歲才因對戰太平天國有功而正式出仕。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於1866年,被朝廷陝甘,前去平定回民和捻軍的起義。

如果說之前的他在軍事上的表現僅僅是為維護清朝的統治而有功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收復新疆事件,則是在近代史上意義重大的千古偉業!

我們先看看阿古柏是什麼路子的。

由於在此前,清政府一直忙於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對新疆地區無暇顧及,致使新疆各族貴族紛紛起義,建立割據政權,當地的兩個部落首領為了爭奪地盤,向中亞的浩罕汗國求助,由此引來該國的軍事頭目阿古柏。

之後賴在新疆不走,還於1867年建立"洪福汗國"盤踞在新疆。之後,沙俄也趁清政府無暇顧及,在1871年侵佔伊犁。而英國為了自身利益,公然支持阿古柏的政權。一時間,西北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落入敵手。

在這個背景下,展開了“塞防”和“海防”之爭,眾所周知,李鴻章主張放棄這個滿是大沙漠的苦寒之地的。而左宗棠則堅決主張收回。具體原因有二:

第一、新疆地大物博,天山南北物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啊。

第二、軍事角度來講,失去新疆,就會失去蒙古,失去蒙古,就會威脅到京師啊。

估計是這句話點醒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從國庫拿出200萬兩給了左宗棠,說:“老左,你去吧,俺支持你,但只有這麼多錢了。好自為之啊”。

自此,朝廷委派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總理新疆一切軍務。這一年左公65歲。

整軍備戰、劍指新疆

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後,左宗棠積極備戰,訓練出包括八旗軍在內的馬、步、炮軍150營,總兵力近8萬餘人。但最後真正開赴新疆前線作戰的精銳部隊只有50營,2萬多人。但已經足夠。

左宗棠大器晚成,文武雙全,極善於用兵。他提出:先北後南,緩進速戰的作戰方針。

1876年左宗棠在酒泉正式出兵。左宗棠坐鎮肅州,命劉錦棠、金順分兵兩路,先後率師出關。

集中優勢兵力,清對烏魯木齊發起猛攻,經3個多月的浴血奮戰,左宗棠的部隊大敗阿古柏派來的 援軍,攻克了烏魯木齊。

接下來,還一鼓作氣攻下了昌吉、呼圖壁、瑪納斯等北疆要地。阿古柏被士氣高昂的清軍打得落花流水。向南疆逃去。

隨後,左宗棠指揮清軍馬不停蹄開進南疆,清軍將領劉錦棠向盤踞在南疆的的阿古柏軍發起猛攻,清軍遵照左宗棠事先擬定的計劃,猛打猛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達坂、托克遜、吐魯番三城。

僅用了一年多,左宗棠指揮的清軍,就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領土。隨後又支持曾紀澤與俄國的談判,收回了伊犁。使得新疆全境回到中華民族的版圖中。


左宗棠的部隊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新疆當地民眾莫不簞食壺漿來迎接王師。

幾十年後,王震將軍解放新疆之時,走得也是當年左宗棠的進攻路線。

他後來想到感慨:在那條路上,我還看到當年種的‘左公柳’。走那條路非常之艱苦,可以想象,幾十年前的左公走那條路的時候的艱苦程度不可想象。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則,祖國西北大好河山很難設想。

最後左宗棠的千古偉業非常值得一表,因為在那個時期,正是劃分勢力地盤的時候,老毛子的性格咱們都知道,佔了你的土地根本別指望能要回來。故而,要不是左公力主收復新疆。今天的新疆不是成了斯坦就是成老毛子的地盤。所以,收復新疆意義十分重大,堪稱民族英雄!致敬左公,左公威武!

最後以一首詩來結尾: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清楊昌浚

覺得小編叨叨的不錯的可以加關注喲,關於這個問題,元芳們,你們怎麼看?


小王看歷史啊


左公出徵新疆一開始是有八萬人進行了統一的戰前訓練,因為這些士兵大部分是湖湘子弟,還有一部分川陝的散兵,大多不適應塞北的作戰環境,也不熟悉作戰對手,為此進行了將近兩年的適應性和針對性訓練,中間還拿甘肅寧夏的流寇練過幾次手。最後出疆前,左宗棠裁撤了兩萬老弱病殘,帶了六萬精銳出嘉峪關,過星星峽,先北後南,緩進速戰,封鎖巴里坤,首戰攻迪化(現烏魯木齊),完爆白顏虎(之前在甘肅寧夏就是拿他練手的);千里進南疆,巧奪庫爾勒、連克喀什城、橫掃阿古柏;最後兵鋒直指伊犁,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沙俄歸還伊犁州。

在國家奸吝橫行、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情況下,打出了晚清最光彩奪目的輝煌一戰,打出了中國人不信鬼不怕邪、不拿祖宗領土做交易的血性骨氣,打回了當今中國六分之一的寶貴國土!

左公不世之功,後人自當銘記,戰場上的勝利本是軍人的天職,將軍言不足與人道也,但凱歌早已天下傳,捷報早為眾人知,可這背後的艱辛、朝堂上的風雲又豈該由為國家出生入死的軍人來承擔?

國難時方顯英雄本色,危局下才見男兒擔當,在洋人軍艦支持渤海灣,故宮城裡洋槍洋炮聲還在迴盪的時候,被嚇破了膽的清朝統治者和政客們,有幾人還能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已經落入敵手?有幾人還惦記著祖宗留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守小了,守沒了?又有幾人有底氣有能力有把握收回新疆?

國之大幸,幸有左公,文能舌戰群儒,武能安邦定國,“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環衛北方,百數十年無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況祖宗之地其可拱手於人,罪在千秋,萬世不赦。”這段言辭,如今讀來,依舊熱血沸騰,但被福澤的你我可還能感知到一個笑傲疆場軍人作口舌之爭時的無奈、一個年逾古稀老人抬棺出征時的落寞、一個精忠報國將軍貸款打戰時的悲傷。
莫待國難思良將,刀筆吏們,請嘴下留情、筆下留德,保護好曾為國征戰的先烈們,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美麗的今天,戰場之殘酷、軍人之熱血豈是爾等所能想象;保護好正在守護國門的軍人們,是他們將艱苦裹進衣襟、將風雪擋在門外,給了我們一個溫暖了春天。


小邱牙醫也有大情懷


公元1867年,自命不凡的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竟然趁機侵佔新疆。當邊疆的緊急情況傳到大清王朝的殿堂上時,怯弱自私的大臣們還在為邊防與海防哪個更重要而爭論的面紅耳赤。就在此時,一個老人挺身而出,他指出,“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新疆一旦失去,西北門戶洞開,反叛勢力和沙俄必將全面發起進攻,那時候大清就危在旦夕。因此,收復新疆很必要。

左宗棠的據理相爭最終得到了清王朝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的認可。然而,話說出去容易,做起來就特別難。在錢糧短缺彈藥不充足的情況下,左宗棠抬著棺材出征了。跟隨他的是一群忠心可嘉的湖楚士兵。經過戰前動員,左宗棠裁撤了一些體弱老邁的士兵,率領六萬人進軍西北。為了保證軍隊有充足的彈藥糧餉,左宗棠還在蘭州創辦了機器局。為了不打擾沿路各族百姓,左宗棠制定了嚴格的軍紀。

正是懷著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左宗棠最終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率清軍分三路進兵新疆。他採取“先北後南,緩進速戰”戰略戰術最終平定了阿古柏之亂。而阿古柏在絕望中服毒自殺。失去的北疆、吐魯番、達坂城、南疆先後被收回,當年乾隆費盡人力物力苦心打下的疆土再次回到了清朝手中。而這一年,左宗棠已經64歲了當時的光緒皇帝還只是也不諳世事的小孩童。

左宗棠收復新疆徹底粉碎了沙俄和英國分裂國家領土的企圖,完全遏制了西方列強吞併中國的野心。這也是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最為揚眉吐氣的一次。左宗棠收復新疆之後,旋即得到了清王朝的重用,但引起了宿敵李鴻章的強烈不滿。李鴻章隨即誣陷左宗棠部屬叛亂,而左宗棠心中鬱悶為屬下鳴冤叫屈。一個月後,左宗棠病逝於福州,享年73歲,清朝追贈太傅,諡號文襄。至今,經過甘肅平涼時,還能見到當年左宗棠沿途栽種的柳樹,被人們親切的稱之為“左公柳”。(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左宗棠帶領湖湘弟子,抬棺血戰新疆,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讓人振奮的事情。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力的回擊了沙俄的野心,維護了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是一件功在千秋萬代的事情。

左宗棠當年收復新疆之時,困難重重,內部面臨著政治壓力和經費問題,外部面臨著惡劣的國際環境。

一、內部政治壓力

當年阿古柏在沙俄的扶持下,悍然侵略我新疆。面對新疆問題,清朝統治者內部產生了海防與塞防的爭論。李鴻章認為新疆收不收復,問題不大,即便收復了,也只是一篇荒漠(新疆不復,與肢體之元氣無傷徒收數千裡之曠地,而增千百年之卮漏)。而且李鴻章認為當時清朝的主要敵人來自海上,應該把有限的經費投入水師建設(論中國目前力量,實不及專顧西域)

但是左宗棠力主收復新疆,沙俄野心不小,新疆之後,恐怕還會繼續南下,到時候中原無險可守,不如一開始就拒之門外: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

最終,慈禧太后被左宗棠說動了,決定出兵新疆。

二、經費問題

出兵新疆不是一件小事,只能勝不能敗。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經費問題是決定這次行動的關鍵之一。

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是搶倉百孔,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軍費來支持收復新疆的行動。在這裡必須要說一個人:紅頂商人胡雪巖

左宗棠收復新疆,胡雪巖為其籌集了大量的經費,解決了後顧之憂。


三、國際環境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舉,明面上的對手是阿古柏,但阿古柏只不過是沙俄扶持的傀儡的政權。收復新疆新疆之戰,是一場和沙俄的博弈。如果稍有不慎,便會和沙俄訴諸武力,到時候問題就大了。

不過左宗棠就是左宗棠,通過雷霆的手段,用極快速度擊潰了阿古柏,展現了機槍的戰鬥力,即便是沙俄,也不敢輕舉妄動。




前面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說明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艱難之處。那麼面對這一場艱難的戰鬥,左宗棠究竟用了多少兵力?

左宗棠出兵西北,兵力大概在6萬左右,個個都是精兵。

左宗棠總督陝甘之時 ,能指揮的兵力大概有10之多。但是兵貴在精而不在多,左公西征之前,對兵力進行了一次整編,將是十多萬人的兵力裁剪至7萬多人。其主要構成為:

湘軍25個營(後來擴編至32個營),主將劉錦棠;嵩武軍14個營,主將張曜;蜀軍5個營,主將徐佔彪;金順所部,40個營;再加上其他的部隊,總共有兵力150餘個營。根據當時的建制,一個營為500人,也就是150個營大概有兵力7.5萬人。

留下守成部隊之外,有6萬餘人跟著左宗棠西征新疆。其中劉錦棠所率領的25營湘軍,是其中最精銳的先鋒部隊。

左宗棠率領西征軍,從1876年4月至1878年1月,歷時兩年,消滅了阿古柏,收復了新疆。並於1881年,通過軍事行動支援正在談判的曾紀澤,收復了伊犁。


分享到:


相關文章: